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前,我國經濟發展體系中,農業產業仍然是重要的發展產業之一。現如今,我國已形成了較為健全的氣象服務體系,為農業服務者提供了準確的氣象信息,確保了農業工作者各項農業生產工作能夠有序開展。不斷完善氣象服務,必然能夠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有效保障。基于此,圍繞氣象服務對農業生產的應用作用進行詳細的分析與討論。
關鍵詞 氣象服務;農業生產;指導作用;應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P4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09.080
我國是農業發展大國,同時也是世界上兩條農業氣象災害地帶都涉及的國家,農業受氣候天氣和自然災害的影響極深,每年報道的受自然災害天氣影響的農業生產不計其數,如洪澇、干旱、高溫和寒潮等。傳統農業中的靠天吃飯雖然一方面體現了我國傳統農業的落后思想,但是也能一定程度上反映氣候天氣在農業生產中的重要性。隨著近年來對農業發展的重視與完善,現代農業逐漸代替了傳統農業的發展,為傳統農業注入了新鮮的血液。現代農業主張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生產管理手段和農產品銷售方法為我國農業的發展保駕護航。為了能夠加快現代農業的發展進程,最重要的是確保構建和健全我國現代農業氣象服務體系,通過完善的氣象服務為我國的農業生產奠定良好的基石,進而確保新農村建設能夠順利、全面推進[1]。
1 日常生活中氣象服務對農業生產的指導作用
1.1 為農民提供準確的農業生產氣候信息
氣象服務最根本的任務就是對地區天氣進行及時播報,特別是在春季農作物播種時節,如果能夠及時對地區天氣進行實時監測與信息提供,就能夠為農民的生產提供良好幫助。我國有很多地區屬于平原式農業地區,大范圍的土地需要很多的人口共同開展農業工作。這種情況下,如果遇到突發性天氣變化,就會影響農民集體開展農業工作的效率,對于農業生產產生了嚴重的影響。為了確保日常工作期間農業生產能夠盡可能高效安全進行,通過氣象服務,有關部門結合春種時節的氣象變化,對各地區的農業生產進行統籌安排,盡可能提高農業生產工作的效率,有效降低農業播種的時長,避免由于松懈工作、拖延工作而延誤農業生產,還能一定程度上提高農業生產工作的綜合工作質量,促進現代化農業的發展。
1.2 依據氣象信息提供相應的防災減災氣象決策
氣象服務能夠通過開展中長期的災害預測與檢測系統,對干旱、洪水、降溫等不適宜農作物生長的災害天氣進行預測與評判。通過氣象服務系統的檢測,各地區的農業部門可以提前帶領地區農民及時采取抗旱、防洪等應急措施,能夠有效降低因為突發性自然災害而造成的農業生產損失。為了確保自然災害頻發期間農業生產的產量和質量達到要求,合理有效防控自然災害是重要環節。結合氣象服務的日常數據,能夠有效預測災害事件,并能夠提前進行防范工作,對自然災害頻發期間的農業生產防災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2]。
1.3 依據氣象服務提高農業產業的經濟效益
隨著我國現代技術的不斷發展,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當前社會的發展需求,落后的農業發展現狀嚴重制約了我國的農業經濟發展效益。當前新農村建設作為我國重要的發展戰略,只有提高農業的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我國現代農業產業再升級,才能全面提高我國的農業產業進一步發展,形成適應當前社會的現代化農業格局。而為了構建現代化農業產業,就必須要以氣象服務數據為基準,通過數據監測采取相應的措施,確保農業能夠穩步推進。例如,在農作物生長的重要時節,如果監測到地區的降雨量不能滿足作物需求,或是地區長時間沒有降雨,則可以結合氣象服務采取人工措施,適當進行人工降雨,確保農作物能夠穩定順利生長,解決干旱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保證我國農業生產的順利開展和進一步優化。
2 農業生產過程中氣象服務的具體優化措施
2.1 樹立農業生產中氣象服務的嚴謹理念
近年來,我國氣象服務體系已經發展得比較完善,現有的氣象服務系統能夠滿足基本的農業生產需要。因此,在農業生產氣象監測工作中,最重要的是確保日常工作中氣象部門工作人員的服務理念,增強氣象服務對農業發展及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普及,提高工作人員的社會責任感,進而提高氣象服務的準確性。不斷完善日常工作中農業氣象服務的工作制度,對于氣象服務的杰出工作者,要施以一定的獎勵;對于工作懈怠的人員,也要提出批評或采取具體的懲罰措施。通過這些具體的措施,進一步提高氣象服務工作的復工工作率和準確度,通過糾正氣象服務部門面向基層農村農業氣象服務的態度,自上而下地普及氣象服務的嚴謹工作作風,為農業生產提供準確的數據支持[3]。
2.2 利用多媒體渠道宣傳氣象數據信息
在傳統的農村氣象服務工作中,最常見的就是通過村廣播、村內板報宣傳等方法為農村農民的農業工作提供氣象服務。但是,隨著各種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傳統的農村氣象服務宣傳方式已經不能滿足農民的基本需求。因此,必須全面完善地區的氣象信息普及系統,通過地區電視頻道、短信、農民資訊公眾號等多種形式的多媒體渠道,確保將氣象服務信息及時報送給農業生產部門和農民。基層的村落廣播也要每天進行氣象信息播報工作。通過利用多種多媒體渠道,不斷完善農村地區的氣象信息普及工作,確保農業生產能夠順利開展。
2.3 應用先進科學技術提高氣象服務準確度
隨著各類計算機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也給農村氣象服務帶來了全新的先進理念。通過積極運用全新的科學技術,能夠有效提高氣象服務的準確性。面對全球化經濟發展的沖擊,為了確保農業生產能夠在保持原來的生產水平下進一步發展,氣象部門必須不斷提升自身的應用硬實力,通過主動完善氣象服務的監測技術,并積極嘗試各種先進的氣象系統技術和設備,全面提高我國的氣象服務工作準確度,這無疑是確保信息化時代我國農業生產能夠進一步發展的重要保障。
3 結語
氣象服務的全面覆蓋和準確監測能夠為我國的農業生產提供相應的技術保證。農業生產作為直接關系到人民生存的基本行業,不僅影響了農民的經濟收益,同時也涉及我國新農村建設的整體效果。因此應對農村氣象服務的完善措施進行分析,為我國的農業信息化發展提供一定的借鑒,推動我國農業生產朝著更加現代化、高效化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 高楊.生態環境與基層智慧農業氣象服務研究[J].河北農機,2020(1):72.
[2] 劉勇.健全農業氣象服務和農村氣象災害防御體系[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9(12):54,56.
[3] 薛柯青.現代氣象為農業生產服務的策略[J].鄉村科技,2019(35):123-124.
(責任編輯:趙中正)
收稿日期:2020-02-10
作者簡介:劉喬(1983—),女,土家族,湖北利川人,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流域天氣預報與農業氣象服務。E-mail: joe98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