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樹賢
這些年來我國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發生關聯擔保業務,關聯擔?,F象也逐漸普及,關聯擔保已實際上成為上市公司比較看重的一種財務行為,它一定程度的影響企業財務狀況。明確透視出那些為他人擔保的公司在公司治理和公司價值上的特點,這使上市公司易于進一步完善公司的股權制衡機制、董事會相關結構和監事會制度,規范公司的關聯擔保制度,國家政府部門易于完善上市公司擔保的法律法規,使投資者能夠提高警惕,慎重選擇投資對象。
一、我國上市公司關聯擔保概述
1.關聯擔保概述。關聯擔保行為對上市公司價值的影響是非常明顯的,如果被擔保者由于種種故意或無意緣由的致使它沒有履行到期還款的合約,那么為其擔保的上市公司將對他所承擔的擔保金額進行償還,從而使該上市公司一定程度上受到資金的虧損。同時關聯各方利用擔保進行“利益輸送”,這是個比較復雜的公司治理結構問題。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結構很可能隨著不同行業的特殊因素,而產生較大的差異。而這種差異的存在,很可能使得他們的關聯擔保行為和狀況有著很大的區別。
2.上市公司擔保行為的演變及特征分析。上市公司關聯擔??杀粴w納為三種:一是有關聯的公司間互相擔保;二是可能有關聯的公司互相擔保;三是沒有關聯關系公司的連環擔保。它們的發展呈現一定規律性。它們以2000年6月6日中國證監會發布《通知》為分界線,由于該通知明確規定嚴禁以公司資產為本公司的股東、股東的控股子公司、股東的附屬企業或者個人債務提供擔保,因此,上市公司發生關聯擔保行為,從最初的僅僅為大股東提供擔保,發展到為沒有關聯關系公司間的互相擔保行為到如今的上市公司更多為子公司擔保。本小節根據對上市擔保行為的分析,將擔保劃分為三個階段:為大股東提供擔保階段、相互擔保和連環擔保階段和為子公司提供擔保階段公司擔保行為的發展過程劃分。
①為大股東提供擔保階段。中國上市公司主要是國有企業整改而來的,公司的主要經營工作與大股東或母公司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而且大股東持股比例一般來講都很高,他們一定意義上真正掌控著公司的運作程序,便為大股東提供可乘之機,使其利用職權為強迫上市公司為其貸款提供擔保從而為自身利益服務,但是上市公司缺乏配套措施來制約大股東行為,大股東基本可以為所欲為,從而上市公司成為大股東獲取最大個人利益的工具。鑒于此,證監會2000年6月頒布了《關于上市公司為他人擔保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規定上市公司不得以公司資產為本公司的股東、股東的控股子公司、股東的附屬企業或者個人債務提供擔保。這使上市公司的上述行為一定程度上得以遏制,卻無法根除這種行為。由此得出,在大股東勢力如此強大的當前,要根除上述問題還不是那么簡單。另外,此《通知》還將上市公司擔保列為上市公司年報和公告要求的信息披露事項,之后,公眾開始監督上市公司長達十年的“地下”擔保。
②互相擔保和連環擔保階段。上市公司總是缺少資金,因此它們之間互相擔保的情形非常常見,由此而成密密麻麻的擔保鏈條。它們之間相互擔保使其之間有相互關系,于是只要整個系統中的一個環節產生錯誤,其他企業就會受到連帶影響。該階段主要是從2000年6月到2003年8月。雖然2000年頒布的《通知》明文禁止上市公司為大股東提供擔保的行為,沒有對上市公司之間的擔保行為作出明確規定,而且中國《公司法》又認可公司具有自主對外擔保的行為能力,因此在2000年《通知》頒布以后,許多上市公司轉而尋求相互擔保。
③為子公司提供擔保階段。當前對上市公司擔保重心開始轉向其子公司,這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表面顯示出來的,上市公司為控股子公司提供擔保風險看起來并不大,而且目前也基本未暴露什么大問題,但卻有以下可能存在的風險:(1)子公司的經營風險很容易轉到上市公司身上,當子公司出現各種經營問題時,上市公司不僅會跟著業績遭殃,而且還要償還貸款;(2)通過為控股子公司擔保獲得銀行貸款,上市公司很容易利用其控股地位以資源調配的方式占用該資金,這實質上也是變相的為上市公司貸款;(3)公司對自身要求不嚴格,信息披露不規范,這也給投資者和監管部門的監督帶來困難,使得上市公司與其子公司串謀的可能性加大。? ? ? ? ? ? ? ? ? ? ? ?(下轉第150頁)(上接第126頁)3.關聯擔保的風險產生原因分析。①公司內部治理結構的存在問題。我國許多上市公司控股股東為了使自己的利益盡可能達到最大卻不顧及投資者和中小股東的利益。關聯擔保成為控股股東達到目的的最有效舉措之一。國家宏觀政策越來越嚴格的監控銀行貸款行為,上市公司只好尋找其他融資渠道,這便使關聯擔保行為受到關注。上市公司的高層只追求高額資金,卻看不到對公司治理結構的弊端。不少上市公司的管理者缺乏配套的風險治理觀念,沒有與時俱進地更新公司管理的思想,擔保所存在的風險也沒有明確的認識。因為風險進行管理的人才十分短缺,致使上市公司對風險管理的水平低,對關聯擔保的決策形式、內容有盲目性和隨意性,從而加大了擔保的風險。上述種種的不規范公司內部運作機制,使得了上市公司在關聯擔保中的利益受到很大的損害。②金融機構的信用保證。在近幾年發生案例中,可看出由于銀行信貸部門對擔保貸款的監督和管理不到位,當貸款方不償還到期的銀行貸款時,這些上市公司會找出各種借口來逃避其所應該承擔責任,使銀行仍將承擔由于到期借款收不回來所帶來的巨大壞賬風險。③法律制度的威信及強制度。我國關于擔保已出臺了許多的法律法規。從表面上看,盡管上市公司擔保對象的結構發生明顯的變化,擔保行為也得到了一定的遏制,但觀察所收集的數據表明關聯擔保行為的發生額并沒有真正地減少。究其原因,一是上市公司融資時仍偏向于關聯擔保,二是監控政策的執行力度不強,對于上市公司違規的擔保行為不能有力的給予懲罰。
二、關聯擔保對公司價值的影響
1.在關聯擔保和公司價值的關系方面,上市公司并沒有因為為他人擔保而獲取多大的收益。被擔保方只是看重了關聯擔保的交易成本低廉,以及方式快捷,才會想要上市公司為其擔保。但上市公司雖不期待通過關聯擔保獲取多大利益,實際上卻擔負了較大的風險。因為當被擔保方出現任何特殊情況,如惡劣的財務狀況、故意不償還到期的貸款等,上市公司都必須為其償還,從而加劇上市公司的現實負債,進而嚴重的影響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有些上市公司對于承擔擔保責任認識不到位,認為雙方簽訂了合同,當他們承擔了對被擔保人的還款責任后,就可以向被擔保方進行追償。若上市公司硬要追究被擔保方的相關法律責任,來法律訴訟,那么耗費的物資也是巨多的。同時,上市公司對于這些相關情況是需要及時對外報告的,這就使得利益相關者都會有所解,對于公司自身的社會影響是不好的。更具體說,當擔保風險發生,收益彌補不了損失,因此上市公司對外擔保的潛在風險必定會影響到公司的價值。
2.關聯擔保對上市公司的企業價值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系。一般來講關聯擔保行為發生后會使企業價值受到損害,也就是說發生關聯擔保行為的上市公司的企業價值一般明顯低于同等未發生擔保行為的上市公司。究其原因是企業發生關聯擔保一般情況下會使企業承擔相應的償債風險,從而使企業價值受到損害。
公司治理結構的合理性從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關聯擔保對企業價值產生的不利影響。當該公司治理結構更為合理時,即使該公司發生了關聯擔保行為,也能一定程度上減弱關聯擔保對公司價值的影響。這是因為如若公司的治理結構合理,它對公司內部情況比較了解,當公司一旦出現問題時,能及時作出調整,以便減少公司額外損失。
(作者單位:南京市第二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