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飛勇
[摘 ? ? ? ? ? 要] ?教學診斷與改進是提升中職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一條必由之路。教學診斷與改進不僅有助于中職學校學科教學質量的提升,而且有助于中職學校思政德育建設工作效益的提升。依據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建立職業院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制度的通知》中關于“教學診斷與改進”的相關理論,結合當前中職思政德育建設工作實際,詳細論述中職學校思政德育建設的有效開展途徑的思考與探究。
[關 ? ?鍵 ? 詞] ?中職學校;思政德育建設;開展途徑;思考;探究
[中圖分類號] ?G711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0)42-0026-02
一、引言
思政德育建設工作是中職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教育根本任務的關鍵所在。唯有將思政德育建設工作落實、落細,中職學校才能夠為企業、為社會培養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思政德育建設工作并不是簡單地通過幾次講座就可以落實、落細,還必須要通過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引領中職學生將思政德育建設的內容融入自己的言談舉止中。
2015年,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建立職業院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制度的通知》,通知要求中職學校要及時診斷教育教學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予以改進。毫無疑問,中職學校思政德育建設工作或多或少會出現一些問題,面臨一些困境。為了更為有效地開展思政德育建設工作,中職學校首先必須要全面、深入、細致地診斷中職思政德育建設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面臨的困境。唯有找準了問題,中職學校與教師才能夠有的放矢地開展中職思政德育建設工作。其次,中職學校以及教師必須要圍繞診斷出的各種問題與困境,根據科學的教育教學理論,采取一些有效的途徑,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與擺脫這些困境。下面筆者將主要圍繞中職學校思政德育建設工作現狀,從“診斷和改進”兩個方面,詳細論述對中職學校思政德育建設的有效開展途徑的思考與探究。
二、全方位、多視角診斷
診斷,是改進中職思政德育建設工作的必要前提。診斷,不僅在于厘清中職思政德育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還在于找準中職思政德育建設問題的成因,也在于尋求中職思政德育建設改進的方向。
(一)思政德育建設存在的問題
為了全方位、多視角診斷中職學校思政德育建設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我們首先精心設計了兩套調查問卷。兩套調查問卷分別從教師與學生的角度進行調查。教師調查問卷的內容包括“思政德育建設的內容、思政德育建設的形式、思政德育建設的效果,對思政德育建設的建議與想法”等。學生調查問卷的內容包括“對學校思政德育建設工作的興趣是否濃厚,是否積極主動地參與學校思政德育建設工作,在現有的思政德育建設工作形式中比較喜歡哪一種,對學校思政德育建設工作有哪些意見與建議”。
緊接著,我們在學校工作群中對教師和學生進行了在線問卷調查,并利用大數據技術對這些在線問卷調查結果進行了分析。通過對比分析,我們發現,當前,在中職思政德育建設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第一,思政德育建設工作的內容不能夠與時俱進、及時更新;第二,思政德育建設工作的形式比較落后,不能夠有效利用各種新媒體技術手段,創造性地開展思政德育建設工作;第三,部分中職教師在開展思政德育工作時存在懈怠情緒,工作不夠積極主動;部分學生對思政德育建設內容缺乏濃厚興趣,不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學校思政德育建設工作等。
(二)思政德育建設問題的成因
為了有效避免在解決中職學校思政德育建設問題時出現“治標不治本”的現象,我們必須要以問題為切入口,深入淺出地分析思政德育建設中各種問題的成因。通過個別訪談、問卷調查、實地調研等途徑,我們全方位、多視角診斷了中職學校思政德育建設中問題的成因,具體如下:
第一,中職教師在開展思政德育建設工作時,墨守成規,缺乏創新意識,中職學校在引領與鼓勵中職教師創新思政德育建設工作方面的力度不夠。中職學校不能夠與時俱進地將符合時代要求的思政德育新內容,合情合理地融入中職思政德育建設工作之中。
第二,中職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有待提升。在開展中職思政德育建設工作時,中職教師不能夠結合時代特征,根據學生需求,創新中職思政德育建設的形式與途徑等。
第三,無論是中職教師在開展思政德育工作時出現“懈怠”情緒,還是中職學生在參與思政德育建設活動時缺乏興趣,歸根結底,都是因為中職學校的思政德育工作評價體系出現了問題。
(三)思政德育建設改進的方向
診斷之目的,既在于發現中職學校思政德育建設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也在于追本溯源分析中職學校思政德育建設中各種問題的成因,還在于找準中職學校思政德育建設工作今后改進的方向。
通過診斷,我們認為,今后中職思政德育建設工作應該朝著以下幾個方向努力:其一,無論是中職學校,還是中職教師,都必須要在不斷豐富自身思想政治理論知識的基礎上,與時俱進地充實、更新中職思政德育內容。其二,中職學校要通過培訓等手段,組織全體中職教師適時更新信息技術知識,并據此創新中職思政德育建設的形式與途徑等。其三,中職學校要依據科學的評價理論,潛心制定關于教師和學生的思政德育評價體系,以此更好地發揮評價在促進中職學校思政德育建設方面的作用。
三、深層次,多渠道改進
通過診斷,我們找準了中職思政德育建設工作中存在的各種問題。為了切實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可以深層次、多渠道改進,具體如下:
(一)及時轉變思政德育建設的理念
教育教學理念決定著教育教學工作的方向。鑒于在開展中職思政德育建設工作的過程中部分教師思政德育建設理念落后,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現狀,我們會在每學期以政治學習為契機,組織全體教師扎實學習一些新思想、新理論、新知識。通過學習,不僅充實了全體教師的思想政治理論知識,還能夠及時轉變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設理念。
如,全體教師以政治學習為契機,不僅學深悟透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還逐步轉變了自身的思政德育建設工作理念。在開展思政德育建設工作的過程中,全體教師不僅注重塑造中職學生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質,還注重引領中職學生做到知行合一,即通過讓中職學生參與一些社會實踐活動,更為深入透徹地理解思政德育內容,借此將思政德育內容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實踐證明,歸因于中職教師及時轉變了思政德育建設工作的理念,所以中職思政德育建設工作的效益會節節攀升。
(二)實時更新思政德育建設的內容
中職學校思政德育建設的內容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與時俱進的。通過診斷,我們發現,思政德育建設的內容過于陳舊,是中職思政德育建設所面臨的主要困境之一。鑒于此,中職學校和中職教師要根據時代發展要求和學生發展需求等,對中職思政德育建設的內容進行實時更新。
比如說,在中職思政德育建設工作中,教師可以實時融入一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當然,在更新中職思政德育建設的內容時,教師切不可完全摒棄原來的內容,而應該恰如其分、合情合理地將思政德育建設融入原有內容之中。另外,在實時更新中職思政德育建設的內容時,教師還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如果教師在思政德育建設中融入的內容過難,勢必就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
此外,歸因于中職教師實時更新思政德育建設的內容,所以思政德育建設的內容符合時代氣息,能夠極大地激發中職學生參與思政德育建設活動的積極性,以及提升思政德育建設工作的實效性。
(三)適時創新思政德育建設的方式
隨著教育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無論是教育教學環境,還是教育教學方式,都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同樣,中職思政德育建設工作的環境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面對新的中職思政德育環境,一些舊的思政德育建設方式已經顯得“不太奏效”,甚至“格格不入”。因此,中職學校與中職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及教育教學環境的變化等適時創新思政德育建設的方式。
比如說,中職教師可以利用微博、微信、釘釘等信息化平臺,適時分享一些思政德育建設的內容。那么,對于中職教師而言,究竟應該在這些信息化平臺中分享一些什么內容呢?事實上,在“學習強國”App中有許多思政德育建設的內容,既包括一些圖文并茂的新思想,也包括一些栩栩如生的快閃;既包括一些精彩紛呈的電影,也包括一些充滿正能量的歌曲等,
當然,為了調動學生閱讀這些內容的積極性,教師不僅要將這些內容分享到信息化平臺中,還要鼓勵與組織學生在這些信息化平臺中“跟帖”“發表評論”等。
上述思政德育建設方式重在讓中職學生將思政德育建設的內容內化于心,而為了讓中職學生將思政德育建設的內容外化于行,教師還要組織中職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如,組織廣大中職學生積極參與一些志愿者服務活動,諸如,交通志愿者服務活動、校園環境衛生治理志愿者服務活動、社區法制教育宣傳志愿者服務活動等。通過參與這些社會志愿者服務活動,不僅能夠進一步深化中職思政德育建設的效果,還能夠讓學生將形形色色的思政德育理論轉變為實實在在的思政德育行動。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了扎實開展中職學校思政德育建設,中職學校以及中職教師要采取各種有效的手段,全面、細致、深入地診斷中職思政德育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圍繞這些問題,根據相關理論,中職學校與教師要及時更新思政德育建設理念、實時更新思政德育建設內容以及適時創新思政德育建設方式等。如此,中職思政德育建設工作就能夠呈現出一種新氣象,開創一種新局面,達到一種新境界,結出一些新碩果。與此同時,中職學生也能夠從思政德育建設工作中汲取德育養料,塑造高尚品質,并逐漸成長為能夠肩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使命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
參考文獻:
[1]吳健伶.中職學校德育課實施有效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師道(教研),2014(1):19-20.
[2]王新生.中職德育與學生就業的關系[J].教育,2019(43):66-67.
◎編輯 張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