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佳
摘要 在鄉村振興戰略的背景下,梳理鄉村旅游的相關研究成果,分析了海南鄉村生態旅游的基本情況、重要性及意義,闡明了海南省發展鄉村旅游的優勢,希望能為海南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提供思路。
關鍵詞 鄉村振興戰略;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策略;海南
中圖分類號 F590.75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0517-6611(2020)11-0142-03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reviewing the relevant research results of rural touris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sic situation, importance and significance of rural ecotourism in Hainan, expounds the advantages of developing rural tourism in Hainan,and hopes to provide idea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 Hainan Province.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Ecotourism;Sustainable 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Hainan Province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首次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并明確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目傄蟆嵺`證明,發展鄉村旅游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和重要途徑,也是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引擎[1-2]。鄉村生態旅游業是海南農業和旅游業結合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強島富民的重要途徑,對于打造海南生態休閑旅游品牌、推動海南旅游產業轉型升級、構筑國際旅游島旅游產業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3]。近年來,海南省各界致力于以國際旅游島為發展目標,大力發展鄉村生態旅游,促進了海南鄉村生態旅游業的迅猛發展。然而,在大力發展創造旅游經濟、產生社會效益的同時,也會造成過度開發、生態環境惡化等一系列問題,制約了鄉村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4]。
鄉村生態旅游最早出現于19世紀30年代,起源于意大利等歐美國家,直到20世紀90年代以后,鄉村生態旅游業在我國大中城市開始興起,進入21世紀后,我國鄉村旅游迅速發展并逐漸走向成熟[5]。數據顯示,2017—2018年國慶和中秋節期間,我國約有4.3億游客體驗了不同類型的鄉村旅游活動,超過50%的受訪游客表示,他們幾乎每月去農村一次[6]。
為了滿足城市游客多樣化的需求,“農家樂”這一鄉村旅游形式不斷升級,并正成為一種受歡迎的鄉村旅游形式,許多學者也對鄉村生態旅游的作用機制進行了研究。Su[7]研究了近20年來中國鄉村旅游迅速發展的軌跡,分析了6種不同的“農家樂”開發模型;Oh等[8]通過多元回歸分析,對鄉村生態旅游游客的消費模式進行了分析;Huang等[9]針對鄉村旅游的行為、體驗和感知價值,對鄉村旅游體驗的性質進行了研究;Jepson等[10]探究了鄉村旅游地點和情感體驗之間存在的關系。可持續發展的鄉村生態旅游正逐漸成為熱門研究領域,Andrel等[11]在國家層面對羅馬尼亞鄉村生態旅游的可持續性進行研究,發現多元文化特征、生物多樣性和生態資本作為一個整體決定了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MarzoNavarro等[12]從居民的角度構建了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模型,并對模型的準確度進行了檢驗。鄉村旅游企業是鄉村社區與旅游者之間的橋梁,它們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著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13];Romeiro等[14]研究發現鄉村外來企業影響旅游創新和良性競爭;Gssling等[15]基于互聯網的住宿預訂平臺的發達程度對鄉村旅游可持續運營的因素進行了研究。
1 研究區概況
海南是位于我國最南端的省級行政區,北以瓊州海峽與廣東省劃界,西臨北部灣與廣西壯族自治區相對,東瀕南海與臺灣省對望。對岸有越南,東南和南部在南海與菲律賓、文萊、馬來西亞為鄰。海南省行政區域包括海南島,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島以及附屬珊瑚礁。海南省常住人口約940萬,土地面積為35 400 km2,海南島總面積3.39萬km2,海域面積約200萬km2,海南省屬熱帶季風氣候。海南于2010年正式啟動國際旅游島建設項目,旨在將海南打造成世界級的島嶼休閑度假勝地,使其成為一個開放、綠色、文明、和諧的島嶼[16]。
自國際旅游島建設以來,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實施使海南的旅游產業發展迎來了春天。海南的旅游總收入、GDP比重等數據都穩步增長,海南2010—2018年的旅游綜合數據如表1所示。由表可1知,海南省旅游產業迅猛發展,特別是在2016—2018年,占GDP比重提升幅度最大,旅游支柱產業的地位顯著提升。
2 鄉村振興戰略與鄉村生態旅游
鄉村振興戰略是習近平總書記結合我國現實國情所提出的,是黨的十九大創造性地提出的一個解決我國“三農”問題的新舉措,是一項包括經濟、社會、生態、文化和治理體系等多項內容的振興工程,是實現我國農村經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大戰略布局[17]。通過挖掘鄉村旅游資源,促進鄉村旅游和其他產業的有機融合,可以有效推動“三農”轉型,有利于鄉村人口的就業和創業,發揮旅游產業在脫貧攻堅中的帶動作用[18]。
鄉村生態旅游是以農村自然資源、自然景觀、生態環境、生產活動和風俗文化為背景,集生產、生活和生態于一體,通過整體規劃和合理布局,將現有的農業資源與休閑活動完美結合,為人們提供修養身心、體驗鄉村生活的一種休閑旅游形式[19]。由于城市化進程中快的生活節奏和日益激烈的競爭所帶來的生活壓力,人們渴望到農村體驗悠閑寧靜的鄉村時光,因此鄉村生態旅游業應運而生,且逐漸成為農業和旅游業結合發展的新亮點[20]。鄉村旅游作為中國旅游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縮小城鄉差距、振興鄉村文化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2017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也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鄉村生態旅游產業[21]。
海南省鄉村生態旅游業的發展必須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導下,明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鄉村旅游的作用機理。只有認清海南省在推動鄉村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中存在的關鍵問題,才能夠有效構建鄉村旅游生態體系和培育鄉村旅游品牌與服務質量體系,為海南省鄉村經濟振興提供動力引擎。
3 海南發展鄉村生態旅游的重要性及其意義
3.1 優化農產業結構,走向合理多樣化
海南可在原有農業生產和自然環境的基礎上,將農業和旅游業進行有機耦合,調整農產業結構布局,形成自己的特色和規模,豐富旅游內容,增強在生態旅游業、農業方面的競爭??蓪數氐膫鹘y種植模式與現代科學技術結合,優化種、養、加工之間的產業結構,優化產業體系,提高鄉村農民收入,保證鄉村旅游經濟穩定增長。旅游業的興起又可為當地生態旅游進一步發展提供資金保障,從而有利于改善當地的種植條件,拓寬農業資源開發深度,使鄉村旅游走向多樣化。
3.2 促進城鄉一體化,提高勞動者素質
鄉村生態旅游屬勞動密集型產業,投入不多且成本低,有利于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和加深城鄉居民之間認識了解,而且旅游業一般需要大量人員支持,可解決當地鄉村人員過剩問題,刺激農村經濟發展。在城鄉的交匯處形成的集休閑、娛樂、觀光、購物、度假為一體的旅游模式可吸引城市居民在交匯處進行生產,從而縮小城鄉差距,促進城鄉一體化。新背景下的鄉村生態旅游對生產和管理有更高要求,不僅需要懂農業生產的人員,同時還需要更高層次、復合型的旅游管理人才,迫使鄉村生態旅游產業的勞動者不斷學習和積累經驗,從而造就高素質的農民。
3.3 改善生態環境,保持生態穩定性
鄉村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就是將鄉村的生態環境作為基礎來實現生態產業、農業產業之間的緊密結合。農民在建設鄉村生態旅游過程中所從事的種養活動其本身就是一種管理和維護旅游生態環境的活動,是把農業發展引向“生產、生活、生態”相結合、平衡發展的過程,最終達到生產企業化、生活現代化和生態自然化,形成良性循環。
4 海南鄉村生態旅游的發展狀況
據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海南省擁有成熟鄉村旅游資源點480個[22],這些集聚了海南省75%的旅游資源按開發模式上大致分為5類,即以農村和農業自然環境為載體滿足游客觀光游覽需求的生態觀光型;以科技開發、示范、輻射、推廣為主要內容,同時兼顧滿足游客觀光、休閑等要求的科技示范型;以滿足游客親近自然,體驗種植、采摘、垂釣等田園生活樂趣的采摘垂釣型;利用優美的自然環境和豐富的農林資源為游客提供休閑度假服務的休閑度假型;以文化為載體將文化體驗融入游客游憩活動中的文化體驗型[23]。按特色項目大致分為6項,即以影視拍攝、婚紗攝影等為特色的熱帶田園農業觀光休閑旅游項目;以黎苗三月三風情文化游等為特色的少數民族風情觀光休閑旅游項目;以航天植物育種基地科普教育等為特色的熱帶高效農業觀光科普旅游項目;以呀諾達、檳榔谷兩大旅游景區為特色的旅游風情小鎮休閑度假旅游項目;以“一村一品”為特色的文明生態村及古村民居觀光休閑旅游項目;以東寨港紅樹林自然保護區等為特色的熱帶濱海及濕地生態觀光休閑旅游項目[24]。在發展布局上大致為“二點三線五區”,重點發展???、三亞兩市為“二點”;環島高鐵線、沿環島高速公路線、海口至瓊中高速公路線為“三線”;瓊北都市休閑區、瓊南鄉村旅游區、瓊東濱海休閑區、瓊西特色旅游區、瓊中生態旅游區為“五區”[25]。
雖然海南的鄉村生態旅游發展初具規模,但海南的鄉村生態旅游園區主要還是呈現點狀分布,沒有形成緊湊的線路,不利于團體游市場的開拓;且休閑農業園區形式單一、布局零散、產品雷同、特色缺乏,導致了客源的后勁不足。
5 海南發展鄉村生態旅游的優勢
5.1 豐富獨特的鄉村自然生態景觀
海南省作為全國唯一熱帶島嶼省份,終年溫暖,被譽為“天然溫室”,年平均氣溫24 ℃左右。氣候條件優越,植被生長繁殖的速度快、多樣性豐富、覆蓋面積廣;擁有豐富的熱帶農業景觀和農業品種資源,鄉村風景秀麗,生態環境優越,鄉土氣息濃郁,風土人情獨特,農業產業形式多樣;具有獨特不對稱的環狀—層狀地勢結構,在全國旅游自然景觀中獨樹一幟。故發展農業生態旅游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其發展潛力巨大,市場前景廣闊。
5.2 特色鮮明的鄉村人文景觀
海南省鄉村人文景觀資源也極其豐富,鄉土氣息濃郁,文明古村、黎村苗寨,無不充滿海南省鄉村濃郁的獨特民族風情。海南有黎、苗、回、壯等38個少數民族,幾千年的島居生活產生了豐富的民族風情、民俗文化和歷史文化。特別是中部山區的黎、苗族至今仍保留著許多古樸淳厚的民風民俗和生活習慣。民間工藝包括紡織、刺繡、編織、印染、雕刻、制陶等方面,工藝精美,圖案華麗,色彩鮮艷,具有極高的藝術觀賞價值。
5.3 國際旅游島建設為鄉村生態旅游發展奠定基礎
海南省從2010年開始開展國際旅游島的建設,至今已取得豐富的成果。通過農業與旅游有機耦合,實施了生態文明村綠化與美化建設工程,改善了鄉村人居環境,促進了人與自然、城市與農村的協調發展,使農村發生歷史性巨變,從而帶動了鄉村旅游和與其相關產業的發展。2014 年中國最美休閑鄉村和中國美麗田園推介活動中,瓊海龍壽洋獲稱“稻田景觀”村,萬寧文通村榮獲2014 年“中國十大最美鄉村”提名。
參考文獻
[1] 廖彩榮,陳美球.鄉村振興戰略的理論邏輯、科學內涵與實現路徑[J].農林經濟管理學報,2017,16(6):795-802.
[2] 郭曉鳴,張克俊,虞洪,等.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系統認識與道路選擇[J].農村經濟,2018(1):11-20.
[3] 劉萍.國際旅游島視角下海南生態農業旅游品牌開發對策[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7,38(2):220-225.
[4] 周艷麗.生態經濟視角下海南熱帶農業與旅游業耦合發展研究[J].農業經濟,2016(12):21-23.
[5] GAO J,WU B H.Revitalizing traditional villages through rural tourism:A case study of Yuanjia Village,Shaanxi Province,China[J].Tourism management,2017,63:223-233.
[6] SHEN S Y,WANG H,QUAN Q H,et al.Rurality and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China[J].Tourism management perspectives,2019,30:98-106.
[7] SU B R.Rural tourism in China[J].Tourism management,2011,32(6):1438-1441.
[8] OH J Y J,SCHUETT M A.Exploring expenditurebased segmentation for rural tourism:Overnight stay visitors versus excursionists to feefishing sites[J].Journal of travel & tourism marketing,2010,27(1):31-50.
[9] HUANG W J,BEECO J A,HALLO J C,et al.Bundling attractions for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16,24(10):1387-1402.
[10] JEPSON D,SHARPLEY R.More than sense of place? Exploring the emotional dimension of rural tourism experiences[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14,23(8):1-22.
[11] ANDREL D R,GOGONEA R M,ZAHARIA M,et al.Is Romanian rural tourism sustainable?Revealing particularities[J].Sustainability,2014,6(12):8876-8888.
[12] MARZONAVARRO M,PEDRAJAIGLESIAS M,VINZN L.Sustainability indicators of rural tour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sidents[J].Tourism geographies,2015,17(4):586-602.
[13] TOLSTAD H K.Development of ruraltourism experiences through networking:An example from Gudbrandsdalen,Norway[J].Norsk geografisk tidsskriftnorwegian journal of geography,2014,68(2):111-120.
[14] ROMEIRO P,COSTA C.The potential of management networks in the innovation and competitiveness of rural tourism:A case study on the Valle del Jerte(Spain)[J].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2010,13(1):75-91.
[15] GSSLING S,LANE B.Rural touris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based accommodation booking platforms:A study in the advantages,dangers and implications of innovation[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15,23(8/9):1386-1403.
[16] DONG H W,LI P,FENG Z M,et al.Natural capital utilization on an international tourism island based on a threedimensional ecological footprint model:A case study of Hainan Province,China[J].Ecological indicators,2019,104:479-488.
[17] 黃祖輝.準確把握中國鄉村振興戰略[J].中國農村經濟,2018(4):2-12.
[18] 周立,李彥巖,王彩虹,等.鄉村振興戰略中的產業融合和六次產業發展[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39(3):16-24.
[19] 王琴梅,方妮.鄉村生態旅游促進新型城鎮化的實證分析:以西安市長安區為例[J].旅游學刊,2017,32(1):77-88.
[20] 劉合光.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點、發展路徑與風險規避[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39(3):25-33.
[21] 唐任伍.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路徑及策略[J].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8(3):26-33.
[22] 符惠珍,范武波,陳炫.發展海南休閑農業 助力國際旅游島建設[J].中國熱帶農業,2017(2):32-34.
[23] 曾小紅,陳海鷹,張慧堅.海南省農業生態補償現狀及生態補償機制探討[J].中國熱帶農業,2017(5):14-18.
[24] 海南加快推進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J].世界熱帶農業信息,2018(1):12-13.
[25] 盧鐘賢.海南休閑農業的發展探討[J].熱帶農業工程,2018,42(2):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