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琳
成本管理是企業實現自身良好發展和持續提高核心競爭力的關鍵環節,目前許多企業在降本增效成本改善上實施了很多舉措,取得了一些效果,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和弊端。如何進行降本增效、成本改善并形成良好的運行機制是企業高效運行的永恒主題,企業在技術性能、市場價格、質量服務等方面也競爭愈加激烈。所有這些,都與企業的成本管理密切相關,我們必須根據新形勢新要求,理出新思路,采取新舉措,取得新成效。
一、基本情況
為了提升公司可持續發展能力,切實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和經濟效益,公司積極推行全價值鏈和全壽命周期戰略成本管理,堅持不懈地開展“成本改善、降本增效”活動,從內部挖潛全面控制成本,有效降低成本,努力實現降本增效工作目標。
公司成立專項活動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實施工作。近年來持續開展降本增效,成本改善項目,從具體項目、業務、環節著手,堅持實事求是原則,堅持公開申報、公開立項、公開考評,與績效考核相結合的原則,固化了成本改善項目申報程序。著重開展可控性強、突出業務重點、具有可操作性項目的改善。明確項目內容、責任人和參與人員,制定措施計劃,具體實施方案,項目里程碑節點。建立定期通報激勵制度,表彰和激勵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通過一系列的成本改善項目實施,成本費用占收入比重持續改善逐年下降,近3年平均下降0.36個百分點,每年成本改善金額近千萬元。
二、存在的問題
1.對降本增效的認識不到位。很多單位意識到了降本增效的重要性,但在實際工作中,對降本增效的理解上還有偏差,有的認為降本增效就是降低生產成本,有的認為降本增效就是申報的幾個項目,其他沒有可以降本增效的方面,還有的認為降本增效是幾個部門和單位的事項,與自己關系不大,降本增效往往因忙于生產交付和日常工作,員工的參與度不高,成本改善距全員參與還有很大差距。
2.成本改善的項目范圍較窄。2019年成本改善項目30多項,降本金額1000多萬元,其中改善的項目主要集中在工藝和定額方面占比75%;工作類改善項目占比9%,部分項目無法數據化衡量。降本增效項目突破點少,再次推廣性不強。如常用的形式是工藝優化、刀具消耗和余料再利用等,項目切入點低、創新性不強,成本改善收效不高,歷年的各種成本改善項目沒有形成行為規范或標準,使之在全公司推廣應用。
3.生產投入產品質量影響多。為保證合同的交付,公司生產計劃,投料計劃層層增加生產投入數量,生產環節成本因時間、數量、人員不斷提高;產品過程質量頻頻出現問題,加大質量成本。生產投入不斷增加,產品技術狀態頻繁變更,產出效率還有很大整體提升空間,公司整體價值創造能力偏低。
4.各單位之間溝通協調不暢。從調研情況來看,各單位反映問題有些重復交叉,單位相互之間溝通交流多,解決問題少,縱向協調多,橫向解決少,缺少牽頭單位處理問題。單獨一家單位無法充分發揮成本改善的鏈條輻射作用。如部分老產品的焊接組件、鑄件多年來毛坯合格率低、加工合格率低造成制造成本居高不下的問題需要設計、供應、工藝、生產等多部門協調解決。部分信息傳遞不暢、時間過長,導致成本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有損耗和失真。
5.成本費用降低難度加大。近年來降本增效、成本改善持續進行,成本費用占營業收入比重逐年改善,而人工薪酬和折舊等剛性支出增長加快,成本上升,隨著工資水平的提高,人工成本逐年增長,水電、燃氣等價格也逐年增長,很多成本費用項目與生產經營和社會物價水平相關,企業對有效降低調控費用和項目難度不斷增加。
三、管理改進措施
1.強化觀念,提高全員成本意識。轉變觀念,提高成本意識,并通過宣傳、工作、培訓、制作小貼士等各種手段和途徑,把這種成本意識滲透到各級員工中去,讓成本意識在實際工作中體現出來,培養企業具有自身特色的成本管理文化。對標標桿企業,組織進行學習和交流,拓寬視野,培養一批降本增效領頭人;學習相關的科學方法和管理模型,形成“降本增效非口號,實際行動顯成效”的行動指南。
2.研究政策,提高資金運轉效率。發揮資金效能,研究資金運轉效率,資產盤活的有效辦法,適時籌集資金,發揮資金使用效率。學習研究國家政策,充分享受國家政策紅利,爭取稅收優惠政策,政策扶持等國家及政府補貼,實現降本創效,為公司創造效益。
3.預算牽引,發揮全面控制作用。全面預算管理的目標是提高企業效益,控制成本支出,增強企業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全面預算管理是實現降本增效的有效手段,通過全面預算管理,科學合理地制定預算定額標準,控制成本費用的預算規模,強化預算控制的硬約束作用,從源頭上做好降本增效工作,對費用執行情況進行實時監控,及時預警,有效管控。通過全面預算管理,開展對目標分析和管理診斷,不斷挖掘降本增效的潛力和制約因素,制定切實可行的降本增效目標,落實到各業務環節和崗位,促進取得實效。通過對過程的監控,及時發現計劃執行中的問題和偏差取相應措施加以解決和糾正。
4.更新制度,對其行為進行規范。制度、標準是企業的行為規范和遵守準則,企業目前有各項制度,對其進行更新、整合,不斷適應新要求,提高管理水平。讓制度成為促進企業管理、發展上臺階、成本降下來的催化劑,而不是阻礙企業發展,耗費人力、物力、財力的絆腳石。對企業基本管理制度、生產過程的成本管理制度、崗位成本責任制度等,完善標準配套,工作標準、管理標準、操作標準等;對制度的要求嵌入流程,用標準化語言和流程落實規范,使制度和標準真正成為工作的指南,遵守規則,一次做好就是最大的效率。
5.過程控制,提高成本控制質量。設計階段基本決定產品成本的70%,發揮設計人員在降本工作的作用,設計人員在設計上技術可靠,經濟上不盡合理。在研發設計階段,著重在產品設計、工藝確定、物資采購方面強化降低成本的理念,盡量減少設計狀態變更次數,在科研階段確定目標價格,管控設計成本,在首批鑒定時確定合理的工藝、及物料消耗。材料采購時材料成本控制的源頭,一是要對材料用量的控制,嚴格按照定額領料,月末未使用完的材料及時退庫處理等;二是要對材料價格控制,及時掌握市場價格變化,在實行貨比三家和優中選優中選擇價廉、供貨及時、信譽良好的供應商,最大限度降低材料物資的采購成本。在批量生產階段,各生產廠重心放在保質保量按期交付上,嚴格執行物料和能源消耗定額,按標準工藝加工生產;在后期著重銷售和服務方面落實優質服務。管理部門按照預算控制各項開支,同時進行分項控制。物料成本在控制消耗的同時著重加強庫存和在制品管理;人工成本著重對生產效率和質量的管理;制造成本著重能源消耗和修理成本;經營成本著重對不合理的管理費用進行壓縮。
重點項目開展工藝攻關,如車削熱處理環槽的事項組織相關單位進行論證并提出可行性意見;對現場工藝裝備進行清查整理;開展工藝文件審批信息化應用,提高工藝流轉速度和效率。全過程開展成本改善活動,做好優秀項目的推廣應用。
6.嚴肅考核,發揮考核激勵作用。不斷完善考核激勵制度,進一步提高各崗位的參與度和積極性。充分調動各單位對降本增效的工作積極性,進行考核和激勵雙管齊下,一方面合理調配指標權重,關注質量效益指標強化對效率和效益考核。針對成本控制環節,落實目標控制指標及具體要求,形成“層層傳導壓力,人人分擔責任”的良好氛圍,加大對預算分析、考核和通報力度,增強考核的科學性、公正性、嚴格兌現獎懲,從而保證預算指標和降本增效的目標有效落實。另一方面鼓勵員工勤儉節約,創新增效,增加員工的歸屬感,想方設法為公司發展出謀劃策,更好地為公司服務。
7.精細管理,注重日常工作節約。調動和發揮員工的積極性,使降本增效成為全體員工的自覺行為、主動行為、日常行為,工作中提高工作質量,減少差錯,減少因工作不到位造成的人力、物力以及管理等各方面的浪費,從小處著眼,從細節入手。降本增效并不代表要全盤否定我們現有的工作方式,其前提是保障企業生產經營的正常開展。因此,實施降本增效就是一個系統的過程,隨時隨地的關注,每一個環節都要求從小處做起,規范日常的成本支出和開銷,透過細化、優化、強化日常管理,控制領用和消耗,堵塞漏洞,到達降本的目的。在細節上花功夫,關注成本因素,循序漸進挑戰成本極限。
降本增效能挖掘企業內部潛力,提升企業內部效率,提高盈利能力,從而積累資金,創造價值,促使企業發展進入良性循環,成為企業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降本增效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需要鍥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的態度,循序漸進,貫徹始終,才能不斷為企業創造價值更好地發揮作用。
(作者單位:鄭州飛機裝備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