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田
摘 要 農業對中國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推進農業機械化會促使農業領域耕種效率和耕種質量不斷提升。農民在工業生產中遵循機械化理念可促使經濟收益不斷提高,進而使得中國農業經濟不斷發展和進步。因此,需要將機械化技術應用到農業生產過程中,不斷嘗試新方法,推動農業發展。基于此,分析農業機械化思想在現代化農業耕種過程中的推廣和應用策略。
關鍵詞 農業機械化;現代農業;推廣;應用
中圖分類號:S23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06.065
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推動農業經濟領域取得了階段性進步,機械化思想極大限度地改變了傳統農業的耕種方式,提升了耕種效率和耕種質量,使農業發展找到了新的發展道路和方向。機械化在農業領域的應用也使農民的收入得到了提升,在相同的土地、相同的時間內取得的耕種效率翻倍增加,促使中國農業發展進入新領域,推動了農業的進步,提高了農民的收入。機械化思想在農業領域的應用可加速推動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生活穩定。
1 農業機械化應用于現代農業領域的意義
1.1 提升農業生產效率
經濟的飛速發展使得城市勞動力需求增加,農村大量青壯年勞動力走向城市,投入城市中的工業生產和建筑建設中。農村地區大量勞動力缺失,會導致農業發展速度降低,農產品質量下降,一些較重、較為復雜的農業勞作,農村中的留守的高齡勞動力也無法完成。機械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會有效解決上述問題,改變農民的生產方式,調整農民的生活狀態,增加農民收入。機械化在農業領域中的應用,也最大限度地提升了農業的耕作效率,且操作簡單,適用于不同年齡段的農民,可讓農業的生產效率得到優化和提升[1]。
1.2 調整農業結構
機械化在農業領域中的應用同樣有助于調整農民的耕種結構,增加農民的收入,推動農業的現代化進程,提高農村的生產力,提升農民獲得的經濟效益。此外,采用機械化技術還能不斷提高農作物質量。在不同農產品的不同生產階段,機械化設備可促使農作物的生產過程以及農民的耕種過程更加精準、細化、個性化,進而調整優化農業生產結構,節約生產成本[2]。
1.3 提升農民收入
在傳統的農業生產中,農忙或勞動力缺失時會雇傭工人完成生產,采用這種方式會導致農業生產成本過高,使農民的支出不斷增加。機械化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會有效節約農民在耕種和秋收過程中的開支,最大限度節約勞動力,提升工作效率。在農業生產中應用機械化設備可使農民經濟收入不斷提升,縮短農民在播種、施肥以及秋收過程中的時間。農民可以利用節約的時間學習文化知識、外出務工,在豐富業余生活的同時,提升經濟收入,提高生活質量[3]。
2 農業機械化應用于現代化農業的策略
2.1 積極做好相關項目的立項和推廣工作
機械化思想在農業領域中的推廣和應用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要先做好相關工作的宣傳,提高農民對機械化生產、機械化耕作的認識,為后續機械化在農業領域中的應用做好鋪墊。在推廣和立項工作中要先了解不同地區的農業生產情況,結合農民的實際能力以及土地的性質,考慮到不同地區存在氣候、濕度、溫度、經緯度、地勢等不同自然環境的差異,充分考慮當地自然環境實際情況,結合特殊情況因地制宜展開宣傳,秉承實用性原則做好相關知識推廣,讓農民在了解熟知機械技術的基礎上,嘗試應用機械化設備,在取得成果之后相互宣傳,增強推廣力度[4]。
2.2 培訓新型職業農民
在農業領域宣傳機械化的過程中,要做好對農民的培訓工作,可以采用集體培訓的方式,增強農民對機械化思想和不同設備的認知和認可程度,讓農民認識到在農業領域應用機械化技術生產的意義和重要性,培訓農民掌握不同機器設備的操作方式,讓農民掌握更多的方式和方法,培訓出職業農民。可以采用書籍發放、集體培訓、一對一培訓、實踐培訓等不同培訓方式,讓培訓教師為農民講解理論知識,隨后完成設備的實踐展示。可以在田間為農民進行示范,讓農民在學習理論知識以后可以嘗試操作不同的設備,增強農民對農業機械的了解,保證機械化思想在農業領域中的推行。
2.3 提升對農業機械化的扶持力度
政府要細化對農業機械化領域的扶持力度。在機械化思想的推廣過程中,政府要準備相關資金,解決機械化思想在推廣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同時,對于機械化設備的購買,政府應給予一定的補助或頒布相應政策給予農民相應優惠。針對不同農村地區的情況,可以制定不同的優惠政策和優惠套餐,讓農民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勞動力生產需要采用不同的優惠政策購買機械化設備。此外,還應為農民提供上門維修、上門教學等服務,從根本上解決農民在購買機械化設備時的擔憂。政府出面扶持機械化設備的推廣和推行,會增強農民對機械化設備的認可程度。
2.4 加強對農業機械化的監管和研究力度
為進一步增強機械化在農業領域中的應用效果,在實際的推廣及應用過程中,政府要組織相關的管理部門加強對技術人員的培訓,通過學習、考核等不同方法,提高人員的專業化能力,讓專業人員對機械設備在農業領域中的應用進行監管,通過數據收集和對比分析,了解機械化設備在應用過程中的不足,幫助科研人員進一步更新設備,調整機械化設備的狀態。要鼓勵科研人員研究農業機械化設備,為科研人員提供實踐素材,提高機械化研發效果轉化率,為農民提供更科學、易操作、價位低的設備,提升農業生產效率,進一步提高農民收入,展示出機械化設備應用于農業領域的意義。
3 結語
機械化技術、設備在農業領域的應用能夠促進農業發展,提高農民收入,減輕農民在耕種過程中的負擔,提升農民的工作效率,也有助于國家對農業領域的宏觀調控,進而促進農業不斷發展,提升工作效率,體現出了現代化機械的應用意義。但是在實際的農業生產過程中還是要不斷認識到機械化發展存在的問題,不斷改革創新,讓農業機械化技術更大限度應用于耕種、施肥、播種以及糧食產出過程中,同時政府也要增加資金投入,組織農業領域相關專業人才攜手農村農民搞好耕種生產,提升農作物的耕種質量,為國家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 歐之福,邱云橋,隨順濤,等.搶抓機遇踏實行動奮力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轉型升級[J].四川農業與農機,2019(6):45-46,48.
[2] 李艷萍,余先泊.回眸農機化進程推進農機化發展——2019中國國際農業機械展覽會側記[J].果農之友,2019(11):49-50.
[3] 馬秀中.農機化蓄力增色現代農業——武陟縣創建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J].現代農機,2019(4):6-7.
[4] 鄒茶英,高兵,傅蘊暉,等.農業科研單位農機管理的對策思考——以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為例[J].農業科技管理,2019,38(3):44-47.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