孫慶
摘 要:2019年10月,教育部印發了《關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在文中提到要加強學生體育課程考核,不能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合格要求者不能畢業。教育部在2014年修定的《國家學生體育體質測試健康標準》中明確了這個要求適用的對象覆蓋從小學到大學本科的全部階段。然而目前我國大學生體質健康存在的問題尤為突出。教育部高度重視并出臺了各項改革措施,以促進高校體育教育深化改革與發展,而現行的教育體制存在諸多不盡人意的地方,如何改進,怎樣使大學生達到體質健康標準?本文作者根據多年的體育教學經驗,就大學生如何達到體質健康標準的問題闡述了自己的一些解決對策。
關鍵詞:大學生;體質標準;對策
一、課程設置
我國體育課程設置一直都缺乏系統的課程體制,學校學些什么,先學什么后學什么;需要掌握到什么程度等等一系列的問題造成了如今大、中、小各學習階段不銜接的現象。建立課程體系還需要進行大量的科學考證。根據不同年齡段的生理、心理特點來制定各時期的教學內容。作者認為在小學階段要制定一些鍛煉學生柔韌性、靈敏度及合作為主的體育項目。教師以游戲的形式讓每一個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學會玩,想去玩,同時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而中學階段,要教會學生健康的基本知識、基本的運動技能及專項運動,課余訓練要成體系化。學校要經常舉辦各種項目的比賽、班級比賽和年級比賽,讓每一位學生都能上場,參與到比賽中去;大學階段則是在這些基礎上的提高和拓展,能熟練掌握一至兩項受益終身的運動技能。
二、面臨的困境
長期以來,體育學科在大、中、小學教育中處于“弱勢”的尷尬的地位,可有可無。在日常的教學中,體育課時常被其他主科擠占挪用,學校聽之任之。體育老師也很尷尬,學生雖有不情愿,卻也無奈;甚至有的學校的體育課幾乎成了擺設。自然而然地中小學生的體質健康情況也極其不樂觀,在分數至上的指揮棒下,學生課外活動少,負擔重,再加上各類電子產品的泛濫,導致了越來越多的“小胖墩”“小眼鏡”大量誕生。再者,體育教學條件不夠,很多學校基本的場地設施達不到要求,老師們無法開展體育教學活動。
在安全方面, 從上至下一直強調上體育課安全第一,撞傷了誰誰負責。但只要是比賽就有可能出事故,學校老師都在避免這個責任,誰還會大膽地開展體育活動?要讓學生享受體育帶來的快樂,養成終身鍛煉的習慣,要實現這一目標就要解決以下存在的問題:1、足夠的場地、場館,硬件設施。2、一體化統一教材。3、專業師資配備。4、學校領導的重視。5、控制大班人數。除此,應該出臺傷害事故的認定,減少過度的安全防范,提高體育老師的教學熱情。
三、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
經過中學時期的體育教育進入大學階段,平時養成的習慣及10多年長期缺乏運動基礎,大多數學生的體質健康問題尤為突出:身材偏胖,睡眠不足或失眠,飲食沒有規律,脫發等困擾。這些困擾與學生的學習負擔重,心理壓力大有直接關系。現在的學生普遍使用手機電腦,不僅僅是在學習上,各種各樣的事由都要用到手機或電腦去完成。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手機和電腦上,幾乎沒有時間去鍛煉。除了每星期兩學時的體育課時外,學生都不會利用其它課余時間主動去鍛煉。他們的體質健康又怎會好呢!?
四、如何達到體質健康標準
教育部出臺的 《關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中明確指出,體質測試不合格就不予大學畢業的規定。可以看出國家是下決心要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也說明體質健康的重要性。“少年強者國強”“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等等關于身體素質的重要意義早已有精辟的論述。絕大部分的家長和學生都認可身體素質很重要,要加強身體鍛煉,強身健體,也知道沒有好的身體就不能很好的學習工作。然而,目前的現狀仍然沒有多大的變化。作者認為要使大學生主動參與鍛煉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課堂教育
在體育教學中,使體育教學個性化,多樣化,營造生動活潑主動的學習氛圍,把增進學生健康,提高體育能力,培養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養成解決問題的樂觀生活態度,加強對體測項目專業介紹與正確訓練,減少學生對體測望而生畏的心理。
2、提升學生課外活動量
如今在校的大學生業余時間大多用在電腦上,玩手機,極少有學生參加體育活動,如何讓學生放下手機就需要學校各部門減少業余時間對學生的各種任務。學校還要組建傳統項目的訓練隊,并進行長期訓練,而且要發揮學生社團的作用。在課外活動時間應該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形式的體育活動和體育比賽。讓學生都參與到其中,營造積極鍛煉的校園氛圍。
3、嚴格實施體測標準
根據教育部最新頒布的文案中提到,體測不及格不予發放畢業證。這一政策的出臺,目前也受到各種質疑。這與當前學校、家庭以及學生本人是分不開的。短期內執行肯定是有一定困難。為什么家長想盡辦法為孩子創造走進社會的條件,許多培訓班、興趣班都體現出這和每個家庭的需求都分不開的。體育運動也是如此,體測達標我們可以采用逐步推進,國家出臺與其他考證一樣的政策措施,組織對學生進行嚴格的體測。學生體測合格者發放體育合格證。作為以后參考各類公職人員的一項錄用必備條件或參考條件。這樣就會引起家長、學生和學校的重視,為以后體測不合格者不頒發畢業證的政策的落實起到積極引導作用,避免政策的出臺不能落實和達不到目的的尷尬局面。
大學體測如何達標,當前還面臨許多困難。國家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目的是促進加強體育鍛煉,提高體質健康水平。讓學生意識到健康對人一生發展的重要性。擁有健康的體魄是邁向成功的重要基礎,大學生體育素質的提高還需要學校、老師、家長和學生以及教育部門的共同參與,創造良好的條件氛圍,形成堅持體育鍛煉的好習慣。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才能解決當前所面臨的問題,最終共同實現國民身體素質的整體提高。
(作者單位:黔南民族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貴州 都勻 55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