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幾年來,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已經逐漸被引入到高校的課堂教學當中。本文筆者就以《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課程為例,深入剖析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意義和創新性方法,希望可以促進高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關鍵詞】 案例教學法 討論式教學法 角色扮演法 信息技術
1、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初探
通過實踐調查我們不難發現,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教師都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引入了慕課、微課等多元化的教學手段,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成為了當今教育教學工作的主要發展趨勢。對于習慣并且熟練傳統教育教學模式的教育工作者來說,線上線下混合式教育是一個全新的機遇與挑戰。任課教師需要熟練掌握信息化技術,通過線上操作平臺讓學生得到知識點的強化與鞏固。一方面,任課教師通過線下對于學生進行課程體系的講授;另一方面,引導學生在課上進行微課、慕課等優質教學資源的學習。通過這種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實現教學資源的優化與互補。而且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的理解程度,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下面我就以所講授的《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課程為例,深入剖析一下在課堂教學中實施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重要性。
2、《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課程實施混合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2.1 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與主動性
眾所周知,《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是一門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基礎課程。國際經濟貿易部分理論性很強,通過面對面的講授很難調動學生的上課積極性以及學習興趣。另外,由于受到課時、課堂教學氛圍等客觀因素的影響,通過傳統的課堂教學很難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課堂教學效果不是特別理想。但是隨著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就能夠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學生可以通過課前觀看線上學習的慕課、微課視頻,帶著問題來上線下課。這樣學生在聽課的時候就會有所側重,任課教師也可以有針對性的對于學生不理解的地方進行重點講解。通過問題的深入剖析,也可以提升學生自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2.2 解決課時偏少的難題
眾所周知,目前《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課程課時一般為32—48學時,課時量較少。在有限的課時安排里,要完成《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全部的教學內容是十分困難的。要想完成一本書的教學目標,任課教師就要在上課的時候縮短課堂討論的時間,或者是語速較快,略過不重要的章節。這種教學效果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學生領悟的不是十分的透徹,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了對于學生創新性思維和綜合能力的培養。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就能夠有效的解決這一問題。學生們可以在課前通過優質線上資源的學習,對知識點有一個大體的了解。在課堂上,任課教師只是需要花費10—15分鐘的時間對知識點進行一下簡短的梳理和回顧即可。然后有針對性的對于學生所弄不明白的問題進行深入討論。這樣不但可以保質保量的完成教學內容,還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時效性,增強學生對于這門課程的喜愛程度。
3、《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課程實施混合教學的設計
3.1 分解知識內容,制作視頻材料
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最大的區別就在于需要任課教師在課前將教學視頻上傳到教學平臺上,供學生進行下載學習。任課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大綱的安排,將所要講授的內容分成若干個小知識點。并可以以知識點為單位,進行單元視頻的錄制。這種視頻的形式,不但可以節省上課的時間,還具有回放功能??梢宰寣W生不限時間,地點,反復收看,弄清楚每一個知識點。
3.2 設計面授后的在線測驗、互動與答疑環節
在設計教學大綱以及教學任務書的時候,我們要做好線上+線下學習效果的檢驗工作。為了更好的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我們應該設定線下測試,作業環節。并且設置互動答疑板塊,學生如果遇到不明白的問題可以實時聯系老師進行解答。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我們可以在課前將PPT資料,與知識點相配套的案例等課程材料上傳至網絡平臺,引導學生在課后進行自主學習;任課教師也可以通過學生課后作業的提交情況,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以便于更好的制定下一步的學習任務。
4、《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線下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方法
4.1 小組討論教學法
為了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我們可以在課前給學生布置教學任務,引導學生針對某一問題進行熱烈地討論。我們可以事先將學生分成幾組,讓學生以小組為代表,進行搜集資料,最終再由小組成員推舉1-2名同學進行課堂匯報或者是展示工作。在匯報人匯報完本組的調研結果之后,老師也可以實時的發起提問,鼓勵大家針對于某一熱點問題展開爭論。通過實際的教學工作我們發現,這種小組互評的方式深的師生的一致好評,是我們現在常用的一種教學方式與教學手段。
4.2 案例教學法
眾所周知,《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理論部分較為抽象,而實務部分由于實踐性較強,學生又缺乏一定的觀感,所以,為了更好的讓學生去了解這門課程,我們可以采取案例教學的方式,幫助學生去強化對于相關知識點的理解。我們任課教師應該多搜集一些真實的國際經濟與貿易案例,加強學生對于知識點的熟悉程度。? 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提前將案例資料放到網絡平臺,讓學生在課前提前熟悉案例,這也會節省一部分閱讀資料的時間??梢越o課上提供充足的時間去討論問題。老師不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去解讀例,可以直接針對案例中的問題進行發問,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
【參考文獻】
[1] 吳瑜.微課在“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課程中的設計與應用研究[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6,(11):97-98.
[2] 蔣翀,費洪曉.基于MOOC的混合教學模式設計與應用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5,(3):120-125.
作者簡介:董琳琳(199105--),女,滿族,籍貫黑龍江;碩士研究生,國際貿易,黑龍江外國語學院,黑龍江省哈爾濱市15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