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赟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第三產業也獲得了蓬勃的發展。服務人員的缺失和服務質量的提高,成為當前所必須面對和解決的重要問題。本文就餐飲服務與管理專業教學現狀和策略進行深入研究。
關鍵詞:餐飲服務與管理專業;教學現狀;教學策略
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質量的提升,使得人們對于生活幸福指數的期待逐漸提高。人們在工作之余,也常常選擇旅行來使得自己的心靈獲得短暫的休憩,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所以,我國每年的旅游人數也呈逐年上升的趨勢。餐飲業,作為旅游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對于經濟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培養專業管理人才,也是時代的必然趨勢。提高餐飲服務與管理專業教學效率,能夠為國家培養更多的服務與管理人才,促進經濟的發展。
一、餐飲服務與管理專業教學現狀分析
(一)缺乏師生有效互動
在研究中表明,餐飲服務與管理專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會存在這樣一種現象:教師在講臺上專注于講解自己想讓學生了解的與考試相關的重要知識點,而忽略了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在這種情況下,整個課堂都變得死氣沉沉而毫無生氣,學生也難以跟隨上教師的教學思路而逐漸變得意志消沉。在枯燥的知識講解中,不僅不能使學生從中獲得更多的知識,反而會降低學生學習的效率。與此同時,教師也難以在課堂中了解學生的整體思路和學習難點,從而使得教學缺乏針對性。教師和學生是互相聯系、互相統一的整體。只有在不斷交流的過程中,才能夠拉近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營造良好的課堂交流氛圍。
(二)忽視學生能力培養
現如今,在我國應試教育的背景之下,考試成為檢驗學生學習質量的重要形式。所以,許多餐飲服務與管理專業教師常常特別重視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注重讓學生掌握教材中的理論知識。它們認為掌握了一定的理論知識,就能夠使學生適應之后的社會生活。然而,理論知識只是學生學習的基礎。只有掌握一定的實踐能力和知識運用能力,才能夠在理論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教育的目的不僅是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而是促進學生整體能力的提高和發展。高職院校教育是以就業為目的針對學生進行專業講解和指導。所以,教師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來幫助學生更快地適應當前的社會現狀和就業形勢而獲得更好的發展。
二、餐飲服務與管理專業教學策略研究
(一)增強學生自主服務意識
餐飲業,是服務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服務行業所服務的對象就是人。這些人可能來自于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擁有著各自不同的思想體系和觀念。只有有著較強的服務信念和服務精神,才能夠適應每一個人的不同需求,取得讓人滿意的服務效果。現如今,許多人都認為服務行業人員地位比較低下,也總是對其存在一定的偏見。作為餐飲服務與管理專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在提高學生專業能力的同時增強學生的服務意識,培養學生“以顧客利益為重的”的責任意識。教師要讓學生改變其原有的較為固化的思維模式,重新認識和了解服務行業以及服務意識,點燃學生對于服務的熱情。學生要尊重和理解自己的工作,從顧客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和發現問題,進而為顧客提高更為優質的服務。
(二)培養學生專業業務技能
專業技能,是學生學習的根本,也是其獲得好的發展前途的根本所在。只有具備良好的專業素養和專業技能,才能夠面對工作中所出現的問題及時想到解決的辦法,從而掌握整個餐飲業的服務流程和管理方式。所以,作為餐飲服務與管理專業教師,一定要仔細研究和探索教材內容,帶領學生掌握每一個專業流程和具體細節并且針對學生可能出現的錯誤進行細致的講解和指導。例如,在有關餐飲服務流程的課程中,教師要讓學生掌握迎賓、點菜、清潔等內容。在每一個內容的講解中,教師可以播放相關視頻或者給學生進行演示來幫助學生掌握每一個細節。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用語言來復述每一個環節的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項,進而了解學生可能會出現的錯誤和沒有掌握的知識,從而幫助學生不斷完善自身專業技能。與此同時,教師也要讓學生自主研究和討論有關餐飲管理的模式和方法,讓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和想法,幫助學生深入感受不同環節之間的銜接,培養學生的全局意識和整體觀念。
綜上所述,餐飲服務與管理,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其對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和價值。當前,許多高校都積極開展餐飲服務與管理專業,適應社會的發展水平。然而,由于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和高職院校管理模式的破碎化,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難以將當前的現實生活和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教材內容相結合。在新課程標準的改革下,社會、學校和教師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探索多樣的教學形式和管理模式來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全面發展的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 宋愛華.淺談餐飲服務與管理專業教學中學生全面素質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6(5):116.
[2] 祖鵬,鄧梅.《餐飲服務與管理》課證融通的教學模式研究[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5(11):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