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玲
【摘要】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為有效開展人物描寫教學工作,通過巧借電影去開展人物描寫的教學,并設計好教學流程,能夠使教學效率事半功倍。其中,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使學生樂在其中,提高學生積極參與活動的興趣。通過巧借電影去開展人物描寫的教學,不僅能夠使學生把握好電影情節主線,而且還能使教師把控好教學重難點。基于此,本文對如何巧借電影展開人物描寫的初中英語教學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人物描寫;巧借電影;升華內在美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完善,在教材編寫方面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每冊每單元在教學時都存在一個主題。例如,人教版七年級第二學期第九單元what does he look like?教學內容就是關于人物描寫的。在該單元進行基礎教學時主要側重于外貌描寫,如面部、身高、體形體格、頭發等,并操練好相關句型。為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教材中涉及到人物描寫的內容,教師應有效結合新型教學方法,通過巧借電影的相關情節和人物描述開展一節與人物描寫相關的課程,使學生通過進行電影賞析,分析電影中刻畫的人物形象等,領悟電影中折射的道理。
一、基礎教學中培養學生聽說能力
第一,運用歌曲暖場,并為后面作鋪墊。選用歌曲《你鼓舞了我》進行暖場,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對歌曲演唱者的介紹,對教學也起到了很好引導作用。Martin Hurkens馬丁·赫肯斯優雅的男高音,令人驚嘆叫絕,歌聲有很強的感染力。
第二,積累基本詞匯和詞組。先設置簡單的趣味性配對,在教學過程中,通過使學生觀察電影圖片,找到人物突出的外貌特征,使學生在描述人物外貌特征的時候積累一定的人物描寫詞匯,并能夠根據人物外貌特征等進行外貌描寫。例如:圓臉或長臉,大大的眼睛,鼻子,小小的嘴巴,金發或黑發等,通過這些角度基本可以突出人物的外貌特征,并有效鍛煉學生的人物外貌描寫能力。
第三,訓練重點句型。找到一些學生熟悉的明星,在輕松的課堂氛圍中,順理成章地過渡到重點句型的口語操練。本單元外貌描寫的基本句型,就四個主體方面:面部、身高、體形、頭發。
第四,心靈美比外表美更重要。通過兩位明星的圖片去對比外表,然后拋出三個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兩位明星誰更美?更喜歡誰?為什么喜歡?接下來通過媒體報道繼續介紹這兩位明星,比較正面人物與反面人物,過渡與升華內在美。通過對比描述的方式,能夠使學生在對比學習過程中,更加客觀地對人物外貌特點等進行描述,并通過采取英文文字敘述的方式,使學生進行基礎學習。同時,在對比學習過程中,通過采取英文對比填空的方式,使學生學習心靈與外表兩個詞匯,并理解句子“心靈美比外表美更重要”的相關含義。
第五,教師編輯一篇聽力。選好班級目標,編排和錄制好聽力,聽力為《誰是最美女生》,確保聽力題目設置明確和表格明朗。從姓名、身高、身材、頭發、愛好、特征來描述,讓學生來分辨人物。答案為珍妮,中等身高,瘦,長直發,帶眼鏡,愛好跑步,樂于助人所以最美。通過聽力,多角度地訓練學生分辨人物的能力。聽完后,小結生活真諦:要友善待人。
二、巧借電影展開教學策略
結合關于人物描寫的教學,挑選了與之匹配的電影《奇跡男孩》。通過電影賞析,使學生在學習人物描寫過程中,引導學生去領悟電影蘊含的哲理:長相沒辦法改變但可以改變成見。
1.釆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
它能給學生帶來興趣,愿意帶著好奇繼續研究下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緊密聯系電影內容結合電影場景,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檢測和提問。常用的由淺人深的方式有是否題、改錯題、搶答題、游戲題、選擇題、配對題、尋找題、填空題、復述短文、總括大意、自由論壇等。
2.牽出電影里的重要人物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先不急著使學生通過觀看電影的方式進行學習,而是在觀看電影前引出三位人物,讓學生直接去描述陌生人,僅僅描述對人物的表面印象。例如:英俊,可愛,奇怪,丑陋。然后,引出借用的電影叫《奇跡男孩》。接下來,讓學生觀看場景去感受剛才三位人物的性格,從而發現僅僅通過外表無法對人物進行判斷。
3.思考如何設計問題
通過電影《奇跡男孩》的節選部分,引出主人翁奧吉Auggie,選取一位同學朱利安Julian的作法,延展主人翁的處境。主人翁是一位長相奇怪的人,很難被人接受。為提高學生的電影賞析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在借助電影情節和人物進行教學時,需要針對課堂內容設計具有針對性的題目,并緊密聯系電影內容,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問題一:為什么這位同學是帥氣的,而主人翁丑陋無比?問題二:為什么這位同學并非想幫助主人翁,而是取笑主人翁是丑八怪?通過這段經歷,讓朱利安和觀影人都認識到“長相沒辦法改變但可以改變成見”。
三、透過電影去領悟人生
很多人會因為長相而自卑,青少年如何正確看待外表,如何健康成長,《奇跡男孩》電影給出很多啟發與思考,引導學生應注意內在素質培養。第一,引導學生注重內在素質的培養。節選部分引入了另外一位同學杰克Jack。通過相處與認知,他發現除了外貌,主人翁其他方面都很優秀,而且相處起來還很有趣。由最初的客觀地尊重他人,到由衷地欣賞。通過巧借電影,能夠使學生通過這節課的內容學會正確地評價他人。第二,從教學重點出發設置好提問。教師在設置問題前,需去挖掘問題,需去設計好教學,需去尋找人物特征。于是,問題設置:杰克與主人翁誰更聰明?最初是想和對方交朋友嗎?主人翁勇敢嗎?主人翁最后為什么會哭?帶著這些問題讓學生去尋找人物的品質,也注重自身性情的培養。第三,電影之后,讓學生自主去總結電影。把總結性的素材分層,通過思維導圖、流程圖的方式表現出來,讓學生以填空方式總結出句意。這種總結方式,拓展了學生思維,啟發學生的領悟能力,在描繪外在美之后,升華內在美。
四、電影看后我寫我唱我歌
本課關于人物描寫出現了七個句子,讓學生排列句子的正確順序。參照這七個例句,寫《自己認為最美的人》。打開《你鼓舞了我》的音樂伴奏,進行試唱。再分小組比賽表演。這種教學的輸出讓學生覺得有趣新鮮,而且開發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電影后,沉浸在優美的音樂中,唱響自己寫的歌,讓學生收獲成就感。
社會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培養。社會需要有責任與擔當的人。鐘南山院士面對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不顧84歲高齡,始終戰斗在第一線。李蘭娟院士說道:“疫情之后,希望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人們送給醫護人員的作畫與配文:“《最美逆行者》白衣天使仁者心,降服妖魔逆天行。身穿鎧甲上戰場,不破病疫心不甘。”這是時代英雄的寫照。社會需要有責任與擔當的人,敢于犧牲,樂于奉獻的人。
參考文獻:
[1]鄭新生.巧借英文電影 促進初中英語教學[J].新課程(中), 2016(12):132.
[2]王春美.巧借英語電影輔助英語課堂教學的嘗試——以《功夫熊貓》教學為例[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