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銀
【內容摘要】閱讀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信息獲取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更能夠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那么在具體教學中,有哪些有效的教學策略呢?筆者結合自身初中語文教學實踐,從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多元解讀全面理解、讀寫結合提高效率的角度入手,探究了初中語文有效閱讀教學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 有效閱讀? 教學策略
有效的閱讀教學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獲取有用的信息,更能夠提高他們的認知能力,促進他們的思維發展。而初中階段,正是學生認知能力和思維發展的關鍵階段,因此,閱讀教學就顯得更加重要。然而,有些教師在閱讀教學時方法單一、落后,嚴重影響了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那么在具體教學中,有哪些有效的教學策略呢?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工作經驗,從以下幾點進行了探究和闡述: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興趣是學生閱讀的內在驅動力,也是提高閱讀教學效率的前提條件。情境教學,以其生動、形象的優勢,能給學生帶來身臨其境的感覺,對熏陶學生的情感、啟迪他們的思想,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有巨大的作用。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身入其中,從而調動起學生的興奮細胞。
比如,在進行《春》的教學時,這是一篇歌詠春天的散文,為了激發學生對春天的興趣,教師可以讓學生課下先搜集一些描寫春天的古詩、歌曲,在課程開始時,教師可以播放一些關于春天的歌曲,如《春天在哪里》,為學生創設音樂情境,用音樂歡快的節奏激發學生對春天的向往。接下來,教師可以創設語言和多媒體情境并導入課程:“春天是一個多么令人向往的季節。現在的人們用歌曲在尋找春天,古人用古詩在描繪春天,如‘春眠不覺曉‘春來江水綠如藍等,都描繪了春天的大好景色(多媒體出示相應詩歌及配圖)。從古至今,人們在用不同的形式,描繪著自己對春的認識,表達著自己對春的喜愛。那么朱自清先生筆下的《春》又是怎樣的呢?下面,我們就一起去感受一下吧!”這樣,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沐浴在“春”的氛圍當中,充分調動起了學生對《春》的興趣,對提高閱讀教學效果有巨大的促進作用。
二、多元解讀,全面理解
在閱讀教學中,每個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思維方式不同,因此對文本也會產生不同的理解。如果教師只是采用單一的解讀方式,將不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同時也會造成他們認知的局限。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進行解讀,促進他們對文章的全面理解。
比如,在進行《老王》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解讀。首先,從三輪車夫“老王”的角度,在那個物質極其缺乏的年代,他如此慷慨地送“大一倍”的冰,并且“冰價相等”;在那個人人自危的時期,他冒著被連累的風險,送生病的錢先生上醫院,卻“堅決不肯拿錢”;在他快要離開人間的時候,他又撐著病體送來了最珍貴的禮物——香油和雞蛋……從這“三送”中,我們看到了“老王”人性的閃光點。其次,從作者的角度進行解讀,老王的“三送”不僅表達了他的善良,更是老王對作者一家的真情,而作者受用著老王的善良,卻沒有真正地理解老王,只是用“錢”“簡單”地回應他,情感交流多么不對等,直到最后一次老王送東西來,作者再次進屋拿錢,老王終于說出了心里話:“我不是要錢。”也許他是自知自己時日不多,放心不下楊絳一家,最后一次來看看他們,而作者還是沒有理解他,致使老王抱憾離去,直到多少年后,作者漸漸明白了老王對其一家親人般的情感,內心充滿了“愧怍”和隱痛。這樣,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文本解讀,讓學生對文章理解得更加全面和深刻。
三、讀寫結合,提高效率
閱讀可以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量,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是學生寫作的基礎,而寫作也可以反過來促進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提高閱讀的效果。許多教師在教學時,常常將閱讀與寫作分離開來,這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閱讀材料的特點,巧妙地將讀寫結合起來,達到以寫促讀的目的。
比如,在進行《匆匆》的教學時,文章中有許多精彩的語句,如“洗手的時候,……;吃飯的時候,……;默默時,……”作者運用擬人的手法,將“時間”寫“活”,同時,又用排比的表達方式,增強了表達的效果,讓我們強烈感受到時間的流逝。教師可以讓學生按照作者的表達方式進行仿寫,讓學生更深刻地體會這種表達方式的妙處,同時提高他們遣詞造句的能力。另外,文章雖然都是描寫的生活小事,但里面蘊藏的道理卻能夠給人帶來思想上的巨大啟迪,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學習完課文內容后,寫一篇讀后感,讓他們明白時間的珍貴,并學會珍惜時間。這樣,通過讀寫結合,讓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刻,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總之,有效的閱讀教學對提高學生的信息獲取能力和認知能力,升華他們的情感,提高他們的審美體驗有巨大的作用,是素質教育的迫切需求。作為教師,要不斷探索有效的教學策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促進他們對文章的全面理解,并將讀寫有機結合起來,讓閱讀教學散發出應有的光彩。
【參考文獻】
[1] 譚婭鈺. 如何有效進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 (06):136.
[2] 梅玲紅. 談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J]. 課程教育研究,2018(22):101.
(作者單位: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縣第二十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