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文化活動是具有群眾性、規模性、開放性的群眾文化活動,以文化藝術為主體,致力于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文化素養。隨著國家對精神文化建設的重視不斷提高,廣場文化的地位也逐漸上升,并發揮著其在新時期下獨特的積極作用。本文對廣場文化活動在群眾文化中的地位與作用進行研究,結合近年來吉林省優秀廣場文化活動案例,希望能夠為群眾文化建設的發展貢獻一定的力量。
一、廣場文化活動在群眾文化中的地位
廣場文化活動是由人民群眾直接參與的公益性活動,其規模較大,參與者眾多,場地主要在市區的文化廣場、社區廣場、市民廣場等較為開闊的戶外空間,且活動種類極為豐富,包括文藝演出、文藝賽事、藝術展覽、健身健美、電影放映等與人民群眾的日常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藝術形式,或人們普遍喜愛的內容。
在經濟水平不斷提升的新時期,越來越多的群眾選擇在空閑時間參與到群眾文化活動中,豐富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廣場娛樂活動項目也愈加豐富,活躍于城市的每個角落。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廣場舞活動,這種集合了表演性與自娛性的集體活動,憑借其具有節奏感的音樂與富含韻律的舞蹈動作迅速獲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認可與喜愛,并逐漸根據不同地方的特色成為民間藝術之一。由此可以看出,廣場文化活動的群眾性以及輔導培訓的特點,很容易激發起人民群眾的參與熱情。人們通過廣場文化活動感受文化藝術的魅力,感受文化藝術的快樂,由此奠定了廣場文化活動在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方面的重要地位,以及其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重要意義。
2019年9月,為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吉林省吉林市在政府前共和國廣場舉辦了“吉林市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千人大合唱歌頌祖國”演出活動。此次活動是2019吉林市“盛世中華·國樂江城”藝術季系列活動之一,大合唱在歌曲《我愛你中國》《我和我的祖國》中拉開序幕,伴著雄壯的國歌,五星紅旗冉冉升起。來自吉林市11支合唱團、4支舞蹈團的千余名表演者,身著艷麗的服裝,分別站立在市政府前廣場和松花江上的船中,他們手執小紅旗、向日葵、彩綢等,以合唱、男女聲混合唱等形式,演繹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愛我中華》《走向復興》等12首曲目。這些耳熟能詳的歌曲,唱出了中華兒女對祖國的拳拳赤子心,深深愛國情。演出中還穿插了舞蹈表演等精彩活動,多維呈現、立體互動,構成了一幅歌頌祖國的壯麗畫卷,為觀眾帶來了精彩、美妙的視覺享受和感官體驗。此次活動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歌頌祖國為主題,以千人大合唱的形式,回顧了70年來的光輝歷程,謳歌了70年來的輝煌成就,大力弘揚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
二、廣場文化活動在群眾文化中的作用
(一)傳播優秀民間文化
在廣場文化活動中,音樂、舞蹈、演奏等多種藝術形式能夠得到很好的融合,人民群眾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合適的活動項目。同時,由于廣場文化活動具有自由度高、簡單易學且門檻較低的特點,因此成為了廣大人民群眾在日常閑余生活中首選的活動形式。在此基礎上,只要將廣場文化活動與地方優秀民間文化相結合,并加以正確的引導,必然能夠通過廣場文化活動傳播速度快的特點,將優秀的民間文化傳播給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感受民間文化的魅力。例如,2019年8月,吉林省吉林市開展了“盛世中華·國樂江城”藝術季系列活動,此次活動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弘揚國樂藝術,展示吉林市的文化形象。活動邀請了多位藝術家參與,在社區、廣場等地傳播優秀的民間文化,這有利于提升當地人民群眾的審美能力,也展現了博大精深的國樂風采。
(二)群眾文化的重要載體
在現代化的經濟時代,文化公園、文化廣場等群眾文化活動地點已經成為了各大中城市在城市規劃與建設中的重點開放項目,甚至在規模較小的縣城或集鎮,也將文化廣場作為標志性的工程建設項目,廣場文化已經成為城市文化建設的閃光點。而廣場文化活動同樣也是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要途徑,人民群眾通過廣場舞、樂器表演、交誼舞等常見的廣場文化活動,享受精神生活。豐富多彩的廣場文化活動,憑借著其寓教于樂的特點,以及人民群眾普遍追求的健身功能,充分反映了當今時代群眾文化生活的內涵,體現了群眾文化的發展現狀,發揮著群眾文化的重要載體的重要作用。
(三)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廣場文化活動極為自由靈活,不受到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人民群眾可以根據自身的空閑時間安排選擇適合的活動形式。同時,由于廣場文化活動是公益性質的活動,且參加的門檻極低,使得廣場文化活動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認可與喜愛。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下班或假期時間到附近的文化廣場參加廣場文化活動,來豐富與充實自身的精神生活,人們日常的文化生活有了目標與方向,這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賭博等不良文化的乘虛而入。此外,由于廣場文化活動還具有傳播優秀文化的作用,人民群眾在參與時潛移默化地學習與接受優秀文化的熏陶,精神文化素養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由此可見,廣場文化活動發揮了共創文明生活、促進和諧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
(四)提高人們的生活積極性
廣場文化活動能夠體現出當前群眾文化建設的現狀,表現群眾文化的風格。人民群眾積極參與其中,可以為群眾文化建設貢獻力量,營造健康良好的活動氛圍。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人們的生活節奏也不斷加快,人民群眾需要一個適當的途徑去釋放自身的生活壓力。而廣場文化活動的出現,為人民群眾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文化活動平臺。通過內容豐富的活動,人們聚集在一起,互相傳遞正能量,感受文化藝術所具有的特殊魅力,大大提升了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另外,廣場文化活動的設計可以根據所在地區民眾的特點與生活習慣,在精神層面上對群眾予以幫助,引導民眾擺正生活態度,用樂觀向上的內容感染更多的人民群眾,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積極性。
(五)提高人民群眾的身體素質
廣場文化活動不僅能夠傳播優秀文化,還能夠通過將舞蹈等體育運動性質的內容與其他藝術形式相結合,進而推廣全民運動的精神,幫助人民群眾增強身體素質。在城市的空地中,人們常常能看見廣場舞、扭秧歌等藝術活動,盡管這些民眾自發的活動缺少專業的舞蹈知識與樂感,但在人群聚集的歡樂氛圍下,民眾通過運動使得身體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鍛煉,也在活動中陶冶了情操,表現了廣場文化活動在提高人民群眾的身體素質方面的作用。2019年7月,吉林市“全民健身日”的系列活動拉開了帷幕,共30多支隊伍、2000多人參加了此次大賽的角逐,參加人員不論老少,都表現了吉林市廣場舞愛好者樂觀的生活態度以及良好的健身意識。這次活動也帶動了廣大吉林市市民倡積極向上、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
三、結語
廣場文化活動在群眾文化中具有關鍵性地位,是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徑。廣場文化活動能夠傳播優秀的民間文化,體現不同階段群眾文化的發展現狀,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因此,廣場文化活動是值得群眾文化相關工作者重點研究的重點內容。隨著時代的發展,廣場文化活動必須不斷進行改革與創新,使其能夠更好地融入到人民群眾當中,進一步發揮積極作用。
(吉林省吉林市群眾藝術館)
作者簡介:關長春(1964-),男,黑龍江阿城人,本科,副研究館員,研究方向:群眾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