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萃
摘 要:經濟的高速發展提升了我國的經濟實力,帶動了GDP的增長,但同時也破壞了原有的生態系統,造成了森林資源的過度開采,不利于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的實現。經濟新常態背景下,我國越發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加大對林業生態系統的建設力度。林業部門利用林木種苗培育技術培育種苗,不僅能夠優化林木種苗的質量,還能夠擴大森林覆蓋面積,提高我國森林資源儲備。林木種苗技術的應用提升了我國的生態環境水平,提高了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有利于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本文以林木種苗培育技術為研究對象,研究林木種苗培育技術的應用及未來發展趨勢。
關鍵詞:林木種苗;培育技術;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S72
文獻標識碼:A
1 林木種苗培育技術的必要性
現階段,林木種苗培育工作是提高林木資源的重要一環,必須要提高林木種苗的質量以及林木種苗的存活率。為了達到以上2點要求,應利用林木種苗培育技術,在保護當前林木資源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林業植被覆蓋率,加強建設林業森林資源。林木種苗培育技術對林業生態環境與持續健康發展至關重要。為了提高林業植被覆蓋率,優化林木質量,必須從專業角度著手,利用林木種苗培育技術,提高林木種苗存活率和整體質量,做好林業森林資源防護工作,保障林業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基于林木種苗培育技術對我國森林資源建設的重要性,我國在林木種苗培育技術上提供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林木種苗的數量與質量上都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為推動我國林業森林資源建設提供了強大的助力。但是,現階段我國林業森林資源建設工作仍需進一步提升,根據當前實際情況來看,林木種苗培育技術雖取得一定成功,但仍存在需要改善的問題,因此必須進一步提高林木種苗培育技術及其應用。只有不斷強化林木種苗培育技術,才能更好地提高我國林木質量,優化林木結構,保護林業森林資源,最終提高我國整體的生態水平。
2 我國林木種苗培育技術現狀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大力發展經濟,一定程度上以犧牲生態環境為條件換取經濟的高速發展,經濟發展的同時伴隨著生態環境的惡化,林木資源的緊缺。隨著經濟發展水平提升,經濟由高速發展轉向中高速發展,相對于以往重視經濟的發展速度來說,現在更重視經濟的發展質量。在經濟新常態的背景下,我國逐漸意識到森林資源的稀缺和生態環境的惡化對經濟可持續發展造成的不利影響,林業部門大力建設森林資源,不僅要保護原有的森林資源,還要推進林木種苗培育工作。在新時期下,林木種苗培育工作不僅要依靠林業工作人員積累的種植經驗,還要依靠先進的林木種苗培育技術,從而提高林木種苗的存活率和種苗質量,提升林木種苗培育效果。
近年來,我國大力發展林木種苗事業,深入研究林木種苗培育技術,在林木資源建設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林木種苗培育水平提高,生態環境明顯好轉。隨著林木種苗培育技術的應用,我國森林資源建設工作整體上都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在林木種苗的選取方面和林木培育水平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成就。但是,林木資源建設工作仍要持續推行,林木種苗培育工作也存在著一定的困難,林木種苗培育技術在應用中遇到的一些阻礙,不利于我國森林資源建設。如,氣候環境不適宜、培育技術不夠專業、種苗培育不夠規范、生產結構不夠均衡等,這些均會降低林木種苗培育的質量,不利于發展我國林木培育種植事業。
3 林木種苗培育技術的發展趨勢
根據上述分析,可以得知我國林木種苗培育技術對重建森林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為促進我國生態可持續發展,必須加大林木種苗培育技術的應用。但是我國林木種苗培育技術在應用時還存在一些困難,為了進一步強化林木種苗培育技術,從林木種苗培育規模化、林木種苗培育規范化和林木種苗培育定向化3個方面提出解決措施,深入研究我國林木種苗培育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
3.1 林木種苗培育規模化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高,城鎮化現象越發嚴重,農村人口逐漸向城鎮遷移。城鎮人口的增加以及生活質量的提高進一步增大了對林木資源的需求,林木資源應用規模逐漸增大。目前現有的林木資源無法持續地提供林木材料滿足城鎮發展和生態環境對林木的需求。為了充分滿足經濟發展對林木資源的需求,必須擴大林木資源的數量,提高森林覆蓋率。而這就需要應用林木種苗培育技術,將林木種苗培育規模化,全面提高林木資源的產量。要使林木種苗培育規模化,必須運用專業的林木種苗培育技術,借鑒原有的培育經驗,改進林木種苗的培育模式,優化林木種苗培育結構,通過規模化培育,降低林木種苗的培育成本,力求以最低的成本獲得最多的林木資源,實現林木種苗培育規模化。只有林木種苗培育規模化,才能大范圍地培育林木種苗,提高林木種苗的存活率以及種苗質量,這不僅能夠在數量方面滿足市場對林木資源的需求,同時在質量方面也能進一步提高人們生活的水平。
3.2 林木種苗培育規范化
林木種苗培育規模化可以降低種苗培育成本,大范圍地提高種苗的培育數量,有利于我國林木資源的建設,但是同時也要注意林木種苗培育規范化。從長遠來看,林木種苗培育規范化是林木資源建設的必要一環。林木種苗培育的規范化有利于形成林木種苗培育產業鏈,形成科學、合理的林木種苗培育系統,在高效、一體的林木種苗培育鏈中,應用先進的林木種苗培育技術,可在高效管理的基礎上提高林木種苗質量,全面整體地提高林業的林木資源質量,從而提高林業部門的經濟效益,也有利于實現森林資源的持續性發展。只有實現林木種苗培育規范化,才能規范林木種苗的培育工作,縮短不必要的培育時間,避免一些外在因素影響林木種苗的培育進程,保證林木種苗培育產業鏈的順利進行,提高林木種苗培育效率,最終全面提高林木種苗的數量與質量。
3.3 林木種苗培育定向化
我國林區面積極大,物產豐富,要想發揮當地的林業資源優勢,必須結合當地實際林業資源情況和林業發展需求,進行林木種苗培育工作,即林木種苗定向化培育。林木種苗培育定向化可分為2個方面,根據當地林業實際情況,選取適宜生長的林木種苗進行培育;根據當地的林業實際需求進行林木種苗培育。林木種苗定向化培育要求林業工作人員考察當地的林業生態環境,根據當地的實際森林資源生長情況,挑選適合在當地種植的林木種苗,利用林木種苗培育技術定向化培育,利用當地的資源優勢有效提高森林資源覆蓋率;林木種苗培育定向化也要求林業工作人員對當地林業資源需求進行調研,了解實際的林業資源需求,在滿足市場需求的基礎上培育林木種苗。結合以上2個方面選取林木種苗進行種植,根據林木種苗種類的不同,結合不同的林木種苗培育技術,制定不同的林木種苗培育方案,進而增強當地的林業資源建設,提升林業部門的經濟效益,保障林業資源健康持續發展。
4 結論
林業的經濟發展關系到我國生態環境質量和經濟的發展,尤其是在經濟新常態時期下,更要注重林業發展質量。隨著經濟的發展進步,社會對林業資源管理工作的要求也隨之提高,不僅在林業資源數量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質量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標準。為了滿足當今經濟發展對林業資源的要求,我國林業部門必須通過林木種苗培育工作促進林業森林資源的數量和質量,為我國的經濟發展提供強大的助力。在培育林木種苗時,林業工作人員應在掌握傳統種植經驗的基礎上重視林木種苗培育技術的應用。同時也要注意林木種苗培育技術的創新與發展,設立專業的林木種苗培育技術研究團隊,并將林木種苗培育技術應用到林木種苗種植中。通過不斷創新林木種苗培育技術,提高林木種苗培育水平,進而提升林木種苗的存活率和種苗質量,不僅在數量上,也要在質量上滿足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對林木種苗的需求。林業部門還應不斷完善林木種苗培育產業鏈,促使林木種苗培育工作向規模化、規范化、定向化方面推進,提高我國林木種苗培育工作的效率與質量,保證我國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秦靜.林木種苗培育技術及發展趨勢初探[J].種子科技,2019,37(16):67,69.
[2]王會芳.淺析林木種苗培育技術及發展趨勢[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9(10):145,159.
[3]王麗萍.林木種苗培育技術及發展趨勢[J].鄉村科技,2019(06):56-57.
[4]劉學寶.林木種苗培育技術及發展趨勢探討[J].農村實用技術,2019(01):49-50.
[5]李永錄.林木種苗培育技術及發展趨勢探討[J].農業與技術,2018,38(24):196.
[6]彭麗,王艷妮.林木種苗培育技術及發展的趨勢[J].農業與技術,2018,38(08):198.
[7]張鵬沖,李雪,郭凱民.林木種苗培育技術及發展的趨勢探究[J].現代園藝,2018(04):29-30.
[8]寇治國,潘儒學.林木種苗培育技術及其發展趨勢[J].鄉村科技,2017(25):35-36.
(責任編輯 常陽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