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間推移,廈門南洋職業學院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推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的發展推動了現代教育改革框架,使經濟發展能力和社會吸引力不斷增強。立德樹人是教育事業的根本任務,職業教育體系建設需要完善,職業院校頂層設計需要優化,專業布局需要合理,同時還要深化辦學體制改革和育人機制改革,著力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
關鍵詞:職業教育 教育改革 高質量
在職業教育發展道路上,要始終遵循類型發展的原則、自覺地把握住類型的本質與特征。深入研究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深入研究職業教育的辦學規律,突出鮮明的職業教育特色;深入研究師資隊伍的結構、實踐性教學中的產教融合實訓基地;深入研究技能培訓,要始終堅持學歷教育與技能培訓并重并舉的原則。進一步完善職業教育體系是推動職業教育向高質量方向發展的關鍵所在。
一、立德樹人是教育事業的根本任務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再次強調立德樹人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根本任務,只有把握住立德樹人的內涵,才能牢固地樹立職業教育在國家人才培養體系中的重要位置,為促進形成“崇尚一技之長,不唯學歷憑能力”的社會氛圍,同時也激發年輕人學習技能的積極性和創新性。
立德樹人,就是要培養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社會地發展經濟建設乃至國際競爭和技術創新等,都決定了人才培養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大力推動人才培養工程是社會主義建設的根本目標。
立德樹人,就是要明確人才培養是教育事業的根本任務。職業教育完善提高,人才培養體系,技術技能型人才成長渠道都是以創新創業和社會需求為導向;以實踐能力培養為重點;以產學研結合為途徑的培養模式;教育要與時俱進,即要體現時代性,又要把握教育的規律性,還要富有創造性。
立德樹人,理想信念是堅持立德樹人的關鍵,它和堅持教書育人相統一,和堅持言語身教相統一。引導廣大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所謂“立德”是樹立德業,人生最高境是立德有德、實現道德理想,其次是事業追求。“樹人”是培養人才,“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說明人才培養是漫長的過程。“扣好人生第一個扣子”是非常重要的。教育無論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還是教育是社會進步與變革的基石。總之,誰贏得了教育,誰就贏得了未來。
二、堅持知識教授與技術技能培養并重
廈門南洋職業學院在堅持知識教授與技術技能培養的同時,首先是教師隊伍必須是“雙師型”的。任課教師即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和較高的教學水平,更要有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和動手能力。
職業教育體系需要從源頭抓起,加快發展職業教育是全面提升人力資源的整體素質。我國人才培養目標需要數以千萬計的高技能人才和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沒有這樣一支高素質高技能的勞動大軍,加上先進技術和高質量的機器設備怎么能提高生產力的變化?我國目前生產一線勞動者素質偏低,技術技能型人才十分短缺,這是不可爭辯的事實,廈門南洋職業院校始終把社會急需的應用型科技人才作為培養學生的目標,讓他們熟練掌握應用型技術,并在今后的工作崗位上根據生產出的產品或生產過程出現的技術難題需要改進技術,需要技術創新等等這些需要職業院校在頂層設計上。走“產學研”相結合之路,實現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即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又能在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保持職業教育屬性和特色。
廈門南洋職業學院建設二十年來始終堅持知識教授與技術技能培養并重的教學模式。教師隊伍建設是按職業類型來構建,專業課教師即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和較高的教學水平,更要有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的“雙師型”教師。
廈門南洋職業學院始終堅持以培養應用型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為目標,堅持以能力為本開展教學改革,強調知識與技能培養并重,使學生畢業之后都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和一技之長,學生畢業后就可直接頂崗,無須進行崗前培訓。從能力方面看,知識是人類在實踐中認識客觀世界的成果或在教育和實踐中獲得的技能。知識決定深度,能力決定效率,思想決定方向。三者統一協調,只要可持續發展,才能人盡其才、才能培養出品學兼優,素質全面、有儒雅之氣和君子之風的創新型人才。
三、堅持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確保職業教育屬性和特色
社會發展對人才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這種要求就是對高品質技術型人才的需求。職業本科就是為了滿足社會的迫切需求而產生的一種教育形式,它在培養目標上,開設課程上,教學特點上都不同于普通本科。職業本科它有自己的特點:職業本科走的是產、學、研相結合之路;培養出來的人才,畢業以后可以馬上頂崗,無須崗前培訓;培養目標是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的。因此,我們要把職業教育理解為是現代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目前,我國需要數以萬計的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質的勞動大軍,沒有這樣一支強大的隊伍,中國的裝配工業,中國的先進制造業,沒有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現代化機器裝備是很難提高“生產力”。我國現在生產一線的勞動者綜合素質偏低,技能型人才十分短缺,所以我們必須從源頭抓起,加快發展職業本科教育,全面提升人力資源的整理素質。
廈門南洋職業學院職業本科要走出屬于自己的獨特辦學之路。因此在人才培養規格上和專業技術上都應以所在區域產業結構升級為目標,以應用技術創新為導向,以培養學生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著重培養技術密集型產業的高級技術應用人才。職業教育本科應該更加注重緊貼市場需求,更加注重實踐教學,注重工匠精神,培育優秀技能型人才。職業教育理應是先鋒,但要看到我國未來的發展創新,最關鍵的要素在于形成人才培養的全面規劃,培養合格的職業化人才,只有職業教育才能擔當這個重任。
四、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要瞄準企業技術技能需要
發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是提升實體經濟綜合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在發揮高水平技能大師作用上,讓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遍布中國的各類型、各領域的企業,成為帶動“中國制造”的重要支撐力量。
校企合作育人是由類型所決定的,是以職業本科人才培養的邏輯為起點,也是職業本科發展的本色所在。廈門南洋職業學院在逐步實現職業本科教育的同時,避免普通本科教育方法,教學模式,開設課程,特別是實訓課程,學校瞄準行業企業技術技能方面的需求,緊貼崗位實際工作過程開發實訓課程,并且及時更新課程內容。學校擁有滿足實訓課程需要的專業化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實訓課程條件和校企合作實訓條件均達到相應水平。在此基礎之上,著力培育“你離不開我,我離不開你”的校企合作發展共同體,宗旨是合作育人,以跨界文化元素為核心,合作開發人才培養方案、教學課程、建立育人基地,把職業素養、職業態度、企業文化融入教學內容之中,為本科層次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注入企業文化元素。校企合作研發根據不同專業的不同特色合作育人,形成合作育人的教學資源優勢和技術研發優勢,出精品成果,促進教學質量提升,育企業需要之才,解企業發展之困。
五、完善專業教學標準,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構建職業教育國家標準,發揮標準在職業教育質量提升中的基礎性作用。按照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的要求,逐步提升職業院校教學管理和教學實踐能力,持續更新并推進專業教學標準、課程標準、頂崗實習標準、實訓條件建設標準。
廈門南洋職業學院始終把高職教育看作是課程設置和課程內容方面的問題。因為課程是實現培養目標的核心資源和途徑,無論是高職定位,人才培養模式還是專業建設最終只有通過課程才能實現。隨著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高職院校要深刻認識到課程標準的建立是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高職業院校要積極與行業企業合作開發課程,參照相關的職業資格標準,改革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突出職業能力培養的課程標準,規范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提高課程教學質量。
雖然已經明確在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項目中把專業建設教學標準作為主要內容,但在實際建設的時候,一般都是強調區域優勢和學校辦學特色,導致相同專業存在不同的課程設置,致使一些示范院校的建設沒有達到預期的示范效果,所以規范專業教學標準是提高職業教育質量的發展,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專業教學標準應以職業“1+X”證書為指導,大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為校內外學習者取得多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提供服務。歐美一些發達國家,職業資格證書與學歷證書的相互溝通與銜接已經非常普遍,也卓有成就。可以說,職業資格證書制度是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體現。
總之,完善職業教育體系,深化辦學體制改革和育人機制改革都是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深入研究職業教育的辦學規律,突出鮮明的職業教育特色,才能牢固地樹立職業教育在國家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位置。
作者簡介
吳香珍(1974—),女,福建漳州人,廈門南洋職業學院,三創學院執行院長,研究方向,人才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