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思坤
【摘要】自媒體時代的到來,使得越來越多的民眾可以通過自媒體平臺,成為媒介傳播中的參與者。尤其是近幾年,自媒體平臺短視頻逐漸成為自媒體時代的主流媒介之一,自媒體平臺短視頻發展進入到黃金階段,各大互聯網企業的投資力度逐漸加大。但在迅速發展的同時,自媒體平臺短視頻逐漸出現了諸多的問題,對其健康長效發展造成了制約。此次研究,首先分析自媒體平臺短視頻的發展進程與現狀,隨后指出自媒體平臺短視頻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自媒體平臺短視頻問題的對策,旨在明確自媒體平臺短視頻在當今時代的地位,指出視頻內容及傳播方面的不足,為自媒體平臺短視頻的優化與完善提供可行性指導建議。
【關鍵詞】自媒體平臺 短視頻 問題研究 解決對策
在科技自主戰略的指導和影響下,我國的互聯網行業迅猛發展,成為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中不可忽視的內容。
近幾年,抖音、頭條號、大魚號、騰訊視頻等諸多自媒體平臺發展勢頭愈加迅猛,自媒體平臺成為人們獲取信息和知識的重要途徑。大部分自媒體平臺均包含了大量的圖片、文字及視頻信息,尤其是短視頻近幾年更是十分火爆,受到了大眾的廣泛關注。
事物均有兩面性,自媒體平臺短視頻在迅猛發展的過程中也逐漸暴露出一定的問題,只有解決這些問題,自媒體平臺短視頻才能實現長效發展。
一、自媒體平臺短視頻發展現狀
1.發展進程與現狀
2014年,移動短視頻應用風潮在我國掀起,目前學界及業界對短視頻尚無統一定義,有人認為短視頻指的是長度方面以秒來計數,依托自媒體平臺和智能移動設備實現快速拍攝和編輯美化的,能在自媒體平臺中分享與對接的新型視頻形式。最早的移動短視頻出現在國外,2005年YouTube首創了視頻UGC平臺,為用戶提供短視頻拍攝和分享服務;2011年4月,Viddy正式推出短視頻分享軟件Twitter在2013年1月發布的Vine,為用戶提供了拍攝和分享6秒迷你視頻的服務;2013年6月,Facebook增加Instagram視頻分享功能。除此之外,國外的Keek、Threadlife及Givit等,均屬于短視頻社交應用。
新浪在2013年8月發布了針對ios和安卓系統的微博4.0客戶端,其中設有“秒拍”功能,安裝此應用就能在手機微博中分享10秒短視頻;2013年9月上線的騰訊“微視”,具有2秒一8秒短視頻拍攝和分享的功能;2014年4月,廈門鴻天創視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美拍,僅在一個月時間內就成為國內受歡迎的短視頻應用;騰訊微信2014年10月更新版本中包含了“小視頻”功能,我國的短視頻發展進入到高潮階段。我國自媒體平臺上的短視頻發展十分火爆,以抖音為例,自2016年9月上線后,迅速獲得人們的喜愛,尤其是年輕群體的追捧,2019年12月,抖音人選2019中國品牌強國盛典榜樣100品牌。截至2020年1月5日,抖音的日活躍用戶數量達到了4億以上,成為我國繼微信后成長速度最快的移動互聯網產品。2019年,使用抖音拍攝全家福及相關視頻的家庭達到46萬個,相關視頻的播放量高達27.9億次。
2.自媒體平臺短視頻迅速發展壯大的原因
自媒體平臺短視頻之所以能夠實現迅速發展壯大,首先是由于生產簡單,且形式較為多樣,能夠迅速獲得大眾的廣泛認可與接受。用戶不需要專業的設備和技術,只需要具有拍攝功能的移動終端,就能完成短視頻的拍攝與編輯。加之短視頻的長度均在30秒以內,花費的時間較少,能夠實現隨時隨地拍攝和分享,配合自媒體平臺的后期制作功能,用戶能夠迅速獲得想要達到的效果。
其次,自媒體平臺短視頻有還原現場真實情況的功能。只要擁有智能移動設備和軟件,用戶可以隨時隨地拍攝,每個人都能成為播報新聞的主體,利用短視頻人們能夠迅速地還原事件現場,并通過自媒體平臺廣泛傳播。
再次,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使人們的精神壓力顯著加大,自媒體平臺短視頻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使人們獲取新鮮的新聞和內容,短視頻發布者和觀看者均能獲得一定的精神滿足。
最后,自媒體平臺短視頻符合當下年輕人的應用習慣。我國網民中,20歲一29歲人群的占比達到30%左右,是網絡的主要使用群體。自媒體平臺短視頻能做到隨時拍攝上傳,且具有瀏覽、評論及轉發等功能,年輕人可以將日常生活中的飲食、活動等進行實時分享,滿足了年輕用戶個性化與積極發聲的需求。
二、自媒體平臺短視頻存在的問題
1.抄襲嚴重,信息真假難辯
搬運與抄襲是自媒體時代背景下兩個較為嚴重和難以處理的問題,在自媒體平臺短視頻領域也存在這種問題。目前,很多自媒體平臺短視頻創作者并不具備自主創造的能力和意識,出于對自媒體短視頻利益的追尋,通過直接搬運或抄襲其他作者的視頻,來實現自身的需求,這種行為使原創作者的權益受到嚴重損傷。盡管隨著建設發展,一部分自媒體平臺開始創建和完善原創檢測機制,但相當大一部分的自媒體平臺,對搬運和抄襲行為仍采取忽視和放任自流的態度,這導致自媒體平臺短視頻的發展受到嚴重影響,需要予以完善。
2.低俗內容較多
視頻畫面是自媒體平臺短視頻傳播的渠道和方式,利用畫面和聲音吸引觀眾。目前很多的短視頻內容較為低俗,在相關法律法規及平臺規則的限制下,利用打擦邊球的低俗內容吸引觀眾。
很多青少年會接觸網絡和自媒體,對鑒別和控制能力相對較弱的青少年來說,低俗的短視頻內容會對其身心發展造成不良影響。
目前的自媒體平臺短視頻中,不僅存在低俗內容,還有相當一部分的暴力和恐怖等元素,同樣對短視頻觀眾的身心產生影響。同時,很多自媒體平臺短視頻并不具備實質性、有價值的內容,很多視頻內容十分空洞。
3.同質化嚴重
自媒體平臺短視頻想要實現長效穩定發展,需要不斷對內容進行創新,持續吸引新的觀眾。但目前的短視頻創作形勢較差,相當大一部分作者對知名視頻或作者的成功路徑進行模仿或借鑒,并未從自身的特征出發,導致自媒體平臺中短視頻同質化現象十分嚴重。這種較為嚴重的同質化問題,會導致觀眾出現審美疲勞和厭倦感,不利于自媒體平臺短視頻的長效發展。
除此之外,自媒體平臺短視頻發展中還存在著泄露個人信息的風險,對公民的隱私安全產生影響。短視頻較高的傳播速度和較大的傳播范圍,形成了很多的“網紅”,很多人會被網友“人肉”搜索,個人信息及隱私被公布。加之自媒體平臺短視頻還存在著不經當事人同意擅自發布與傳播的問題,個人隱私受到侵犯。
三、解決自媒體平臺短視頻問題的對策
1.提高進入門檻,加大打擊抄襲力度
自媒體平臺短視頻中抄襲、搬運等問題較為嚴重,其中一點原因是自媒體平臺的進入門檻及標準較低,這就需要相關部門和平臺努力提升進入標準。自媒體平臺要提升申請平臺賬號的標準,不能只要申請就通過,要對相關資料進行核實。對有違規歷史的申請人,自媒體平臺要駁回其賬號申請。在管理過程中,對搬運、抄襲其他創作者視頻內容的作者,進行封號處理,并且對申請人的再次進入申請予以駁回。
自媒體平臺短視頻內容審核及信息管控較為寬松,需要平臺對發布的內容認真進行審核。目前,很多平臺將搬運和抄襲的標準設定為50%,也就是當短視頻內容的半數以上一致,才會被認定為抄襲,這種抄襲審核標準過于寬泛,應當降低到20%左右或更低水平,以強化對抄襲的管控。另外,自媒體平臺還要強化對搬運、抄襲的懲處。針對用戶出現的抄襲行為,第一次采取扣分和警告處置,出現第二次則直接封禁賬號,這樣能夠使短視頻作者提升對抄襲錯誤行為的認知和重視。
2.提升網民素質,嚴厲打擊低俗內容
信息時代背景下,互聯網成為人們獲取信息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很多青少年早早地就開始接觸互聯網和自媒體平臺,若不能對自媒體平臺短視頻的低俗內容進行控制,對青少年成長和社會發展將會產生嚴重影響。自媒體平臺短視頻的發展與火爆,與其龐大的觀眾群體有密切關系,觀眾的素質在很大程度上也會對自媒體平臺短視頻的發展產生影響。對成年短視頻觀眾來說,需要提升自己鑒別和選擇信息的能力,不要被低俗信息影響,同時強化對低俗短視頻內容的認知,在發現之后不僅自身不觀看,還要及時向相關平臺和機構進行反饋。家長要對青少年進行網絡健康教育,使其明確低俗短視頻的危害。
相關部門要加大對自媒體平臺的監管力度,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合理監管和審核短視頻內容,針對低俗內容進行處置,并對相關作者和平臺進行督導管理。另外,相關部門和平臺要構建網民監督機制。鼓勵社會大眾發現低俗短視頻后,及時留存相關證據并向相關部門反映。自媒體平臺要合理設置舉報按鈕,合理管理短視頻內容。
3.強化創新,完善監督管理機制
自媒體平臺短視頻大量的相似內容勢必會影響觀眾感受,對作者及平臺均產生不良影響。自媒體平臺需要鼓勵創作者創新,以提升短視頻的質量。自媒體平臺可以設置創新激勵機制,每月度、季度和年度,對短視頻進行總結,鼓勵短視頻作者發揮自身的能力進行創新。同時,自媒體平臺和相關管理部門要定期組織專家開展短視頻教育培訓,一方面向作者講解相關規范和要求,另一方面,向其傳授短視頻創作的經驗和技巧,使短視頻作者的知識和技能水平得到提升,促進短視頻質量的提升。
另外,相關的立法和管理部門,要針對當下自媒體平臺短視頻繁榮發展的現狀進行調查,掌握短視頻市場發展現狀,在此基礎上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奠定自媒體平臺短視頻發展的法律法規基礎。四、結論
綜上所述,由于生產方式簡單、形式多樣化等原因,自媒體平臺短視頻得到迅猛發展,滿足了人們的精神需求及新聞獲取需求,成為信息傳播的重要內容。
自媒體平臺短視頻要想實現長效健康的發展,需要在社會大眾、自媒體平臺及政府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一方面,提高進入門檻,加大抄襲打擊力度,另一方面,提升網民素質,嚴厲打擊低俗內容,同時,強化創新,完善監督管理機制。
(作者單位:中共廣州市委黨校(廣州行政學院))
【參考文獻】
[1]孔文華.移動互聯網時代自媒體平臺短視頻問題及對策探究[J].視聽,2018(2):99-100.
[2]鄭超一淺析主持人在自媒體短視頻平臺上的創作特點[J].新聞研究導刊,2018,009(018):98,128.
[3]李承蔚.自媒體時代電商短視頻和直播的優劣勢分析與研究[J].科教文匯,2019(23):191-192.
[4]顧煜新,李國君.維權與泄憤:網絡表演式暴力現象及治理對策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8 ,009(003):89.
[5]李曼婷,楊登洲.自媒體短視頻創作庸俗化的傳播學解讀——以抖音為例[J].新聞知識2019 (7):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