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增玉
(貴州省第三人民醫院 貴州 貴陽 550000)
醫院收治接觸汞中毒需及時行解毒治療,其中二巰基丙磺鈉為治療首選藥物,但由于患者身心受到較大傷害,還需重視對其的護理,監測病情,做好安撫,確保患者依從治療,穩定情緒[1]。而常規護理未能關注患者的身心狀態,以治療操作及對癥護理為主,存在不足,需落實其他護理模式。為此,本次研究對二巰基丙磺鈉用于接觸汞患者治療過程的護理療效進行了探討,如下。
研究共選擇本院于2017 年2 月—2019 年2 月期間收治的接觸汞中毒患者64 例,隨機分組各32 例,均為男性,符合《職業性汞中毒診斷標準》(GB2007)診斷標準[2]。對照組年齡22 歲~65 歲,平均(42.03±3.52)歲;觀察組年齡21 歲至64 歲,平均(42.14±3.50)歲;排除合并嚴重心肝腎等臟器病變患者、意識障礙患者等。比較兩組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
1.2.1 兩組均采用二巰基丙磺鈉靜脈注射治療,劑量為2.5~5mg/kg,每天1 次,給藥3 天,停4 天為一個療程,總共4~8 個療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干預,包含病情監測、不良反應處理等。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護理的基礎上實施綜合護理干預:①基礎護理,指導患者留取尿液標本,作為評估治療效果的評估依據,并指導其正確留尿時間及方法;密切監測患者用藥后是否出現過敏反應,是否存在食欲不振,并加強對患者飲食管理和作息管理。②心理護理,患者身心狀態對療效影響較大,因此治療期間需重視對患者的護理干預,做好心理疏導和健康教育,安撫負面情緒,提高治療從性,做好對患者及家屬的健康教育,注重與其溝通交流,講解二硫基丙磺酸鈉治療方法、作用及可能引起的不良反應,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獲得患者信任,提高依從性。③出院護理,需定期復診,需做好對其的出院指導,告知其維持積極的態度,多食水果,促進排便,囑托其出現異常需及時復查[3]。
測定治療前后兩組尿汞值變化。觀察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含頭暈、惡心、心跳加快等。
治療前,兩組尿汞值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觀察組尿汞值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尿汞值變化比較(±s,μg/L)

表1 兩組尿汞值變化比較(±s,μg/L)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32 12.02±1.95 1.02±0.25對照組 32 12.32±1.84 2.12±0.48 t-0.63 11.49 P->0.05 <0.05
分析表2,觀察組不良反應率6.25%低于對照組的25.00%,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

表2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n(%)]
汞中毒多發生在生產活動中長期吸入汞蒸汽、汞化合物粉塵導致,如汞礦開采、核反應堆冷卻劑生產等工作環境,若發生急性汞中毒則出現頭痛、頭暈、惡心嘔吐等癥狀,若長時間在環境下還可能導致腦損傷和死亡[4]。二巰丙磺鈉作為治療汞中毒常見藥物,其使用后可與金屬絡合形成無毒性絡合物經尿液排除,而且能夠奪取已經與酶結合的金屬,恢復酶活性,治療價值較高[5]。同時依據患者病情給予維生素、鈣劑,若出現不良反應需及時停藥,并給予抗過敏藥物。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尿汞值降低,且低于對照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 <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率6.25%低于對照組25.00%,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 <0.05,提示采用二巰丙磺鈉治療及綜合護理可促進尿汞值進一步降低,減輕中毒跡象,且減少不良反應發生,護理價值較高。
綜上所述,二巰基丙磺鈉用于接觸汞患者治療效果顯著,而配合綜合護理護理可進一步保證療效,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