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廣播電視是傳統媒體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新媒體的高速發展下,對傳統廣播電視傳媒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所以廣播電視傳媒必須做出改革,改變傳統模式下的經營模式,以順應時代潮流,時代的改變,對于廣播電視傳媒行業的生存造成的壓力。
關鍵詞 傳媒 新媒體 廣播電視 經營模式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現代信息化技術越來越成熟,網絡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新媒體應運而生。新媒體作為一個新興事物,在我國還沒有一個系統的概念。但是其對廣播電視傳媒造成了極大的沖擊,令廣播電視傳媒遭受了較大的挑戰。如今,廣播電視傳媒的經營模式必須加速改革,來適應新的時代。
一、新媒體對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的沖擊和影響
(一)傳統媒體的地位受到危機
新媒體的誕生,已經改變了傳統媒體的地位,傳統媒體三巨頭廣播、報紙、電視,三者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都統治了傳媒領域。新媒體在剛誕生就已經動搖了三者的霸主地位,隱約間新媒體已經一躍成為主流媒體,面向全體社會成員。新媒體擁有最多的用戶資源、擁有龐大的資金支持、擁有著最先進的信息傳播方式,與傳統媒體差距很大。
(二)傳統媒體的受眾逐漸減少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普及,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在全世界廣泛運用起來,而新媒體的信息傳遞主要是通過這些電子設備完成,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并且傳遞的速度非常的快,且對于信息的針對性很強,傳遞內容涉及各個領域,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喜愛了解不同的信息。有了這一優勢,傳統媒體越來越不受社會成員的重視。
當今社會90后的年輕一代對于傳統媒體基本都不接觸,90后更加依賴于網絡進行信息的傳遞,新媒體的出現最大程度的迎合了90后的需求,這對于新媒體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需求。因為新媒體傳播速度快、不受空間、時間限制,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所接受,傳統媒體在這個時代背景下,受眾群體越來越少。
(三)傳統媒體廣告發行受到影響
廣告在傳媒領域的重要性眾所周知,是傳統媒體的主要收入來源。傳統媒體的廣告主要是以盈利為目的性的商業廣告,而新媒體廣告包羅萬象,多種廣告都可以發布,比起傳統媒體來說,更加具有多面性。而且如今的網絡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新媒體廣告的傳播速度很快、覆蓋面積和人群也是傳統媒體不可比擬的。
這就導致了很多企業都愿意找新媒體發布廣告,這樣能夠以幾乎同等的成本獲取更大的受益,這就導致了傳統媒體的經濟來源被限制,發展受到了限制。新媒體作為一種全新的傳媒方式,改變了人們固有的認知,新媒體的發展前景一片大好,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擁有龐大的市場,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成為了很多企業關注的重點領域,未來會有很多資金涌入,徹底開發新媒體領域。傳統媒體如果不做出改變,只會慢慢走向消逝,成為過去式。[1]
二、傳統媒體如何改變傳統的經營模式
傳統媒體在長時間的發展下,已經有了固定的一套系統與模式,想要推陳出新,做出改變非常困難,這嚴重的阻礙了傳統媒體發展的腳步。但是在這個現代信息化時代,安于現狀,不求改進只會慢慢消亡,傳統媒體應在經營模式上改革創新,參考新媒體的模式,建立業務多元化模式,這樣才能更好地迎合市場需求,讓更多年輕人接受傳統媒體。
不可否認,在過去傳統媒體積攢了很多的用戶信息,擁有龐大的用戶基礎,但是人一代一代的落幕,只有不斷接受新鮮血液,發展更多的新用戶才能保證傳統媒體的發展。
(一)借鑒國外傳媒業的發展經驗
國外發達國家的科學技術水平很高,對于傳統媒體的發展已經高度現代化,它們通過打造一條包含領域極多的產業鏈,來實現傳媒業利潤最大化。并且很多企業因為國家支持已經完成了跨國傳媒產業鏈。但是這一模式也有很大的弊端,這一模式形成了一種壟斷性的發展,外國媒體因為過于注重經濟效益,破壞了信息的真實性,令群眾對其產生懷疑。我國在借鑒的同時,應注意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約束,否則會得不償失。[1]
(二)廣播電視媒體的發展要符合總體規劃
傳統媒體在新媒體的沖擊下,會做出改革和創新的總體規劃,這些規劃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傳統媒體的發展速度,一個正確的發展規劃應該與國家發展媒體的總體規劃方向相同,不能偏離國家發展政策,不然會嚴重影響發展效果,還有可能會迷失方向,造成傳統媒體改革創新的停滯。[2]
(三)廣播電視傳媒需要提高經濟效用
傳統媒體想要得到發展改革,就必須提高經濟效益,只有擁有了牢固的受眾群體,才能保證穩定的經濟來源。如果廣播電視傳媒不能實現自己的經濟價值,那么就沒有必要再對其進行改革創新了,注定被時代所淘汰。綜上,經濟效益是傳統媒體需要重視起來的,優化產能、多領域經營、降低成本,將經濟效益發展起來,積極轉變經營模式。[2]
(四)實現資源與技術的完美結合
電視節目作為電視傳媒的主要手段,頻道和頻率是廣播傳媒的壟斷性資源,傳統媒體要利用好這兩點,將自身優勢發揮到最大,并且加速向新媒體方向拓展業務,將傳統媒體與新媒體技術融合,優勢互補,實現技術與資源的融合。[3]
(五)建立高效的經營模式
在現代化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傳統媒體為了謀出路必須要改變傳統經營模式,突破傳統模式的制約,建立一個適合當今社會發展需求的經營模式。第一,不斷強化信息的傳遞的實用性,信息的傳遞作用于人們的生活,幫助人們更好的生活,所以信息的傳遞一定要有起服務實用性;第二,將新媒體當作競爭對手,磨礪自身,新媒體的誕生確實對于傳統媒體造成了一些沖擊,但是傳統媒體發展至今,自然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傳統媒體應將新媒體當作競爭對手,二者共同進步,有了競爭,才能更好地服務群眾。[3]
(六)加強防范意識
現代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一方面推動了新媒體的誕生,加快了信息的傳遞;另一方面,對于信息的安全產生的負面影響也隨之而來,國家要加快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4]
三、結語
在信息化網絡時代,加快傳統媒體經營模式的轉變對于經濟效益和發展前景上有積極作用,只有順應時代潮流,緊跟時代步伐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屹立不倒。
(作者單位為江蘇警官學院)
[作者簡介:歐雨心(1999—),男,江蘇無錫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傳媒。]
參考文獻
[1] 蔡琳.探索新媒體形勢下廣播電視傳媒的經營模式[J].西部廣播電視,2019(13).
[2] 董斌.初探新媒體形勢下廣播電視傳媒的經營模式[J].電視指南,2018(12).
[3] 陳靜.新媒體形勢下廣播電視傳媒的經營模式[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4,34(12).
[4] 陳靜,胡美玲.新媒體形勢下廣播電視傳媒的經營模式[J].新聞傳播,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