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瓊芳
【摘? 要】隨著信息化的高度發展,多元文化多元價值觀的沖突也將更加劇烈。少年兒童的思想意識也必將更為復雜多變,學校德育將面臨更大挑戰。如何加大德育工作的力度,使學校德育處更好地實施素質教育,培養高素質的全面發展的21世紀社會主現代化事業接班人和建設者,這是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必需承擔起的重任,也是我們必須思考的問題。線上線下的結合教學能節約到大量的課堂時間,讓學生在課下的學習中思路更加的寬廣。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到的相關理論在課下可以通過實踐來驗證這些理論,再進行反饋,使學生更全面的掌握到這些理論知識。
【關鍵詞】小學生;線上線下;教學模式
引言
小學教育的線上線下教學模式的有機結合能將線上線下的優勢充分的發揮出來,使兩者之間進行優勢的互補,學生能夠隨時的進行相關理論的獲取以及時間,在課余的時間內開展到課堂知識點的論證然后在進入到課堂上聽從教師的德育理論知識傳教。
1.用戶至上打造民主和諧的本真課堂
互聯網經濟發展中,更推崇用戶至上的原則,在互聯網購物中“親,給個好評”正能體現這一精髓。商業模式發展中海量用戶的匯集才能讓互聯網經濟蓬勃發展起來,互聯網公司需要絞盡腦汁地拉攏用戶,但是我們在德育的過程中,教師能放下身段盡量向學生討要好評嗎?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讓教師處于高高在上的地位,教師雖然會盡量了解學生,但鮮有教師能放下身段討要學生的好評。所以小學生德育教師需要重新反省“挾用戶以令諸侯"的互聯網思維是否適用于教育。教師應.如何尊重學生的特質、關心學生的成長規律、興趣特點等,并將這方面作為教育的新出發點,這才是當前教師需要考量的"。教學中的“用戶至上”是本著“以學生為核心”教學理念演變的。小學生的教育特性更決定教師在德育過程中需要聚焦學生,需要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需要根據學生實際的德育狀況開展對應教學,并應了解到學生的短板和特征,這樣教師才能在尊重學生的前提下與學生做到平等對話。譬如,教學活動中,教師為學生講授課內容時,教師先要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點進行討論,制作一個創業藍本,然后由全班選舉投票出五個最好的創業方案,讓這五個創業方案的制作者自己組建團隊,進行創業藍本的完善和創新內容的闡述,參與班級“創業大比拼”活動。活動完成后,比賽結果由學生網上投票決定,教師不要參與任何的個人意見,教師在課堂上和比賽中充分尊重學生,且師生應共同參與到課堂中。教師可以在校內平臺上開展學生匿名打分活動,將教師的教學能力、教學方法、教學創新度、教學靈活性等項目添加到評分中,教師通過學生打分能了解到學生對自己的評價,學生也能寫出希望教師改進的方面,這樣通過線上的問題提出、線下的問題改進,使教師能了解到自己教學中的遺漏點,加以改正,這對提升小學生德育效果有積極影響。
2.體驗為王打造重視人文關懷的交互課堂
用戶體驗是20世紀提出的理念,雖然不是互聯網行業提出的,但現在廣泛應用在互聯網企業內。用戶體驗的口號是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所以現有的QQ微信、微博、淘寶、天貓、京東等網站和流行社交軟件每天都要做調整和改善,讓產品不斷升級和改良,使產品的整體性能更佳。傳統德育教學中,教師的權威性拉開了與師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對教師產生畏懼感。德育課堂中,教師可以通過人文關懷實現互動,讓師生間通過交流增進彼此的情感,能在分享后感受到彼此的心靈相通。即使這種體驗在初期實行的時候很微小,但要強于教師傳統的理論知識內容講授。教師為能讓學生逐步適應這種教學方式,可以線上線下相結合,教師先進行理論知識內容的講授,在講授完成后再進行線上交流,這樣學生在有理論知識內容為支撐的前提下,與教師開展交流,能讓交流的效果更佳。譬如,教師在教學中為能更好地獲悉學生的整體體驗,先要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之處,可以提出小學生德育課堂三環節,既素養訓練、知識探究、感悟分享等。所謂素養訓練,即不同的學習小組進行合作分工,通過主題內容的展示,能讓各個小組形成課堂互動;知識探究即教師在課堂上對小組討論內容進行細致分析,最終形成結論;感悟分享是在課下完成的,要求學生在課下組建學習群,學生能將自己在學習中的感悟發表在群里,大家相互交流和借鑒,通過這種非面對面的交流,能增進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彼此更加親密,教師也能在交流群中了解到學生的情感變化,給予學生個體更多的人文關懷,最終體現出課堂教學中以人為本的理念。另外,受到教學環境師資力量等客觀條件的限制,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課堂上教師不能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也不能讓每個學生都能回答到問題,這就讓教與學的模式受到限制。教師能在線上將學生分成6人小組進行討論學習,將重要的知識內容植人交互問題上,學生通過問答能檢查到學習的效果,進而促進生生交流,學生也能借助網絡了解到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生生、師生交流狀況,進而能拓展學生看待問題的視角,也能培養學生對真理的明辨能力。然后教師引人慕課教學模式,合理利用慕課的開放性和資源互動性,讓學生去慕課上觀看優質課程資源,并將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形成較好的生生互動。總之,課堂環節的小變化,對課堂改革而言是一個大的進步,師生的民主交互、生生的和諧交互都充滿了人文關懷。
3.整合資源,打造多元互動的開放課堂
攜程、美團等成功企業的建立與跨越式發展都源于其成功的資源整合。攜程將酒店和機票資源進行了有效整合,使旅游變得更加便捷;美團當中整合了美食、娛樂、生活服務等多種資源,使人們在應用過程中感受到了更多的舒適感。互聯網本身便是一個沒有邊際的廣闊舞臺,在這個舞臺上有無數的資源躍然而上,整合方式千變萬化,真正地實現了“1+1>2”到“1+1=11”再到“1+1=王”的極端裂變。小學生德育教學中是否能夠體現出教育的魅力對教育工作的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教師必須對資源進行整合,促進德育教學的有效性快速提高。例如,教師可以利用線上與線下資源、教師資源與學生資源、校內資源與校外資源等,將這些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將資源充分地利用起來,將課堂教學的魅力最大化展現出來,讓學生能夠對德育課堂更加喜歡,從而在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中更好地對學生的德育知識進行豐富,對學生的德育意識進行培養。例如,在企業生產與經營相關知識點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先將鄉土資源與社會資源進行有效整合,讓學生對身邊的人與事物進行了解,掌握社會現實。整合線上與線下資源,讓學生更好地準備所需要的各種資料,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社會資源,對成功企業加強認識。要讓學生走訪街頭的大小企業,對其從感性認知向理性認知進行過渡;要整合校園資源與企業資源,可以利用網絡視頻的方式,邀請優秀畢業生對學生的創業設計進行點評,為學生創設出更好的仿真創業環境;整合課程與專業資源,將學生的專業特點充分發揮出來,讓學生在創業設計當中展現自身的專業能力,將專業發展與德育進行有效融合。總的來說,開放性課堂的發展過程中變得更加多元化,充滿了多元化發展過程中所產生的魅力。
4.結束語
綜上所述,線上線下的教學模式是小學生德育發展中重要的教學模式,該模式在小學中的合理運用能夠講課堂上所學習到的內容通過線上的方式進行回饋,從而形成了全閉合環境下的線上線下教學新模式。
參考文獻
[1]田曉娜, 穆春雨, 李朝霞,等. 基于信息技術的中職德育課程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J]. 現代農村科技, 2019, 572(04):69.
[2]謝華俊. 淺談小學生學校歷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 教育觀察月刊, 2019,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