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5月30日,“新鵝湖之會:危機喚醒美好企業”中國企業家反擊“黑天鵝”思想秀在無錫鵝湖鎮蕩口古鎮王莘(《歌唱祖國》創作者)故居召開。“新鵝湖之會”是由領教工坊精心打造的企業家精神分享活動,與南風窗、秦朔朋友圈聯合主辦,國際公益學院和社會價值投資聯盟提供學術支持。
12世紀的鵝湖之會是朱熹與陸九淵兩派哲學家們之間圍繞心學和理學展開的影響深遠的大辯論。新鵝湖之會是意見領袖、商業領袖、公共媒體和企業家等力量共同參與的,主要圍繞企業本質展開的一場大討論。和歷史類似,對于企業的本質也有股東至上論/利潤最大化論和美好企業論/社會價值論兩種主要意見。
兩者之間不是簡單的零和關系,“股東至上論”的問題不在“股東”而在“至上”,“利潤最大化論”的問題不在“利潤”而在“最大化”。
思接千載。無論是歷史上的鵝湖之會還是今天的新鵝湖之會,所要思辨的核心都在于:對一個人來說,對一個企業來說,安身立命、成就偉大的支點到底是什么?
面對早已經開始、經由此次疫情而更加凸顯的時代巨變,中國企業依靠什么支撐可以走得更遠?一直以來,全球企業更多地是信奉利潤最大化和股東至上,但是,改革開放40多年后,中國企業家對企業本質的理解,支點已經不能再放在這上面,對于企業的本質必須有新的理解,對企業的使命必須有新的覺悟。
這個新的理解,就是“美好企業”,第一層美好,即人的尊嚴、自由、互助、創造力等美好的社區精神能在企業組織中被激發出來;第二層美好,就是打破股東利益最大化的迷思,轉向“利益相關者共生”;第三層美好,就是改善世界,社會共好。對應這三層美好,企業家則是要攀登三座大山:經濟價值之山(賺取利潤)、組織價值之山(組織紅利)、社會價值之山(自利利他)。
這三個層面和三座大山,是一個逐步提升境界的過程。不同的中國民營企業,處于不同的梯級上。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那些可以稱得上卓越乃至偉大的企業,一定是處于這個梯級的更高位置上。
新鵝湖之會的目的就是團結民營企業家,凝聚起美好企業的共識。更重要的是,它是直接結合企業的生動實踐展開的。在這里,是真正的知行合一,最終實現的是“合二為一”,不是簡單地否定過去走過的路,而是再次在此基礎上實現真正的超越,從而使企業能夠“基業長青”。從這個意義上說,新鵝湖之會不是單純的辯論,它指向的是一個個生動的企業升級和企業家升維的實踐行動。
理解何謂美好企業,你才會相信領教工坊聯合創始人朱小斌說的,這是一個美好企業必將勝出的時代;你才會相信領教工坊學術委員會主席肖知興教授說的,企業家用對事業的熱愛去戰勝自己的心魔,從恐懼驅動型企業家脫胎換骨,變成一個熱愛驅動型企業家;你才會相信領教工坊聯席董事長孫振耀說的,商業模式和競爭戰略都可以被別人復制,但組織能力是別人怎么也拿不走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