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美玲
【摘要】小學階段的語文課外閱讀是語文課內閱讀的補充與拓展,明確了課外閱讀對小學語文教學的意義,加大了對語文課外閱讀的重視力度,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課外閱讀往往能推動學生的語文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積累,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新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對課外閱讀的重視程度未達到理想狀態,未能真正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求,阻礙了語文學科教學有序開展和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發展。基于此,本文結合個人的六年級語文教學經驗,分析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和具體展開方式,供同行參考討論。
【關鍵詞】課外閱讀;小學語文教學;重要性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多種能力的重要環節,主要包含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兩個環節。課內閱讀是針對教材內容的,在課時規定內的語文閱讀教學活動;課外閱讀是課余時間學生自主支配的拓展式閱讀。當下語文閱讀教學中普遍重課內、輕課外的教學模式影響了語文教學的發展,小學語文教師需要結合新課程改革的具體要求,加大對課外閱讀的重視程度并傳遞課外閱讀的方式,豐富小學生的知識儲備,為語文的聽、說、讀和寫環節提供重要素材支撐。
一、小學語文教學課外閱讀的現狀分析
長期的應試教育模式下對課外閱讀的關注和重視度不足,閱讀教學以課內閱讀為主要陣地并以成績提升為主要目標,即使學生接觸能打開智慧之門的課外閱讀方式,也沒有選擇基于個人認知水平和閱讀能力的恰當讀物,學生難以在課外閱讀中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提升文學素養,主動閱讀的積極性也明顯不足。良莠不齊的課外書混淆著學生的視野,學生難以做到讀好書,難以激發閱讀興趣,自然也難以發揮出讀書的積極性,嚴重影響了六年級學生個人的長遠發展。
二、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分析
第一,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六年級的小學生身體技能和心理素質都處于發展中階段,在各個階段都易受環境和他人的干擾,基于此,語文老師在多元的課外閱讀活動中引導學生,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課外閱讀的整體效果是否理想受到學生自身、學生家長和教師等角色的影響,家長和老師結合六年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認知規律,選擇有助于正能量傳播和正確價值觀導向的讀物,促進學生們的身心健康發展。教師組織課外閱讀能讓學生在課內和課外都有收獲,實現課內與課外的融合,使學生深刻牢固地掌握語文知識。例如,在學習六年級下冊《魯濱遜漂流記(節選)》的內容時,精彩的節選片段讓學生們感受魯濱遜不畏困難、頑強生存和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學生們也產生原著閱讀的欲望,課外閱讀讓學生走出課堂的緊張感,在輕松且自如的狀態下汲取著作的文化營養,深入了解魯濱遜只身一人在荒島上攻克艱難險阻后成功脫險,返回故鄉的故事,學生們在欣賞故事的同時能獲得情感體驗,激發學生自信、自強、自立和勇敢開拓的精神。誠然,課外閱讀不單單是實現個人文化素養發展的重要選擇,更是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選擇。
第二,提升學生寫作表達能力。課外閱讀是素材積累的強有力的方式,能拓寬學生的視野和思維,解決大部分學生寫作時才思枯竭的問題。六年級的小學生經過各階段的閱讀積累,養成了一定的閱讀方式并掌握了一定的閱讀技巧,借助課外閱讀的知識補充強化個人寫作手法,從他人精彩的文章中獲得靈感和素材,創作出行云流水的文章。例如,在六年級上冊的習作《有你,真好》是學生表達真摯情感的作文要求,學生通過課余時間對感恩他人主題相關的文章閱讀,意識中清晰的情感記憶能提供寫作思路和靈感。誠然,每一篇文章的創作都有獨特的社會背景和創作心境,課外閱讀能讓學生了解不同作者對不同社會形態的認知,彌補縱向時間上的閱歷不足,培養學生多角度看問題、多角度切入寫作的能力,為學生的文章創作增添光彩,熠熠生輝。
第三,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六年級的小學生正處于發展的轉折階段,對事和物都充滿好奇心,但學生的好奇心又是難以持久的,在學習時容易喪失積極性和注意力。課外閱讀的內容是豐富多元的,五彩斑斕的,語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引入課外閱讀的內容,能激發學生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六年級的小學生普遍的缺點就是不愛學習,惰性明顯,語文老師在不增加學生學習壓力和學習負擔的基礎上,適當地將學生向課外閱讀的方向引導,尊重學生自主選擇課外讀物的權利,同時又要保證學生的閱讀內容積極向上。例如,在學習六年級下冊的《北京的春節》一課時,學生對春節的文化充滿好奇心與探索欲望,“北京的春節”單純是春節文化的冰山一角,教師指點并引導學生課外閱讀與我國傳統文化和風俗相關的讀物,能激發學生對我國傳統文化的求知欲,為語文學科學習夯實基礎。
第四,促進良好的“三觀”建設。表面上學生的課外閱讀不局限于書籍的內容、種類,但學生的課外讀物都是有積極價值觀、有社會主義思想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適應的內容,學生在這些正能量的讀物中閱讀,可以感受到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養成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六年級的小學生可塑性極強,在大量的課外篇章閱讀中,學生的人格日益完整和健全,是非觀念日益養成,在學習他人的良好品德中不斷提升個人的綜合素質,在語文教師的正確指引下,在課外讀物的熏陶下,不斷培養個人良好的價值觀念。例如,在學習六年級下冊的《為人民服務》一課時,銜接到以為人民服務的代表人物相關讀物的閱讀中,堅定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促進學生良好的“三觀”建設。
總之,課外閱讀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僅能促進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又能拓寬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寫作表達能力,促進學生端正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的養成,對學生個人的成長與發展意義重大。基于此,語文老師需要認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積極正確培養學生進行自主課外閱讀的意識和習慣,讓學生受益終生。
參考文獻:
[1] 王小能.淺談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學周刊,2020(15):117-118.
[2] 黃儉平.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及應用分析[J].學周刊,2020(11):141-142.
[3] 曲淑偉. 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外閱讀的重要性探究[J]. 科技風,2020(04):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