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莉
摘 要:農業的出路在現代化,農業現代化關鍵在科技進步,農機技術推廣將農業機械化新技術、新機具轉化普及運用到農業生產過程中,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降低勞動強度、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新時代下,生態文明建設、環境保護對現代農業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常態下,如何做好基層農機推廣工作,是擺在農機化技術推廣部門的一項重要課題。筆者通過對陳倉區農機新機具、新技術推廣工作現狀調查分析,提出了做好農機推廣工作、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的建議。
關鍵詞:農機;推廣;工作;建議
隨著我國農業進入新階段,農業生產從注重數量轉向注重質量和效益。發展農業就是要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可持續的現代化農業。現代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現代化,農業現代化關鍵在于農業科技進步。農業科學技術的推廣應用對守住糧倉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農機技術推廣是農業科學技術推廣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農業機械化新機具、新技術轉化普及運用到農業生產過程中,不僅能夠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而且能夠極大減輕農民勞動強度,極大提高農民幸福指數。黨的十八大報告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提出建設“美麗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對農業生產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農業發展按照生態學原理和經濟學原理,獲得較高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的現代化農業。新常態下,如何做好農機化技術推廣工作,是擺在農機化技術推廣部門的一項重要課題。
一、基層農機推廣工作的重要性
中國現代化離不開農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關鍵在科技。新常態下,發展現代農業,就是應用現代科學技術、現代工業提供的生產資料和科學管理方法來發展農業,積極實現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是發展現代農業的根本出路。農機技術推廣工作將先進的農機技術引進、試驗、推廣,對農業機械駕駛操作人員進行培訓,提高駕駛操作人員技術水平;對農民群眾培訓,增強農民群眾利用新機具、新技術的積極性。
新時代下,發展現代農業,重點是加大薄弱環節機械化試驗示范和技術推廣應用力度,加快植保、產地烘干、秸稈處理等環節與耕種收環節機械化集成配套,力爭早日實現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新機具、新技術進行試驗、宣傳、推廣,需要一支勇于創新、敢于擔當、主動作為的農機技術推廣隊伍,如果推廣工作跟不上,再先進的科學技術、再先進的農業機械無法廣泛應用于農業生產中,因而,農機推廣隊伍建設對農業現代化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基層農機推廣工作的現狀
(一)農機推廣體系建設薄弱
農機推廣工作在基層政府中的地位不高,推廣體系勢單力薄,有的鄉鎮僅一個人負責農機工作,并且是兼職,單兵獨斗,自身服務功能弱,社會化服務能力差,無法正常有效地開展農機技術推廣服務工作,與當前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不適應。
(二)農機科技推廣經費投入不足
由于基層農機推廣工作的人、財、物長期得不到投入和補充,影響和制約了農機新科技的推廣的應用步伐,致使正常業務工作無法開展。
(三)農機與農藝的融合不相協調
農機技術只有與農藝有機結合,才能稱得上實用,才能顯示其優越性,要改變傳統的耕作習慣,應用先進的耕作種植模式,進一步促進農機與農藝的融合,還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推廣過程。
(四)農機推廣隊伍專業水平低
農機推廣人員被納入鄉鎮統一調配,無法做到專職專用,影響了農機推廣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多數鄉鎮農機人員把主要精力放到鎮、街政府的中心工作上,不能全身心投入農機科技推廣工作,農機人員無暇培訓學習,業務素質下降,年齡偏大,技術斷層,農機科技推廣能力有限。
三、新時代下,如何做好基層農機推廣工作
(一)加大農機技術推廣工作投入
新技術推廣一靠政策、二靠投入、三靠人力。各級政府應全面貫徹落實《農業技術推廣法》,一是為農機推廣部門配備必要的辦公場所、試驗示范基地、人員。二是加強農機技術推廣人員業務培訓。定期組織農機技術推廣人員到農機化專業院校進行專業培訓,學習國內外農機化新技術、新機械,更新知識結構、拓寬知識領域,了解農機化發展前景,不斷提高農機推廣工作者素質,為農機推廣工作前瞻性提供原動力。
(二)建立鄉鎮農機中心站
農機推廣工作涉及千家萬戶,面廣線長,不是一兩個推廣人員就能完成好的。鑒于當前鄉鎮農機推廣機構力量薄弱,可以按照區域布局,整合原有建立鄉鎮農機中心站,由鄉鎮政府負責人員管理,由縣級農機管理機構負責資金發放,這樣不僅有利于增強農機推廣力量,而且解決了人員對工資發放的后顧之憂。同時,規范制度管理,建立激勵機制,激發縣鄉兩級農機推廣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勝。
(三)促進農機與農藝融合
在充分尊重農民意愿的前提下,通過政府引導,通過土地使用權的有償轉讓,采用土地股份合作制等多種形式,大力推進糧田適度規模經營,引導農民走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和集約化道路。同時加強農田規劃,建設適合機械作業的高標準農田,搞好機耕道路配套工程,便于機械化作業,解決大機器與小田塊的矛盾。同時,要把農機新技術、新機具的推廣應用與實施農業產業化和農業社會服務體系有機結合起來。尋求農機和農藝的最佳融合方式,全面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
(四)加強宣傳培訓、提高認知和技術水平
一是廣泛宣傳農機新機具、新技術。采取多種形式,大張旗鼓地宣傳農業機械化技術的特點和優勢,營造濃厚的宣傳氛圍,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重點加強對種糧大戶、農機大戶、農機專業合作組織和農機致富能手的全程技術培訓,注重加強對新技術和新機具操作等環節的培訓和技術指導,讓他們盡快熟練掌握好該項技術,確保新機具、新技術規范、安全應用于農業生產中,提高新機具生產效率,增加農民收入。
圍繞發展現代農業,加強農機與農藝融合,加強地區之間橫向協作,拓寬科技下鄉渠道。從試驗、推廣、培訓、服務等方面為農民提供及時優質服務,加速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農機化新技術、新機具和新設備的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