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宏彩
(欽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胸心外科 廣西 欽州 535000)
臨床采取胸腔鏡下肺癌根治術治療肺癌疾病,療效顯著。但為促患者疾病康復,要求于圍術期施行系統、優質的護理服務[1]。本次研究即分析圍術期系統性護理干預對胸腔鏡下肺癌根治術患者的臨床應用價值。
擇取于本院診治的胸腔鏡下行肺癌根治術患者280 例,病患納入時間自2017 年1 月—2019 年9 月。納入標準:(1)臨床診斷確診為肺癌;(2)符合胸腔鏡下肺癌根治術手術指征;(3)知曉本次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胸腔鏡難以進入;(2)病灶轉移;(3)胸膜嚴重肥厚或黏連;(4)精神障礙或認知障礙。
280 例病患按圍術期護理內容不同分組為參照組、觀察組。參照組140 例患者中男、女例數之比為79:61,年齡在36 歲~79 歲間,年齡均值為(56.36±3.54)歲,病程為1 年~3 年,病程均值為(2.05±0.54)年;觀察組140 例患者中男、女例數之比為78:62,年齡在35歲~78歲間,年齡均值為(56.46±3.31)歲,病程為1 年~3 年,病程均值為(2.12±0.46)年。兩組胸腔鏡下行肺癌根治術患者各基線資料對比后可知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
參照組施行常規護理干預,即宣教、術前準備、術中配合、術后體征監測及生活護理等。觀察組則采取系統性圍術期護理干預,具體為:(1)系統性健康宣教及心理干預。于圍術期全程,在常規宣教基礎上根據患者認知需求行針對性宣教,并開展各種形式活動以反復宣教,以期提升患者的疾病認知度。同時,圍術期全程密切關注患者的情緒變化,在常規溝通、疏導基礎上針對患者的情緒狀況給予針對性開導,確?;颊咔榫w穩定,積極配合。(2)術前。在常規術前準備基礎上需強化對患者的戒煙力度,對于吸煙的患者告知其吸煙對疾病的危害,對于不吸煙的患者,需告知其家屬吸煙、吸二手煙對機體的危害。另一方面,患者因病機體狀態較差,進而手術耐受力較低,為此需有意識強化對患者的肺功能鍛煉,進而增強手術耐受力。(3)術中。強化對患者體征監測力度,并檢查機體肺葉漏氣狀況,妥善安置胸腔引流管并逐層關胸。(4)術后。①呼吸道干預。術后切口疼痛影響患者正??人裕栎p叩患者背部以促痰液排出,或施行霧化吸入稀釋痰液后促痰液排出。②疼痛干預。評估患者疼痛程度,給予鎮痛泵行鎮痛干預,必要時肌注鎮痛藥。③引流管干預。確保引流管通暢,并記錄引流液性質、量、顏色等,確保引流管受壓、打折等。④康復運動。結合患者疾病康復情況,指導患者盡早進行康復運動,術后6h 即可指導患者行床上被動運動,術后2d 行下床活動,并根據患者耐受情況調節運動量。
記錄、對比兩組病患術后康復時間,即下床時間、首次進食時間、拔管時間、住院時間等。
采取軟件SPSS20.0 處理本次研究結果數據,時間指標以(±s)表示,組間對比行t 檢驗。P <0.05 則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病患術后下床時間、首次進食時間、拔管時間、住院時間等均顯著短于參照組,P >0.05,詳見下表。
表 兩組胸腔鏡下行肺癌根治術病患術后康復時間(±s)

表 兩組胸腔鏡下行肺癌根治術病患術后康復時間(±s)
住院時間(d)觀察組 140 28.87±3.12 40.25±4.13 73.85±7.46 8.35±0.83參照組 140 50.63±5.21 50.13±5.39 110.56±10.36 12.56±1.29 t - 42.3971 17.2158 34.0236 32.4740 P - 0.0001 0.0001 0.0001 0.0001組別 n 下床時間(h)首次進食時間(h)拔管時間(h)
肺癌于臨床發病率較高,隨著臨床醫療技術發展,施行胸腔鏡下肺癌根治術能較好控制疾病發展,且創口小、術后恢復快。但于圍手術期,因各種因素影響會致使術后康復不理想。為此需強化圍術期護理干預以確?;颊叩募膊】祻托Ч鸞2]。
系統性護理干預遵循現代護理理念,將各環節護理服務系統化,并根據患者實際情況為患者提供規范化、全方位的護理干預,促患者疾病康復[3]。對胸腔鏡下行肺癌根治術病患圍術期給予系統性護理干預,于全程對患者施行系統健康宣教及心理健康,確?;颊咭苑e極心態配合臨床工作。同時于術前、術中、術后各階段,在常規護理基礎上施行系統性護理干預,對促患者疾病康復有積極意義[4-5]。本次研究數據結果亦顯示,觀察組病患康復時間顯著短于參照組,P <0.05。
綜上,施行圍手術期系統性護理干預能有效促胸腔鏡下行肺癌根治術患者術后康復,價值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