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宇


【摘要】目的 對心血管內科在治療急性心肌梗死時的規范治療方法進行分析和研究。方法 將本院在2018年7月~2019年1月期間所接納的104名患者納入此次研究,患者都屬于急性心肌梗死,根據患者在本醫院接受治療的時間先后,交替采用常規治療和規范治療。在患者接受不同治療方法后,統計評估患者的治療有效性、不良情況和滿意度。結果 經過統計分析發現各相關參比都是采用規范治療的患者更具統計上的優勢,具體可以參考表1、表2和表3。結論 將規范治療應用到心血管內科急性心肌梗死者治療中,能夠取得更好的實用性,更適合在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內科;規范治療
【中圖分類號】R54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12..0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在2018年7月~2019年1月所診治的104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納入此次研究活動,所有患者經診治判斷都屬于急性心肌梗死。根據患者,在本醫院接受治療時間的先后,交替將其納入常規治療組和規范治療組。104名患者中共有男性64人,女性40人,年齡最大的患者74歲,年齡最小的患者46歲,人均年齡(51.02±5.81)歲。按照統計學中P值的計算方法,對上述一般資料的P值進行計算,P均大于0.05,說明其差異在統計學中無意義。
1.2.1 常規治療組
治療方法:給予患者受體阻滯劑、腸溶阿司匹林抗栓、低分子肝素等方面的藥物治療。并為患者采取相關鎮痛鎮靜以及心電監測等相關措施。
1.2.2 規范治療組
治療方法:首先在溶栓治療前,需要給予患者阿司匹林腸溶片、氯吡格雷來進行治療,藥劑量分別為100 mg和75 mg。同時需要按照60 IU/kg的標準為患者注射肝素鈉。其次,在溶栓過程中,采用靜脈推注的方法為患者注入15 mg阿替普酶,同時還需要在半小時內,通過靜脈滴注在輸入50 mg的阿替普酶,然后再通過靜脈滴注為患者輸入35毫克阿替普酶。最后,在溶栓結束12小時后,每12小時按照800 IU/h的標準進行肝素鈉皮下注射,持續時間為三天。同時在治療過程中還需要根據具體的患者病情,給予相關其他藥物來輔助治療,比如硝酸酯類的藥物。
1.3 觀察指標
治療有效性:顯效:患者的不良病癥得到顯著恢復,并且心電圖結果也逐漸趨于正常;有效:癥狀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心電圖結果也比之以往有所好轉;無效:沒有得到改善甚至惡化。在進行治療有效性統計時,無效以外的都屬于有效。不良情況統計:對黑便、血便等異常情況進行統計分析。滿意度采用滿意度評分表來進行評估。
1.4 統計學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所有數據都是通過SPSS 21.0來完成計算的。檢驗結果所采用的表示方式為[n(%)],“x±s”,該形式的數據結果在統計學上檢驗方式為x2和t。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對比分析上表中數據可以發現,在應用規范治療方法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達到了92.31%,有48名患者都經治療呈現有效。而采用常規治療的患者中僅有38名患者經治療呈現有效,所占比例僅為73.08%。顯而易見,規范治療的臨床有效性更強。
2.2 兩組患者藥物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對項目表中的數據進行分析和研究,在各項不良反應統計過程中,采用規范治療的患者所出現的不良反應情況都明顯少于采用常規治療的患者,這顯著說明了規范治療方法能夠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率。
3 討 論
患者在出現急性心肌梗死后,冠狀動脈會出現閉塞,導致血液供應不足,進而使患者出現缺血缺氧等癥狀。而導致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過勞、暴飲暴食、情緒激烈變化等多方面的因素。如果在患病后不能迅速得到救治,非常容易出現心力衰竭、休克等嚴重癥狀。而通過規范化治療,則能夠有效促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的提高,降低不良情況的出現率??偠灾ㄟ^對表1、表2和表3中的結果分析可知,規范治療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療中的實效性和適用性更強,更適合臨床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 張曉永.急性心肌梗塞心血管內科規范治療的臨床方法.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3(51):113.
[2] 曹根深.探究急性心肌梗塞心血管內科規范治療的臨床方法.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5,3(19):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