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麗迎

職業學校文化基礎課教師的專業知識素養整體良好,但不少文化基礎課教師因為對職業學校學生未來發展信心不足,進而降低了文化基礎課的要求,同時對自己的專業發展感到迷茫,導致專業能力發展停滯不前。
文化基礎知識是學好專業課的基礎。如果學生僅掌握技術操作技能,而綜合素質難以提高,未來將缺乏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在工作與學習中缺乏競爭力。在我國,職業學校基礎文化課教師專業發展問題在學術界有所討論,但對基礎文化課教師來說,對本專業發展的認知仍有待加強。
一、文化基礎課教師在職業學校中的地位及現狀
與專業技能課教師相比,文化基礎課教師授課時往往重理論、輕操作,讓學生對基礎課,特別是數學課望而生畏。即使職業學校文化基礎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與普通高中有所不同,強調其為大眾的教育,是為學生專業課學習服務,但目前基礎課教學并沒有體現職業教育的特色。職業學校文化基礎課教師的教學方法還是沒有脫離“老師講例題、學生做練習”的套路,極少進行實踐教學。落后而單調乏味的教學方法,也不能讓學生很好地領會這門課程的意義。
據調查統計,從文化基礎課教師現有的知識結構來看,其所具備的各項知識從多到少排列如下:專業學科知識,社會文化知識,教育學、心理學知識,學校開設的專業課知識。這反映出職業學校基礎課教師對所培養的學生要具備哪些專業課知識知之甚少,而這項知識恰恰是職業學校文化基礎課教師將本專業課程與技能課程相結合的關鍵。作為從事職業教育的基礎課教師,其不僅要擁有相應的專業學科知識、普通文化知識、教育教學方法等,還要多學習、了解授課對象所需的專業技能知識,體現“職業性”特色。
二、影響職業學校文化基礎課教師專業發展的相關因素分析
社會、學校等因素可視作外因,個人因素可視作內因。教師的專業發展受內因與外因的共同作用。其中,最根本的是內因,同時外因的作用也不可小覷。并且,內因與外因之間密切相連,互相影響。據調查顯示,基礎課教師認為對自己專業發展影響中,個人因素影響最大,學校因素、社會因素次之。
(一)社會因素
在關于社會因素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影響程度調查中,影響程度從高到低排列如下:政府對職業教育的重視程度、督導部門對職業教育教學質量考核指標、教育主管部門對基礎課教學的關注、社會對職業教育的認可度、教育主管部門制定的教師培訓制度。政府的重視程度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其他社會因素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影響。政府如果能制定一系列有利于職業教育發展的政策,為職業教育提供更好的資源,可以對職業教育教師的專業發展起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
(二)學校因素
學校作為教師的工作地點,其對基礎課教師專業發展的影響是最直接、最持久的。學校因素基本包括:學校辦學理念、人才培養目標與發展規劃,學生對基礎課課程的學習態度、動機,學校領導對基礎課教學的重視程度,學校對基礎課教師的考核制度,校本培訓的內容與方式,學校為教師所提供的教育教學方面的資源與平臺等條件,校園人際關系是否積極向上、健康和諧等。在學校因素中,占主導地位的是學校辦學理念及人才培養目標與發展規劃。由于職業教育是以學生就業為導向的教育,這決定了職業學校的辦學理念應當跟進市場的發展變化。務實發展的辦學理念能夠形成學校科學而可行的人才培養方案,進而引領教職工向著目標前進。排在第二位的學校因素是領導的重視,在現實中,領導對基礎課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視程度遠不如專業技能課的教師。領導只有重視基礎課,制定合理的教師考核制度,才能為基礎課教師的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三)個人因素
個人因素包含多方面:教師對職業學校及學生的情感投入,教師自我發展的需要和意識,教師對專業發展的目標設置,教師對教育事業堅持不懈的品質,教育教學的能力與方法。首先,只有當教師真誠地為職業教育奉獻自己的熱情和汗水時,才愿意去關心、引導基礎條件并不太好的學生。其次,自我發展的需要與意識、專業發展的目標,是基礎課教師專業發展的內在動力。如果職業學校的基礎課教師滿足于現有的知識水平而缺乏專業發展的意識與目標,那么他的教育教學能力就很難有大的提高。再次,職業學校的基礎課教師要想在職教舞臺上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才能,必須要經歷艱辛、持久的學習與實踐。如果在成長的道路上缺少毅力,遇到困難就抱怨或置之不理,專業發展很難取得突破。最后,教師的教學能力與方法也影響教師的專業發展,教師業務能力與教學能力的提升,與教師專業發展是彼此促進的。
通過分析,影響職業學校文化基礎課教師專業發展的三種因素中,學校因素是最直接、最持久的。社會因素雖然對教師的影響也很重要,但是它的影響力是間接的,強度相對有限。個人因素是根本因素,但個人直接依賴于學校為其提供的條件與發展機會,如果學校制度不能為基礎課教師提供發展機會,個人即使有專業發展的意識,也很容易因無法實現而逐漸消退。所以,學校層面應當重視文化基礎課在學校中的地位,充分發揮它們在職業教育中所承載的使命。
(淮陰商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