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時代發展,舊經濟管理模式儼然不適用于當今社會。新局勢下,各企業在工作中出現各種問題。因此,針對其實施創新改革,應構建新管理體系,將新的理念和新的模式糅合在一起,通過良性改良,尋求企業更好的發展。本文針對當今局勢下各企業的經營模式展開探討,意在提升經濟管理質量,促進企業可以穩步發展,更上一層樓。
關鍵詞 企業創新 經濟管理 新局勢 策略
一、引言
在國家經濟發展如此迅猛的時代,部分企業依舊墨守成規,導致在激烈的市場競爭追逐下慢慢落下,最后被淘汰。針對這種情況,企業應該積極尋求新的經營理念模式,以應對市場中的各種新的需求,提高自身企業的管理水平,實現科學有效的經營。這樣有利于企業在競爭浪潮中站穩腳跟,實現企業經濟最大化。下面針對企業創新策略進行分析與建議。
二、管理創新的必要性
隨著企業競爭的激烈碰撞,企業要想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就得找到提升自身實力的好方法,最合理的就是對企業進行創新。新的局勢下,舊的體制已經顯露出弊端,不適用于新的環境下的競爭,無法繼續沿用。面對日益增加的需求,各個企業勢必要進行創新體制改革,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同時,企業自身能力也很重要,如果不足就要想辦法去提升,這樣才利于推動企業發展。
三、新局勢下經濟管理存在的不足
(一)沒有認識到創新的重要性
新局勢下來看,創新越來越成為發展的重點。我國多數企業對創新必要性這個點的認知還是顯得不足,導致企業無法更好地去改革,對企業發展也產生了阻礙,最終企業跟不上市場,被淘汰出局。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給經濟帶來壓力的同時也帶來了機遇。企業要想不被淘汰,就要敢于創新,找到符合自身和當今經濟發展的路,這是企業發展的最佳動力來源。全球化下導致的信息化新發展態勢使企業內部也出現變化,這給企業帶來更多需要面臨的挑戰。創新管理可以使企業發展能與當下發展態勢相符,實現長遠發展目標。
(二)體制落后
新環境下,有些企業依舊一成不變地經營著公司,其落后的經濟管理制度嚴重落后于其他企業。經濟體制的落后,導致企業無法擴張,在危險來臨之際也沒有足夠的應對能力,對發展造成很大阻礙。企業管理模式的單一性,使得公司發展滯后,人員缺乏溝通,配合默契也不高。很多企業制度無法適應當前社會發展,所以在改進過程中,要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加強管理。
(三)理念滯后
不管是理念還是體制都要與時俱進,才能確保企業的良性發展。如今,在我國,部分企業并不注重創新,經濟理念相當落后,且不符合實際,呈形式化現象,導致企業與時代市場脫節。企業要時刻跟著市場潮流走,不能埋頭苦干,不注重變化,否則這樣的結果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不但影響企業經濟實力,還阻礙企業發展,對企業十分不利。
四、有效策略
(一)創新的重要性
對于一個企業來說,良好的經濟管理制度是不可或缺的。經濟管理是促進企業經營和發展的重要基石,不僅對其有深遠影響,而且對市場經濟的把控也尤為重要。當前,社會經濟都朝著一體化去發展,社會市場也更傾向于多元化發展,這使得以往的舊模式經濟管理制度無法適應發展潮流,使發展變得局限。如今,我國大部分企業對于“創新”這一詞的理解還不夠,導致企業發展受限。好的發展離不開好的理念指導,要想尋求長遠的發展,創新是必不可少的,它符合當下經濟發展趨勢。一個企業要想更好地發展,應該好好研究自己公司究竟有哪些不足并加以改正,找到適合自身的理念,用新的理念去指導企業,促進企業發展。對此,公司領導應該起到帶頭作用,對此高度重視,定向開展宣傳教育活動闡述管理創新的重要性,培養員工的創新意識,從而推動企業經濟的提升,促進企業又好又快地發展。
(二)建立企業管理新體系
企業發展期間要想提升在市場中的地位和價值,就需要創新管理新體制,將管理的新思想逐漸滲透到企業各個方面。強化公司人員的管理意識,使他們在對企業管理創新上有充分的認知,知曉其重要性。構建經濟管理的新體系,可以分為以下3個方面:
首先,要加強企業人員對企業自身經濟管理的理解,并且認知到位,明確經理管理對企業有什么作用。提高企業所有在崗人員對企業經濟管理的高度重視,務必把經濟管理工作做到最好。
其次,企業要重點培養經濟管理人員,力求做到高素質、高水平。深入信息化管理技巧,提升管理人員的操作水平,為企業經濟管理新體系打下堅實有力的基礎;并針對經濟管理這方面建立完善的機制,合理地分配各項工作給每一個員工,按人頭數落實每個人的工作責任。
最后,在明確了經濟管理職位以后,例如出納員、會計決策人等,確保企業的經理管理工作可以高效有序地進行。此外,企業要想在新局勢的浪潮中去滿足新時代需求,就應該結合自身運營情況、經濟合理性,去分析發展目標,提高企業的管理質量,推動企業在新體系下的良好轉型。
在眾多的管理工作中,預算、經濟工作等在企業經濟管理中都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是重要的管理工作。所以,為了更好地把控企業內部事宜,實現經濟管理創新,就應該就以上因素展開。第一,預算經濟管理。在預算管理方面加強管理,圍繞著預算去看,應該在其程序、實施、審核這3個角度來對經濟管理進行相對應的創新。[1]這可以使企業的經濟管理規范性得到提升,又能將資金的支出維持在一個企業可以承擔的范圍內,有效避免了企業周轉不靈的現象出現,給企業帶來沉痛打擊,引起經濟上的危機。第二,經濟工作的管理,要強調在經濟管理中的工作職能和管理手段。提高自身員工管理技能的同時,高薪聘請經濟管理的專家,運用其綜合能力來帶動其他員工的活躍性。關鍵時刻拉一把,對于能力欠缺人員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還可以在跟著專家工作的過程中積累到經驗,提高企業經濟管理整體水平。
基于企業經濟的長遠發展,企業大多將經濟管理和信息資源分開來弄,兩個獨立個體在工作上各不打擾,各司其職。但是從企業經濟長期的經營來看,這兩個個體如果不能及時溝通,在企業上呈現不利的狀態,就會導致企業的工作出現“二次完成現象”,[2]浪費人力物力資源。因此,企業可以想辦法將會計和經濟管理加以融合,使其變為一體,組建信息庫。這樣能更好地做到會計與管理的記錄,在召開研討會議時,使得各個部門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職責。
(三)建立企業管理新理念
當前,我國多數企業的經濟發展趨勢是不利于企業發展建設的。企業的相關領導應該就此事開會進行討論,就企業的經營模式去轉變經濟管理理念,創建新的改革管理體制,為企業的多元化建設添磚加瓦,提供條件。
首先要對經濟體制進行一些整改,使經濟管理效益化,合理分配企業產權。以兼容重組的方式去合理分配企業資源,整合股份等,實現企業的轉型,強化管理制度和審核的一系列標準,以此來幫助企業新理念的成型。
其次對于企業的資產調整問題,應該基于資金的支配度來看,定期對管理人員實行績效考核制度,以獲得經濟效益;并且對經營模式進行整改,使其由原來的粗獷型進而轉變為精準化型的經營模式。如此就能確定經濟管理的方向了。
最后,企業經濟和社會經濟應該進行一個融合,引薦綠色發展的思想,借助低碳環保技術對企業經濟開展綠色管理,加強可持續發展,為企業產業鏈和商品質量保駕護航。此外,帶領企業的優秀管理人員到其他經驗豐富、口碑極佳的企業去拜訪學習,看看人家是如何做的,以提升自我管理水平,在企業新時代建設過程中投入現代化信息技術。例如,煤電材等資源的引進,大量彌補了由于產品生產機制帶來的不足,提高工作質量。[3]
五、結語
在新局勢下,新的創新管理對企業發展有重要意義,既為企業經濟管理起到明燈作用,又使得管理中的工作效率得到提升,是推動現代化建設的重點。所以,關于企業的管理創新性,深化管理體系,創建管理新理念,提升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是重中之重,對帶動企業發展意義重大。
(作者單位為陜鋼集團漢中鋼鐵有限責任公司煉鐵廠)
[作者簡介:褚煥潔(1983—),女,陜西合陽人,本科,畢業于國家開放大學,經濟師。]
參考文獻
[1] 王毅.企業在新局勢下實施企業經濟管理創新的策略分析[J].商訊,2020(07):110+112.
[2] 高嵩.企業在新局勢下實施企業經濟管理創新的策略分析[J].中國商論,2020(01):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