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蘇北10萬戶農房改善任務,是2020年省政府十項民生實事之一。蘇北農民群眾改善住房條件的意愿由來已久,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我們要把對初心使命的堅守,體現到讓農民群眾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上來,讓蘇北農房改善成為檢驗初心使命的實物載體和現實標尺。
4月15日至16日,江蘇省加快改善蘇北地區農民群眾住房條件現場推進會在鹽城召開。會議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十三屆六次、七次全會和省“兩會”精神,回顧總結2019年農房改善工作,交流經驗,分析形勢,研究部署下一階段工作。省委副書記任振鶴主持會議并講話,強調蘇北農房改善工作沒有“選擇題”,只有“必答題”,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突出問題導向,強化責任擔當,推動蘇北農房改善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副省長費高云作具體部署。
會議指出,2019年江蘇各地各部門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補短板強弱項的要求,把握形勢、周密部署,各級干部用心用情、狠抓落實,農民群眾熱情支持、積極參與,高質量完成了全年10萬戶改善任務,并在完善工作機制、創新政策措施、強化指導服務等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顯著成效。2020年江蘇省既要跨越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鞏固提升脫貧攻堅的“大關”,還要面對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的“大考”。蘇北農房改善工作,既是全面小康的民生之憂、執政為民的務實之舉,也是大考之年的應急之需,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站在群眾角度思考問題,立足農民利益推動工作,真正把這項民心工程、民生工程辦實辦好。
會議強調,要強化規劃引領,通過高水平規劃實現高質量發展,建立健全農房規劃設計審核把關機制,按照特色田園鄉村標準推進規劃建設,實事求是為村莊未來發展留足空間。建立健全農房改善相應的配套政策體系,順應“四化同步”規律推動工作,發揮小城鎮聯城帶鄉的重要作用,維護進城入鎮農民的合法權益。堅持建管并重,處理好“新居”與“舊村”的關系,創新新型社區管理模式,同步推進鄉風文明建設。系統謀劃產業就業,打牢產業發展基礎,圍繞產業鏈布局居民點,圍繞居民點打造產業鏈,深入挖掘農業農村多重功能,做優創業就業服務,落實公益崗位保障。著眼于提升農民群眾的生活品質,同步推進衣食住行、水電路訊、醫教文保等配套設施和公共服務,加快實現基礎設施由“有沒有”轉向“優不優”,公共服務由“碎片化”轉向“整體性”。統籌做好復工復產和疫情防控工作,加強農房質量監管,嚴守質量安全紅線,強化安全生產措施防護,確保安全生產“零事故”。
會議要求,要進一步理清責任鏈條,擰緊責任螺絲,提高履責效能,打通關節、疏通堵點、激活全盤,努力使各項工作落地生根。強化縣級責任推動落實。按照“市負總責、縣抓落實”的要求,壓實縣級主體責任。強化指導服務推動落實。省市職能部門要加強政策指導,對基層的合理訴求、反映的實際問題及時研究、及時反饋、及時解決。強化督促考核推動落實。建立督查問責機制,考核結果與省級專項資金分配、土地增減掛鉤節余指標交易等結合起來。強化鼓勵激勵推動落實。用好“三項”機制,鼓勵基層干部放開手腳、干事創業,推動工作不斷突破瓶頸、取得更大成效。
會議期間,與會同志參觀了鹽城市鹽都區、建湖縣的農房改善項目現場,省推進辦匯報了工作進展情況,徐州、鹽城、贛榆等地作了會議交流發言。□

建湖縣恒濟鎮恒東新型農村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