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廣順
【摘要】中小制造企業通常都是以多品種、小批量經營為主業,企業生產經營的核心是機動靈活,對企業各項管理工作提出的要求很高。所以,要想將中小制造企業的優勢和特點充分發揮出來,給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進一步提升帶來積極的促進作用,就要結合實際情況,加強管理模式的改進創新,緊跟時代發展步伐。
【關鍵詞】中小制造企業;管理模式;改進創新
受人員、成本等因素的影響,中小制造企業的管理水平一直都難以得到顯著提升,且大多都是粗放式、散漫型管理模式,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給企業的未來發展帶來了諸多阻礙。因此,為了促進生產效率、產品質量的顯著提升,更好地適應市場復雜多變的環境,實現穩步發展,中小制造企業必須重視管理模式的改進創新,做到與時俱進。
一、加強企業文化建設
作為企業的精神聚力,企業文化是企業的軟實力。但就目前來看,很多中小制造企業都未重視其文化建設,主要是因為文化建設無法在短期內產生效益。作為企業核心價值觀的體現,通過加強企業文化建設,不僅有助于企業凝聚力、向心力的顯著增強,也有助于員工歸屬感、企業整體精神面貌的顯著提升。為此,中小制造企業應及時轉變自身發展理念,營造出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為企業的長遠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構建完善的管理制度
首先,企業要想實現長遠發展離不開完善、適合管理制度的有力支持,不然就會在管理上陷入混亂、隨意的狀態。對此,中小制造企業應結合自身具體情況制定相關制度,嚴禁出現對大企業制度生搬硬套的情況,也不能對新穎的管理理念盲目跟風,要確保與自身實際需求相符合。每一項管理制度都要對責任、義務做出詳細劃分,嚴禁獨裁、推諉行為的產生,以此來促進工作質量、效率的顯著提升,為企業管理工作的高效、有序落實奠定良好基礎。此外,還要正確認識到,管理制度并非是一成不變的,要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在不同時期,要結合實際需求做出適當調整。
其次,管理制度的建立、完善過程應積極引導全體員工參與其中,真正做到集思廣益。這樣既可以構建出和諧、民主的管理和工作氛圍,也能夠為制度的科學全面性、可行性與合理性提供有力保障,只有這樣,才能夠維護好企業整體利益和員工的個人利益。
三、加強財務與人力資源管理
首先,在財務管理方面,因為中小制造企業的資金規模普遍較小,所以必須重視財務管理工作。要基于財務管理來整合、規劃好有限資金,完善各項預算,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同時,在積極引進新穎、先進成本計算方法的同時,還要構建一個適合、完善的財務管理體系,以此來促進企業資金利用率的顯著提升,最大限度地避免企業產生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其次,企業要想實現長遠發展,就要做到留得住人才。在實際管理中,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完善人力資源儲備,從整體上提升企業員工的綜合素質,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管理團隊。最后,還可以通過定期組織專業、系統的培訓活動來確保員工及時、全面學習到最新的專業知識與技能。
四、適當加大創新投入力度
創新不僅是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也是中小制造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命脈所在。所以,為了確保企業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做出長遠考慮,適當加大創新投入,整合優勢資源,著重開發自己的專業領域,除了加強深度上的追求,還要兼顧好廣度。這樣既可以為產品質量、市場競爭力的進一步提升提供有力支持,自身抵御各類風險的能力也能夠得到顯著提升。
同時,還要重視信息化水平的進一步提升。中小制造企業要懂得通過各類先進、創新技術與管理手段的科學引用來增強生產經營管理的科學性、高效性,促進企業向知識化、數字化與自動化方向發展。此外,還要通過網絡來獲得更豐富的資源,時刻掌握行業發展動態,探索出更新穎、適合的經營方式。
綜上所述,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中小制造企業應始終堅持與時俱進的原則,結合自身實際發展需求,對經營管理模式做出更深層次的改革探索,不論是在企業管理制度、文化建設方面,還是在財務與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都要給予不斷強化,真正做到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從整體上提升管理水平,促進自身核心競爭力的不斷增強。
參考文獻:
[1]于永濤,宋春生,王相平.淺談中小制造企業管理模式的改進創新[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9(03):1-2.
[2]張洋.中小制造企業內部供應鏈管理模式及應用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2.
[3]段楷.中小制造企業采購管理模式研究[J].銅陵學院學報,2011,10(04):54-56.
(作者單位:山東濰坊歌爾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