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妍 宋曉依 陳桂麗
(1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泌尿外科 廣東 廣州 510630)
(2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介入科 廣東 廣州 510630)
泌尿外科手術很常見,術后患者容易感染且易發生并發癥,因此對患者來說圍手術期的護理非常重要。臨床上常規護理只是注重對病患的治療方面,往往對患者的心率需求不夠重視,在這種情況下患者容易產生不良情緒,從而降低了與醫護人員的配合度,導致患者自身恢復效果不好,嚴重者甚至還是拖延治療進行[1]。對患者圍手術期實行優質人性化的護理不僅能提高患者的滿意度而且加速了病患的康復進程。本次研究在圍手術期常規化的護理模式下給予患者人性化的護理干預,觀察干預后的臨床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回顧性分析以2017 年10 月—2019 年10 月在本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00 例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不同的護理方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54 例,男29 例,女25 例,年齡29 ~63 歲,平均年齡(48.37±5.26)歲;對照組46 例,男22 例,女24 例,年齡28 ~65 歲,平均年齡(49.36±6.74)歲。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
對照組在圍手術期進行常規的護理干預,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行人性化的護理干預:患者在患病情況下心理遭到打擊容易有不良情緒,加強與患者心理上的疏導,使患者情緒樂觀,建立克服疾病的信心。術前給予患者支持和疏導,同時給患者講述快速康復護理的相關知識,建立信任感,從而在術中能更好配合醫生完成手術。術中對患者鼓勵,消除患者術中緊張感,讓患者清楚手術優勢,提高患者信心。術后對患者贊揚手術配合成功,同時告知家屬手術成功,緩解家屬緊張感。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的臨床效果以及術后不同時間段的生活質量。
使用SPSS21.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n 表示,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P >0.05表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后觀察組的總有效率96.30%高于對照組的76.09%,差異上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 <0.01),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對比(例)
干預后,觀察組在術后6 周、12 周、24 周的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上均具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 <0.001),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不同時間段生活質量的對比(±s)

表2 兩組患者術后不同時間段生活質量的對比(±s)
組別 例數 術后6 周 術后12 周 術后24 周觀察組 54 78.36±3.42 83.17±3.92 91.28±3.15對照組 46 71.28±3.61 75.32±4.25 80.34±4.19 t-10.057 9.601 14.880 P-<0.001 <0.001 <0.001
泌尿外科疾病發病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比如遺傳、飲食、感染以及機體自身免疫等因素,疾病復雜且治療后易復發。圍手術期的的人性化護理方式是以人為本的護理方法,通過疏導患者的各種心理問題,比如在術前病患心理上容易夸大手術本身的危險性,對麻醉過程不理解,害怕手術本身給自己帶來的疼痛程度,且對預后產生悲觀情緒[2-3]。圍手術期對患者進行人性化的護理,進行術前心理教育,安排一些娛樂活動來緩解患者焦慮、抑郁的負面情緒[4]。
圍手術期人性化護理干預能降低術后并發癥,緩解患者負面情緒的優點,從而為患者制定合理的科學計劃,在護理效率提高的同時也縮短了患者術后的康復時間,這也為患者及其家庭減少了經濟方面的部分壓力[5]。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護理的質量有著更高的要求,人性化護理模式不僅提高了病患的滿意度,還能使患者更加有效的配合醫生治療,提高術后的康復效果[6]。通過本次研究分析,我們從上述數據上明顯看到,觀察組治療的總有效率96.30遠比對照組76.09%高。觀察組術后6 周、12 周、24 周的生活質量評分均比對照組高。說明圍手術期通過人性化的護理模式能大大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以及術后康復效率。
綜上所述,在泌尿外科手術中對患者圍手術期行人性化的護理模式能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和治療效果,提高患者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