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翀琳
摘 要:幼兒期是幼兒身心急劇發展的時期,對孩子今后乃至一生發展至關重要,此時所造成的任何發展的落差與偏差都會給今后的發展及教育帶來很大困難。所以我們要注意觀察、了解孩子攻擊性行為的表現、正確認識和分析攻擊性行為的性質,尋找成因,以便我們及早采取有效措施,使孩子身心健康、和諧發展。筆者結合多年的幼兒教學經驗,對這一問題做出幾點思考。
關鍵詞:班主任;攻擊性行為;孩子
孩子們的攻擊性行為是后天形成的,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環境因素。家庭對獨生子女關愛過度,缺乏約束,以致孩子養成獨占、獨霸的習慣。在家里什么好東西都是他一個人的,容不得別人分享;他要什么,就得給他什么;所以到了幼兒園,他就會跟人家搶東西,不講道理。二是孩子缺乏社會交往的技能與經驗。當他與其他孩子交往時,只會依據自己有限的知識、經驗來行動,漠視他人的感受,結果做了錯事還不自知。三是榜樣不好。現在有些影視片的打斗場面比較多,通過藝術處理,看起來有一種美感,使孩子造成了打斗好玩的錯覺。這些原因,不管是教師還是家長都需要重視起來,對孩子進行正確引導。
1 提高孩子情緒調控能力
每個孩子在生活中都會經歷消極情緒,許多攻擊行為的發生是由于孩子在傷害情境中自我控制能力較低,一受到委屈便去攻擊別人。作為班主任,我們的任務不是要求孩子一味壓抑、控制消極情緒,而是要幫助他們學習選擇適宜的方式去疏導和渲泄,讓孩子自己去消除委屈,增進他們的抗挫能力,這樣就可以減弱孩子攻擊行為的次數和強度。首先,要讓孩子學會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行為的對錯。要解決行為問題,先要解決認識問題。一般說,只有認識了準則,才能產生相應的情感和行為傾向。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們矛盾的產生往往是因為他們不會自我評價,總是認為對方是錯的、自己是對的,總是認為自己是“受害者”。因此要引導孩子客觀、公正地評價自己的行為,讓他們學會從他人身上尋找“閃光點”,在自己身上尋找“疵點”。由于孩子對事物的認識是形象、具體、直觀的,要加強孩子對正確行為準則的認識,須采用適應他們的心理特征、具體、形象的材料,采用生動活潑的形式進行教育。如給他們觀看錄相、表演、和他們交談等。其次,要教給孩子們正確的情緒疏導和渲泄方法。當孩子受到委屈、不順心的事,要鼓勵他們向自己信任的朋友、家長、老師傾訴,建立正確的情感渲泄方式。同時教會他們通過開展體育運動、繪畫、游戲、唱歌等轉移、緩解自己的消極情緒。只有這樣,才能使他們用積極的方式面對困難、用樂觀的態度對待挫折,他們才能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情緒。
2 培養孩子的移情能力
研究表明,孩子的移情能力越高攻擊性越低。孩子如果能觀察和體驗別人的痛苦,從他人的角度去思考、感受,就能更好地約束自己,阻止對他人進行傷害。因此,必須加強對孩子移情能力的培養。培養移情能力我們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方法:(1)培養孩子的表情識別能力。通過讓孩子表演不同的姿態、表情,讓他們明白當他人發生類似表情時,是處于什么狀態、正體驗著什么樣的感覺,從而使孩子建立正確情感體驗。(2)培養孩子換位思考的能力。通過角色游戲、講故事、情境表演等形式,讓他們在不同的模擬情境下體驗不同的角色,豐富他們的情感實踐。當孩子體會了被欺負者的痛苦、憤怒時,感受了欺負者的內疚、慚愧、受人厭惡時,才會換位思考、才會為他人著想,約束自己的行為。(3)培養孩子人人平等的思想。在日常生活中,應教育他們尊重長者、同情弱者,讓他們理解、體會別人所承受的痛苦,讓孩子了解他們在逆境中奮發不止、不斷堅持的可貴,從而使他們增強同情心,減少歧視和漠視,逐步樹立人人平等的思想,尊重他人。(4)樹立正確的榜樣。通過學習一些以弱勝強、以文制武的故事,讓孩子了解智慧的力量,學會用機智的手段而不是武力的手段去解決問題。同時要破除孩子對電影打斗場面的誤解,了解打斗場面的真相和傷害。從而使他們學會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減少并抑制其攻擊性行為的發生。
3 顧及孩子的感受,注意因勢利導
班主任在關注孩子的攻擊性行為時,必須重視與孩子的情感交流,在滿足他們情感需求的基礎上,幫助他們糾正行為偏差。對孩子的攻擊性行為,如打罵他人等,應及時給予批評教育,而不能用簡單、粗暴的責備、懲罰來處理。在和他們溝通時,要耐心地傾聽孩子的解釋,盡量不打斷他們說話,真實了解孩子的感受、愿望和擔憂,使他們感到被尊重,建立和諧的溝通環境。這樣,當向孩子分析其行為錯誤原因時,他們才會比較容易接受。在分析原因和進行處分時,班主任要努力做到客觀公正,尊重幼兒的自尊心。在處罰幼兒錯誤行為的同時,還要保持、促進其“我是好孩子”的自信,使孩子不因存在缺點而被小朋友回避、嘲笑、拒絕,創立使其改過自新的氛圍。
不管班主任采用哪種方式來幫助孩子糾正攻擊性行為,重點在于以孩子為中心點,給予他們適當的關心,不忽略小事的重要性,客觀公正地對待每個孩子、每件事情,培養他們團結友愛、互相謙讓的好習慣。對于那些在活動中比較莽撞、冒失的孩子,我們要多加提醒,讓孩子從小學會愛自己、愛別人,尊重自己、尊重別人!讓孩子擁有一個美好童年的同時,擁有一個璀璨的明天。
參考文獻:
[1] 安梅芳.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20(01):213.
[2] 陳宗德.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分析[J].才智,2019(3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