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夢琳
【摘要】高校輔導員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成員,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其主要職責之一。面對當前護理本科專業認同度低、離職率高的現象,本文針對高校大一年級護理本科新生開展關于個人職業生涯與專業認同的調查,以期對穩定學生專業思想、提高職業生涯規劃能力起到指導作用。
【關鍵詞】護理;職業生涯規劃;專業認同
一、研究背景
根據教育部第43號令規定,高校輔導員主要的工作職責包括為學生提供科學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多數學生在大學里只是學習專業理論知識,對自己所學專業未來具體從事的工作缺乏認知,導致學校所學與實際工作存在一定的脫節現象。而在校期間的職業生涯規劃,是學生應具備的重要能力,對其將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并通過實踐指導學習的過程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護理行業的人才離職或離職傾向處于遞增的趨勢,尤其大專以上學歷的護理人員更為明顯。目前,高校護理專業本科生很多都是調劑而來,學生對護理專業認知度和認同度都較低。因此,高校要注意通過早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讓學生能更加客觀地認知自我、認識專業,提高就業信心和自我規劃能力,從而對自身未來的發展路徑有更清晰的思路,充實地度過大學四年生活。
二、研究對象及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文以廈門醫學院護理學本科專業大一年級新生為研究對象。作為剛入學一個學期的學生,他們對護理學專業知識已有了初步的了解,但職業生涯規劃水平還處于初級階段,此時的調查能展現護理本科學生最為真實的狀態。
(二)研究方法
1.調查問卷的編制及內容。調查問卷的編制結合當前我國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和護理學的專業特點展開。在職業生涯規劃能力的衡量上,問卷從自我認知、職業認知、就業信心和個人規劃等四個維度進行,并采用李克特5點計分法,對所搜集問卷進行分值計算。
2.調查方法。所設計的問卷通過網絡形式,在大一新生第一學期結束的寒假期間發放,發放對象為146名學生,由個人獨立完成問卷的填寫。
3.統計學方法。通過SPSS17.0對數據進行錄入分析,同時進行專業認同與職業生涯規劃的相關性研究。
4.質量控制。針對大一年級護理本科學生,調查范圍全覆蓋,以保證樣本的完整性。此外,對于每份問卷的后臺情況逐一審核,如有發現作答時間異常、答案矛盾大等情況,將進行及時復核,剔除無效問卷,保證研究數據的可靠性,減少信息偏倚。
三、研究結果
(一)一般信息概況
本研究共發放問卷146份,收回問卷146份,回收率為100%,排除填寫時間異常等其他原因的無效問卷后,得到有效問卷144份,問卷有效率98.63%。其中男女性別比例約為2:7,符合當前護理行業的性別比例情況。
(二)個人職業生涯規劃情況
調查顯示,在自我認知方面,超過60%的學生對自我認知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而在職業認知和就業信心上,多數學生處于“一般”的狀態,表明現階段大家在就業方面僅有模糊的認識,還未能夠形成較為具體的概念;在個人規劃層面,多數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表示肯定,但在自我規劃方面,還處于較為薄弱的狀態。
(三)護理專業認同度情況
從專業認同度的統計結果來看,超過半數學生選擇護理專業的初衷是因為“調劑”,僅有18.06%的學生是自主選擇的護理專業,也就是說,超過70%的學生是被動選擇了護理專業。由此可見,在入學之初護理專業在學生中的認同度較低,輔導員及任課老師在穩定學生專業思想上任務較重。
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有65.97%的學生表示喜歡護理專業,表明一定的專業思想穩定教育及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專業認同度。在未來是否從事護理工作的問題上,仍有42.36%的學生表示不確定,可見在日常的工作與教學中,要進一步推動學生對于未來從事職業的接觸與了解,讓其認識到護理職業美好的一面,增強其對護理專業及職業的認同感。
(四)相關性分析結果
分析結果顯示,除自我認知的維度外,職業認知、就業信心和個人規劃程度與專業認同程度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因此,為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專業認同感,應加強對學生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的意識引導和能力提升。
四、對未來工作的啟示
針對護理本科專業學生面臨的專業認同度不高、對未來規劃較為迷茫的情況,從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出發,對未來工作有以下啟示:
(一)及時的專業認同教育與生涯規劃教育
目前,在新生的入學教育上,大多院校會對專業進行系統介紹,而在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時間點上,則顯得略為滯后。針對護理本科專業多數學生為被調劑的情況,更應及時對他們進行專業認知和個人生涯規劃教育,使他們能盡早了解、尋找合適自己的方向,例如,在新生入學之初舉辦新老生交流會、優秀畢業生交流會,讓學生在入學時即對未來四年的學習有一定的方向認知。同時,建議在大一學年開設職業生涯規劃相關課程,從而化被動為主動,使學生達到更好的自我提升效果。
(二)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
在多數高校中,輔導員與任課老師之間的交流較少,輔導員被繁多的事務性工作所困擾,“教書”與“育人”分離,是當前存在的普遍現象。而在“全員育人”的大背景下,更需要輔導員與任課老師的協同管理與合作。大多輔導員非本專業出身,想要做好專業認同與職業規劃教育,需要具有專業背景的任課老師協同配合,實現信息共享,優勢資源互補,從而達到系統整體功能最大化的效果。
(三)重視具有針對性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
調查顯示,學生的專業認同度低存在著不同的原因,大多學生還存在主客觀并存的復雜現象。因此,在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上,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不同的原因提出不同的對策指導,從而更有針對性地讓學生從內心接受護理專業,主動對其未來進行規劃,提高畢業后求職就業的成功率與滿意度。
參考文獻:
[1]夏穎.護理專業本科生專業認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0.
[2]萬美玲.護理專業大學生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現狀及干預的研究[D].南方醫科大學,2009.
[3]王千紅.輔導員在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中的指導作用[J].檢驗醫學教育,2011(12).
[4]張瑩.管理協同理論下的高校輔導員與專業教師思政教育聯動[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4(1).
[5]趙穎,崔贏午,張立杰,李冬.護理本科生專業觀及影響因素的質性研究[J].護理研究,2008(30).
[6]王娟,林田,于楊.護理本科女生職業生涯規劃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研究,2008(23).
(作者單位:廈門醫學院護理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