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博
服務貿易是一個國家貿易強大與否的一項重要評價指標,是邁向貿易強國必不可少的關鍵之路。服務貿易不僅是形成全球貿易、全球生產以及服務網絡的必不可少的環節,還是推動全球價值鏈形成的一個重要途徑。近年來國家政府在貿易體制創新、政策完善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工作,推動全國的服務貿易發展。延安作為服務貿易出口的城市,且旅游服務貿易在服務總貿易中的占比最高,所以說,延安要想提高旅游服務貿易的核心競爭力,就必須要大力發展旅游業。
一、延安市旅游服務貿易發展現狀分析
1.旅游服務貿易發展的旅游資源。延安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坐落于陜西省的北部,東臨黃河,西臨甘肅。延安對于中國革命歷史意義非凡,不僅旅游資源豐富,還擁有著獨特的文化資源以及廣闊的旅游前景,是中國革命的圣地,因此在旅游業開發和發展方面具有相對豐富的資源優勢。延安地區共計擁有5808處歷史遺跡,445處革命遺跡,近7萬件文物。也正是因為延安天然的地理優越性以及歷史文化性,所以使得延安相對來說特別適合發展旅游業。而且旅游業作為生態文明的一環,也已經成為了協調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發展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節點性存在。紅色旅游是延安市所特有的獨特旅游資源,依托這種特定的紅色文化為旅游者提供綜合性的旅游產品和服務是近年來市內旅游的熱點。
2.旅游服務貿易發展的設施配套。在旅游業配套設施方面,隨著旅游業相關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服務貿易品質全面提升。推動旅游衛生間的建設,省級機關的八十余座衛生間建設的任務已全部完成,同時建設了二十余座超過市級標準的衛生間,各個線上地圖應用里旅游廁所標注率超過九成。同時市圖書館改造即將完工并對外開放,上等級率居全省第一方陣。開啟并實施了有關南泥灣景區的標識以及標牌設計工作。與此同時,為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建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省文化旅游局推薦嗩吶參加國家項目評估,大力發展校園和社區非物質文化遺產。
二、延安市旅游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中遇到的困難
延安地區的旅游服務貿易盡管近十幾年取得了較高速的增長,但發展歷史較短,相應配套設施建設仍然不足,同時缺乏若干各項支持因素,所以其發展仍有進步空間。
1.經濟水平受限。經濟規模較小,使得旅游基礎設施的建設不充分,旅游的出口導向性程度低。旅游開發的低外向性使旅游收入的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延安旅游業的發展。 產業結構不完全合理,城市化水平較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經濟發展,限制了通信、交通等第三產業產業的發展,對延安旅游業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2.基礎設施和旅游品質有待提高。受地理位置及其特殊的城市形態的影響,使得延安的基礎設施建設以及交通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產生了交通緊張的局面。旅游企業的規模小,部分還缺乏必要的基礎設施,部分景點內廁所、停車場的基礎設施不夠完善,在旅游高峰期,有道路擁堵現象存在,交通壓力大等。旅游路線沒有全面覆蓋,部分景區附近的道路存在破舊、不利于車輛通行、觀景點與入口設立遠等問題。經營不完全以市場為導向,所以暫時難以適應延安旅游業快速發展的需要。旅游業方面的部分相關服務人員素質沒有達到較高水平,旅游行業仍存在一些不良的競爭行為。旅游環境也受旅游人數的增多的影響出現一定的問題,游客的整體素質也還有待提高,在各個景點都會出現亂涂亂畫、隨手扔垃圾等不文明的現象,使得旅游環境受到一定損傷,給保證高質量的旅游增加了一定難度和負擔。信息咨詢等綜合服務的體系仍不夠完善,景區附近酒店服務處于中等水平,且基本只提供住宿服務。
3.營銷策略單一。宣傳推廣體系與營銷策略,也是影響區域旅游品牌建設和旅游市場開發的大問題。營銷策略單一化使得游客了解延安旅游的途徑較少,很難達到更好的宣傳延安旅游業的效果。同時旅游促銷機制相對陳舊,各個旅游景區的宣傳過于分散,且基本為旅游業的單獨宣傳,沒能與其他相關行業進行融合。與相關行業聯系不夠密切,使得宣傳缺少特色,沒能更好地發揮延安紅色旅游的優勢。
4.政策保障力度小。旅游聯席會議工作制度不夠完善,各個部門之間的任務、責任明確度有待提高。制約機構的建設仍存在難題。投融資機構缺少創新旅游業基金發展較緩。部分旅游政策的力度不夠,也使得旅游業的專業人才缺失。強有力的政策是保障發展的根基,政策力度小也是延安旅游業發展道路中需要解決的必然問題。
5.旅游業監管不足。延安地區旅游管理部門的監管力度仍不足,部門之間然而缺乏切實有效的協作聯動,強迫進行消費、不合理的低價以及無資質經營等相關旅游業務問題仍比較突出。節假日期間,缺乏對于交通中轉中心、旅行飲食、住宿以及娛樂等旅行人員密集的區域的檢查和管理。同時投訴服務平臺的建設仍待開展,投訴渠道仍待擴展,處置機制仍需要完善。同時,因旅游業監管不足,相關旅游營業機構對旅游資源的開發缺乏生態環境的保護的舉措,不利于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推動延安旅游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政策建議
1.積極打造旅游產品,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將延安地區的旅游業向外布局,積極引導延安地區的海外旅游的發展。可以通過旅游業拉動經濟的發展,平衡旅游業的收入狀況。同時,應優化延安地區的產業結構,加快城鎮化建設,提高城市化水平,加大對旅游基礎設施投入力度,鼓勵與基礎設施相關的產業發展,如通訊行業,交通業和建筑業,政府均應給予相應的扶持政策。生產并開發出一批經典紅色文化旅游產品,依托延安作為革命老區革命圣地的形象,整理合并延安黃土風情以及紅色旅游的資源,加強延安紅色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創新陳列方式。
2.優化配套公共服務,全面提升旅游品質。推進旅游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與創建文明城市、健康城市、環保示范城市同步進行。加快旅游景區交通網絡的建設,打造各個景區便利交通。構建覆蓋整個旅游區域的交通體系,開通重點景區之間的旅游專線,使路線全面覆蓋,公共服務全域配套。實現機場、車站與其他一系列的交通樞紐、高級甲級風景名勝區、風景名勝區與城市、風景名勝區與主干道的“無縫連接”。優化延安全市各個景區住宿業結構,打造住宿業品牌,提升住宿業的服務。讓住宿業實現連鎖化、網絡化、集團化。從供給側結構改革的角度出發,解決休閑度假旅游的短板問題,形成以中高檔星級酒店為主,以精品酒店、主題酒店、旅客賓館、特色住宿為輔的完整住宿體系,推進高質量旅游住宿設施升級。在住宿的基礎上,增加特色餐飲。將特色小吃打造成“金牌小吃”,并建設擁有特色美食的商業街、商業區。提高各個旅行社的技術專業化、精細化水平以及其市場開拓能力。
3.營銷推廣策略多樣化,促進相關行業深度融合。將單一的營銷策略多樣化,采取各種不同的推廣方式。進行旅游宣傳旅游促銷的機制創新,采取市、縣、區“捆綁”營銷的營銷策略,將全市關于旅游文化的宣傳標語以及宣傳口號統一化管理。推動旅游業與其他相關行業的融合發展,建構出旅游業的新的體系。充分發揮出文化旅游的相對優勢,也充分發揮了延安歷史悠久、文化資源豐富的資源優勢,推進多個產業融合,推出延安特有的旅游品牌形象,是紅色旅游成為延安地區的招牌。推出中醫藥養老等旅游產品。讓旅游業帶動其他相關行業發展。
4.為旅游業提供相應的政策保障,加強旅游監管。各地區和有關部門可根據不同地區不同的實際情況,制定適合自己地區的可加快該地區旅游業發展的具體相應政策措施,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實施。省旅游發展委員會領導監督本建議的實施,統籌安排全區旅游示范省建設,會同有關部門對全區旅游業發展進行監督檢查和評估。對旅游環境進行整治整改整治。制定文明市民的禮儀規范,努力提升延安市民們的文明素質。對旅游執法監管機構和旅游行業服務機構實行統一的投訴方案。鼓勵旅游企業成為陜西旅游服務業的明星,加強信用體系建設,營造誠信經營、安全消費的良好環境。建立游客滿意度調查反饋平臺,讓游客自己提意見寫想法,為游客打造舒適的住、行、逛的旅游體驗。對旅游中產生不文明行為的旅客進行記錄,采取抵制游客不文明行為的有效措施。
(作者單位:西安財經大學行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