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曉晴
【摘要】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靈魂。文化自信是最為基礎、最為重要的自信。文化中的精神力量支撐著中華民族歷經各種磨難而屹立不倒,支撐著中華民族艱苦奮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支撐著中華民族奮勇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關鍵詞】文化自信;傳統文化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精神延續,是民族意志的集中體現。文化興則國興,文化強則國強。文化自信是中國不斷向前發展的內在動力,文化的潮流不斷向前,豐富人民內心的同時也謳歌著時代的美好,不斷地貢獻著我們每個人的力量。
當前,雖然中國人對于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歸屬感在不斷增強,但是仍然有不少人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存在片面的認識,西方的所謂民主式文化、“普世價值”、個人英雄主義等文化在不斷滲透。
一、堅定文化自信的措施
堅定文化自信的前提是辨識中華文化,通過不斷學習認同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在價值,正確認識我國文化和國外文化的差異。在認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還應堅定社會主義文化,我們的文化是從民主革命、社會主義革命中鍛造出來的,具備革命性質和不斷創新發展的思想。社會主義文化是植根于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是在優秀傳統文化中吸取優秀營養成分并結合國情不斷發展的。堅定文化自信還要克服文化自卑心理,培育健全良好的國民文化心態。
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意義
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積累了無數的文化瑰寶,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凝結,蘊含著民族的精神向心力、認同感。優秀的傳統文化是集體主義、愛國主義的重要體現。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有助于增進愛國主義精神,提升文化軟實力,提升國家影響力。優秀傳統文化是國人的精神支撐,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全國人民服從黨中央指揮,紛紛伸出援手,源源不斷的逆行者、生活醫療物資涌入湖北。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守望相助共克時艱,正是在優秀傳統文化的指引下,中華兒女在神州大地上譜寫了壯麗篇章,詮釋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團結一心的愛國主義精神。
三、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方法
(一)優秀傳統文化需要“留下來”
我們在傳承和守護的時候,要結合時代潮流,明確社會發展趨勢,保證優秀傳統文化與社會發展相一致,要有相對寬松的發展環境,允許存在不同之處。
(二)優秀傳統文化需要“走出去”
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可以借助海外交流、海外文化節、海外援助等形式。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中國積極開展海外支援,傳授防控經驗、提供醫療物資、派遣救援隊伍等,“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中國人民以實際行動詮釋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和精神,以實際行動踐行著大國的責任和擔當,帶去了和而不同、美美與共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理念。
(三)完善制度和法律法規
如今,我們開始通過法律手段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優秀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的知識產權法律保護也迫在眉睫,完善法律法規可以提升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視程度和地位。從我國的端午節被韓國搶先注冊一事就可以看出,我國法律在這方面還存在不足,完善相關立法細則,形成一套完整的法律體系有助于對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
(四)加強公眾的集體意識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不能僅靠政府,還需要每個人的合力,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日常生活行為的準繩,只有意識到這點,才有利于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諸如我們的日常道德行為、法律行為、言必信、行必果等,如果我們都付諸行動,優秀傳統文化就會自然而然的彰顯出來。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基于優秀傳統文化結合當前的國情衍生發展而來的,堅定文化自信就要堅定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遵守社會主義道德。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就是要始終保持文化的認同感,不斷在實踐中感知文化、領悟文化。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17-10-28(1).
[2]石瑩.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增強文化自信[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8-01-18(7).
[3]海群.文化自信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J].湖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8(5):4-8.
【本文受合肥市安徽三聯學院校級質量工程基金項目“英語翻譯教學團隊”(17zlgc029)資助】
(作者單位:安徽三聯學院外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