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 盧曉婷
隨著社會向前發展,農村留守兒童問題也開始突出。目前,農村留守兒童的學習已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對此,家長和學校應該密切配合,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學習習慣的重視程度,通過分析存在的問題,找出相應的解決對策。本文以鄆城縣農村為例,分析當前農村留守兒童學習習慣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措施。
社會的飛速發展給更多人提供了越來越多的就業機會。很多農村人為了家庭的生計選擇到遠方的發達城市去務工掙錢,其子女留在農村老家。留守在農村的兒童跟著年邁的爺爺奶奶或者其他親屬生活。其間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及行為上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未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農村留守兒童學習習慣較差的主要表現
(一)上課注意力不集中
農村留守兒童課上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注意力維持的時間較短,不能夠跟隨教師的教學思路,自己的小動作較多,有的交頭接耳,有的獨自發呆,無法在課堂集中注意力。
(二)課下不能及時鞏固
很多農村留守兒童放學回到家便拿起手機或者打開電視,而且時間較長,或在外面一直玩,作業也就拋之腦后了。這樣一來,當天學習的知識就不能及時有效地得到鞏固,并且未對將接下來要講的知識進行預習。
(三)存在厭學、遲到、早退現象
學習任務的難易程度不同,對于學生的學習興趣會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有的孩子對于一些較為困難的問題沒有耐心思考,而在學校有教師的引導,回到家里,有的學生家里只有爺爺奶奶或姥姥姥爺,他們的文化水平大多較低,很難去輔導孩子的學業,導致農村留守兒童在學習上的困難不能及時解決。部分學習也不愿主動去學習,對學習有著厭倦心理,存在遲到、早退等現象。
二、學習習慣較差產生的原因
(一)沉迷電子產品
當今社會的發展,使得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科技的進步使電子產品越來越普及,使得人們溝通更加便捷,人人都能夠享受到科技帶來的便利。但也讓農村兒童過早接觸到電子產品,而兒童大多缺乏良好的自我管理意識,容易沉迷于電子產品。
(二)代理監護人的溺愛
農村與城市還有一些差距,農村留守兒童的父母為了給他們更好的生活,選擇去其他較發達的城市掙錢,留下他們在家跟隨爺爺奶奶或者其他親屬生活。而代理監護人對孩子的溺愛使得他們養成了一些不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
(三)代理監護人的受教育程度低
青年父母將孩子留在老家,由年邁的老人照顧。而他們大多受教育程度偏低,教育思想還比較保守,僅僅覺得孩子吃飽穿暖就好了,盡量滿足孩子的各種要求,而不能很好地去教育孩子。孩子學習上的問題,也不能及時準確地給予解決,從而使問題不斷積累。
(四)缺少父母的陪伴
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陪伴,而他們的父母卻要因為生計去外地掙錢打工,使得他們得不到父母的陪伴,可能導致他們產生心理上的創傷,對于學習也不能全心投入。
(五)農村學校教育水平的落后
當前,農村教育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部分農村地區的學校教育資源還是比較貧乏。教學設備老化,不夠先進,有的教室還沒有數字化的教學設備,依然全采用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教師的配置也不夠,農村學校分配的教師較少,很難兼顧到每個學生。加之農村教師沒有更多的機會外出學習,不能夠及時學習其他優秀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思路,不能夠很好地提升自己,使教學水平一直停滯不前。
三、農村留守兒童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措施
(一)父母加強與孩子的溝通
兒童在心理上對父母的依戀還比較大,他們渴望得到父母更多的關愛。所以父母應該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愛和陪伴。父母要主動與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給予孩子關愛,使他們能夠體會到家庭的溫暖、父母的愛護,從心理上幫助孩子,使他們能夠懂得父母的壓力,能夠聽從父母的建議,而不是產生心理上的叛逆。在家的時間,父母可以陪伴孩子去完成一些事情,比如和孩子一起讀書,然后一起分享讀書的樂趣。
(二)學校應該給予孩子更多的耐心
面對農村留守兒童,學校應給予孩子更多的耐心去引導孩子;同時,要加強與其父母的交流溝通,及時向父母反映孩子的在校情況以及表現。教師要多發現孩子的優點,以此去鼓勵孩子;要與其進行真誠的溝通和交流,給予留守兒童真摯的關愛,讓他們內心充滿陽光;要給孩子提出科學合理的學習要求,引導他們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另外,教師可以設置合理的獎懲制度,營造良好的班級風尚,使農村留守兒童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從而在心理上真正地融入班集體,融入學習。
(三)轉變教學方式
在傳統的教育教學中,教師把更多的精力和教育資源傾向于成績好的學生,而那些成績一般或者后進生就得不到教師的關注。而那些學習吃力的留守兒童內心非常敏感,他們能夠捕捉到教師的態度,感受到教師不公平的對待,易導致他們厭惡教師,厭惡學習。作為教師,其應該對那些留守兒童更多的關愛,主動幫助他們學習,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這樣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從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社會應給予農村留守兒童更多的關愛。
作為社會成員的一分子并處于弱勢地位的農村留守兒童,他們更需要得到社會的重視和關愛。社會愛心組織可以多去走訪農村留守兒童,幫助他們樹立信心。讓他們明白自己也是社會中重要的一分子,使他們體會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從而在心理上端正態度,轉變看法,進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結語
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已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為了每個孩子能夠享有更好的教育資源,社會各界應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和幫助,使他們能夠更好地接受教育,茁壯成長。
(1.鄆城縣黃安鎮中心校;2.菏澤學院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