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鈺 王陸一
摘 要:新時代背景下加強高校師德師風建設,要堅持“四個統一”,這對提升教師隊伍綜合素養,促進高等院校為國家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保證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具有重大意義。由于醫學專業的特殊性,師德師風建設應該有更高的標準和要求,本文對醫學院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意義、目前存在的突出問題進行了分析,對新時代背景下醫學院師德師風建設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醫學院 師德師風 建設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5-0-01
前言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倡導全社會尊師重教。”習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承擔著神圣使命。高校教師要努力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更好擔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中國進入新時代,對高等教育也提出了新要求,高校加強師德師風建設,要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一,堅持言傳和身教相統一,堅持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相統一,堅持學術自由和學術規范相統一,引導廣大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2018年10月,教育部出臺《教育部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教高〔2018〕2號),指出要大力發展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優化學科專業結構,推動形成覆蓋全部學科門類的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專業集群。新時代高校醫學教育承擔著為國家和社會輸送新型醫學人才的重任,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強高校醫學院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打造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的教師隊伍,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新時代中國社會需要的高質量醫學人才的重要保障。
一、醫學院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意義
醫學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衛生健康事業的重要基礎,是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內容。高校醫學院作為醫學人才培養的主陣地,肩負著為國家和社會輸送優質醫學人才的重要使命。教師作為高校人才培養的核心力量,是道德建設的實踐者和推動者,承擔著傳承人類文明、傳播先進思想和文化、引領和推進社會發展等重要責任。學生群體涉世不深,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尚未完全形成,具有缺乏社會經驗、認知較為淺顯的特點。教師的思想政治覺悟、職業道德水平將直接影響學生的思想觀念和職業素養。作為未來的醫務工作者,具有良好的道德修養、無私的奉獻精神,擁有“仁者仁心”,是開展一切工作的大前提。加強醫學院師德師風建設,既是教師自身事業發展的需要,也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更是推進國家和社會進步的需要。加強醫學院師德師風建設,對提升醫學教育整體水平、提升學生醫德教育、培養合格醫療人才、服務健康中國建設有著重大的意義。
二、醫學院師德師風建設存在的問題
1.重形式輕內容,師德師風開展形式化
隨著國家對高校師德師風要求的不斷提高,高校對師德師風建設也更加重視,但具體的工作開展主要還是以精神傳達、會議學習為主,形式較為單一且很多時候形式大于內容。缺少對師德師風從本質內涵到實際工作相結合的深入學習,缺少將師德師風融入到教師工作和生活的具體指導。教師對于師德師風相關工作重視程度不夠,以完成學校安排的任務為主要心態,對自身師德師風建設的能動性不強,缺乏系統的認識和清晰的自我建設及提升路徑。
2.重專業輕德育,師德師風建設表面化
高校教師承擔著教學、科研、社會服務等諸多工作內容,醫學院的很多教師還承擔著臨床工作,教師精力更多投入在專業研究和相關工作開展上,從思想上對師德師風建設的認識還不夠,育人意識有待提升。有的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只是注重知識傳授而忽略與學生的思想交流;有的教師為人師表意識不強不注意自己的態度言行;有的教師功利思想嚴重在教學和人才培養投入上“缺斤少兩”。教師們忙于完成自己的各項工作任務,對教師這個職業缺乏神圣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忽略了教師身份的特殊性,沒有深入的思考作為高校教師該如何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如何提升自己的職業道德素養,如何成為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
3.重開展輕機制,師德師風建設分散化
高校師德師風建設更注重完成相關工作要求,工作開展缺乏系統化、科學化的設計,對教師差異化的開展師德師風建設考慮不夠,教師師德師風制度建設和考核機制不夠健全,師德師風工作開展與教師隊伍建設其他方面內容聯系性不強,師德師風的評價標準不清晰、激勵機制不健全。這些都反映出高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工作機制不完善,這對教師隊伍師德師風水平整體提升帶來了一定的阻礙。
三、新時代醫學院師德師風建設工作探索
1.加強理論學習,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
加強教師理論學習,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站位。引導醫學院教師充分理解新時代高校師德師風建設對高校教育事業的重要性,將教師工作和自身發展與提升國家高等教育發展水平、增強國家核心競爭力相結合,與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相結合,與為國家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相結合,與健康中國偉大事業和培養優秀醫學人才相結合。醫學院教師承擔著較多的臨床工作,專業任務更加繁重,加強師德師風建設要著重加強教師的理論學習,引導高校教師要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更好擔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
2.注重德育建設,構建新時代育人體系
在師德師風建設中著重突出教師隊伍的德育功效,注重第一課堂主渠道建設,在各類課程教學中融入思想政治引導和德育內容;加強第二課堂多元化建設,引導廣大教師積極加入到各類社會實踐、校園活動中去,豐富教師對學生的德育途徑,構建新時代高校育人體系。引導教師在“傳道授業解惑”的過程中將師德師風建設落到實處,用心去對待教師工作,用愛去對待每個學生,不僅向學生傳授知識,更要通過自己先進的思想和良好的職業操守來影響學生,提高學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醫學教育的特殊性決定了人才培養過程中要加大對學生道德修養、社會責任、心理素質等多方面的培養,因此對醫學院教師教學和其他人才培養工作有更高的要求。提升教師對學生德育教育的重視程度,注重對學生的人格塑造,是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工作的重要內容。
3.加強機制建設,師德師風體系化開展
師德師風建設應該注重科學的頂層設計,系統化開展。構建教師學習機制,與教師工作實際和醫學學科特點相結合,科學設計師德師風培訓內容和開展形式,以提升教師隊伍自身思想政治水平;加強師德監督機制,結合新時代對教師師德師風的要求,建立學校、師生、社會等多維度的監督體系,以推進師德師風建設工作的持續改善;完善師德激勵機制,在師德建設中樹立優秀典型,注重氛圍營造,結合教師工作實際,將師德師風量化到教學和人才培養環節中去,建立科學的教師綜合考評體系,對教師育人成果給與激勵評價,以提升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主觀能動性。
師德師風建設是一項長期工作,高校醫學教育在新時代新要求下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在開展師德師風建設的過程中,要客觀認識存在的問題,結合新時代國家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方向和對醫學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新期待,加強教師理論學習,構建師德師風長效工作機制,增強高校教師的育人功效,整體提升高校醫學教育和人才培養水平。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強調: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N].人民日報,2017-10-18(1).
[2]孫金萍,鮑蓉,厲丹.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的若干思考[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9(04):16-18.
[3]孫明.新時代下建立健全高校師德師風建設[J].智庫時代,2019(28):76+78.
作者簡介:
李鈺(1970.02-),女,四川隆昌人,電子科技大學醫學院黨總支書記,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王陸一(1987.06-)女,河北唐山人,電子科技大學醫學院教務管理辦公室副主任,講師,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