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闡述“1+X”證書制度背景下中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建設的途徑,針對“1+X”證書制度推動職業院校提升學歷教育與實施職業技能培訓,提出促進專業建設,實施“三教”改革,對接標準,調整課程,實現課、證、崗融合與貫通的建議,以培養高素質復合型技能人才。
【關鍵詞】“1+X”證書制度 計算機網絡技術 專業建設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0)46-0069-03
“1+X”證書制度的啟動與實施是職業教育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建設學習型社會、培養高素質復合型技能人才、促進全體勞動者可持續職業發展的創新需要。如何改革現有的課程體系,達到“課證融合”的效果,成為現階段中高職院校進行專業建設和課程建設的重點。本文以中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為例,推動課、證、崗的有效銜接。
一、“1+X”證書制度的啟動與實施,創新人才培養與評價模式
2019年1月,國務院印發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把學歷證書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結合起來,“1”為學歷證書,起到基礎性作用,反映學校教育的人才培養質量;“X”為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是畢業生、社會成員職業技能水平的憑證,反映職業活動和個人職業生涯發展所需要的綜合能力。鼓勵職業院校學生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積極考取多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拓展就業創業本領,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教育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市場監管總局制定了《關于在院校實施“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方案》,啟動“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工作,已有四批次上百個的職業技能證書入選試點名單。
“1+X”證書制度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創新人才培養與評價模式的一項重要制度設計。以培養高素質復合型技能人才為紐帶,將政府行政部門、職業院校、行業組織、培訓評價組織、企業緊密連接起來,從而形成一種橫跨政府、學校、社會、產業的大職教體系。
“1+X”證書制度推動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對接生產服務的崗位能力需求,對接科技發展新趨勢,以就業為導向,以崗位需求為目標,個性化發展與職業化發展相結合,構建職業人才培養評價體系。建設職業技能水平評價組織,按照相關規范,聯合行業、企業院校等,借鑒國際國內先進標準,體現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新要求等,依據國家職業標準和社會需求、企業崗位(群)需求,開發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并進行師資培訓、考核管理和證書發放。
“1+X”證書制度推動勞動者終身職業教育體系的構建,建立職業教育國家“學分銀行”,通過“學分互認”和“學分轉換”,促進“學歷認證”與“資格認證”相互銜接。
二、“1+X”證書制度下促進中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建設,推動“三教”改革
職業院校在“1+X”證書制度的實施中,重點要與專業建設和發展緊密結合,推動“三教”的改革與創新。柳州市第一職業技術學校信息技術系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深化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推動校企合作,促進專業建設,深化教師、教材、教法改革,加強職業技能實訓的組織與實施,通過“X”證書考核,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提升學生就業升學的能力。
(一)“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在“1+X”證書制度下的職業院校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需要高素質的“雙師型”教師隊伍,不僅需要較強的教育教學能力,更需要掌握專業技術、崗位技能,能完成專業教學實訓和實施職業技能培訓。華為公司是全球領先的通信基礎設施設備和智能終端提供商,代表了當今全球業界網絡通信設備領域的發展趨勢和頂尖水平。我校信息技術系組織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骨干教師到杭州市華為全球培訓中心參加華為數通ICT網絡HCIP(中級)工程師行業培訓,進一步提升教師專業知識與技能。通過培訓實踐和參加行業專業認證的考核,讓專業教師充分了解網絡信息發展的新設備、新技術,掌握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
(二)課、證融合教材的編寫
“1+X”證書制度下需要深入分析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并與專業教學標準進行良好融合,編寫教材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培訓內容與專業教學內容進行協同組合、有機融合。第三批“1+X”證書中網絡系統建設與運維職業技能證書是華為技術公司基于華為認證體系參與國家“1+X”制度建設,構建對接行業的人才標準,幫助學生提升就業競爭力。我校信息技術系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教研組將網絡系統建設與運維職業技能證書實施作為試點,進行課程改革與調整,將研究技能證書標準與教學課程標準融合,收集整理適合教育培訓的案例,編寫《網絡系統建設與運維(初級)》實訓工作頁校本教材。教材強調在知識理解基礎上的實踐和應用,通過分析崗位工作內容,設計若干個獨立的學習模塊及任務,以活頁的形式將任務貫穿起來,希望能成為學生進入崗位的工作手冊,能隨時查閱、隨時檢索、日常更新。
(三)理實一體模塊化教學實踐
“1+X”證書制度下需要專業教學與技能培訓融合的教學方式,需要打破傳統的學科模式,引入工程項目、崗位任務,采取模塊化教學模式,將專業知識技能與崗位認知實踐結合、學習過程與生產過程結合、教學實訓評價與職業技能標準評價結合。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教學實訓技能培訓實施在構建網絡工程實施的教學實訓環境,探索項目教學、任務驅動的專業技能實訓。在2020級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實施網絡系統建設與運維(初級)職業技能證書的考核,組織學生參加職業技能實訓和考核,推動課程建設。
三、“1+X”證書制度下深化專業課程建設,推動課、證、崗的有效銜接
“1+X”證書制度下深化專業課程建設,實現學歷證書“1”與職業技能“X”證書的有效銜接,對接職業技能標準實施課程改革,實現課、證銜接,課、崗對接。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課程建設對照證書標準,從職業素養標準、職業崗位的專業知識標準、職業崗位專業技能標準等做分析,將標準貫穿于學歷教育的專業教學實訓中,修訂課程標準,研究學歷證書專業學習與職業技能證書標準的銜接,將教學實訓和職業培訓與崗位技能對接,實現課、證、崗對接與融合。
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有以下三個專業方向:網絡搭建與維護方向、網絡信息安全方向、物聯網技術應用方向。其中網絡搭建與維護方向、網絡信息安全方向定位于網絡層通信及信息傳輸和信息安全,物聯網技術應用方向定位于物聯網工程信息處理的控制過程。培養面向物聯網系統(網絡)工程建設與管理運維等工作崗位中應用型復合技能的技術人員,物聯網系統(網絡)工程建設與管理運維的工作過程包括工程項目規劃設計、項目實施和項目運維三大階段,崗位群和職業崗位定位面向網絡工程的建設與運維、物聯網系統(安防監控系統、智慧小區系統、智能家居系統等)工程建設與運維中、初級技術人員。
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課程體系以物聯網(網絡)工程項目為載體,根據工程建設項目的規劃設計、項目實施、運營維護的工作過程,以及學生所必備的職業素養,構建“項目+工作過程”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課程體系。按照“崗位(群)—典型工作任務—專業知識與能力—項目課程”的建設思路完成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課程設置。(如圖1所示)
中職學校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網絡搭建與維護方向的網絡系統建設與運維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初級)主要面向IT互聯網企業、向數字化轉型的傳統企事業單位、政府等的網絡系統建設與運維部門,從事網絡系統軟硬件安裝部署、基礎運維等工作崗位,能根據網絡規劃書和客戶需求完成網絡系統的軟硬件安裝、基礎操作和基礎運維等工作任務,主要涉及網絡系統通用操作安全、布線工程、網絡系統硬件安裝、網絡系統基礎操作與運維的知識與實踐操作。
制訂2020級課程標準,將職業技能等級標準有關內容及要求有機融入專業課程中,調整專業教學的內容,對照職業技能初級的標準,組織專業教師梳理計算機網絡專業課程體系和知識結構體系,將“X”職業技能的專業知識進行分析歸納和分類,將專業知識內容納入現有的課程內容中,具體以《照明與配電線路安裝》《綜合布線工程》《典型網絡工程構建與管理》《服務器的配置與管理》等課程作為專業知識點的延伸,或者作為新的知識點,在課程標準中進行修訂調整。
四、“1+X”證書制度下加強專業教學實訓的組織,落實職業技能實訓
在2020級人才培養方案中增加職業技能培訓課程,網絡搭建與維護方向在第四學期綜合實訓課程改為網絡系統建設與運維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初級)實訓課程,將實際典型工程項目引入教學實訓,創建工程實踐的教學實訓環境,增添實訓設備,注重專業技能實訓,推動教學實訓的考核改革,將職業標準、崗位操作標準作為制訂考核教學實訓評定的依據,實現課、證、崗貫通相融。
計算機網絡技術示范專業實訓基地現有網絡搭建實訓室、網絡設備系統集成實訓室、ICT融合基礎實訓室、物聯網技術應用實訓室等能夠滿足課程體系教學實訓,但是與職業技能培訓標準實訓的設備設施要求有差距,可以重新制訂實訓室規劃,爭取學校或政府資金支持,這需要時間且不能在短期建成。但是通過分析職業技能實訓內容和要求,利用現有實訓室的設備結合實際崗位背景,是可以完成大部分職業技能培訓的內容的,需要教師在實訓中挖掘與創新??梢岳镁W絡搭建實訓室搭建木墻和購置機柜完成典型網絡工程(家庭型、辦公型和園區型)的搭建實訓,包括綜合布線施工(銅纜、光纖),機柜的布設與網絡設備安裝,電源等附屬設施的安裝。網絡設備系統集成實訓室中神州數碼交換機路由器和無線AP接入,防火墻設備以及浪潮服務器完成網絡設備與服務器的運維配置與管理。
教研組教師編寫出版的《中小型網絡構建與管理》教材作為教學實訓的指導書,通過實際典型工程(家庭型、辦公型和園區型)項目為載體,以網絡工程實施(包括規劃設計、施工實施、測試驗收、運營維護階段)的工作過程為導向,將項目分解為各個小任務(包括規劃書撰寫、設計施工圖紙繪制、布線施工、設備安裝與配置、服務器系統搭建與應用軟件的安裝、系統功能的測試、運營維護日常操作與故障處置等),將知識與技能融入任務中,學生在任務完成與實踐中實現教、學、做的統一。同時,對接職業技能證書評定標準中技能實訓部分,在現有實訓室的實訓設備上開發職業技能培訓課程資源,根據技能標準中新的知識與技能實訓,教師編寫工作頁作為教材補充,完善教學資源,用于教學實訓和職業技能培訓課程。
我校按照要求完成網絡系統建設與運維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初級)試點學校的申報工作并獲得自治區教育廳確認,開啟院??己苏军c申請工作,盡快將職業技能證書的考試落地,在2020級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開展職業技能實訓課程,組織學生參加證書考核與考評,并將技能證書考核作為課程的考核依據。
“1+X”證書制度啟動與開展,是職業院校堅持學歷教育和實施職業技能培訓的重要舉措,也是專業發展、促進課程建設與改革、教師專業技能提升、學生職業技能提高的重要抓手。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考核實施,深化產、教、學融合,實現課、證、崗貫通相融,促進了高素質復合型技能人才培養。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J].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2019(6).
[2]教育部等四部門印發《關于在院校實施“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方案》的通知[J].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公報,2019(4).
[3]教育部辦公廳、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于推進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J].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公報,2019(12).
注:本文系2020年度柳州市職業教育一般課題立項“‘1+X證書背景下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課證崗銜接課程建設研究與實踐”(編號:LZZJS2020C037)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黃永前(1973— ),男,廣東江門人,工學碩士,高級講師,研究方向為計算機網絡技術、物聯網技術應用。
(責編 李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