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妍
摘? ? 要:風景園林建設條件建立在人們對高品質生活環境的要求上。在當前社會背景下,生態環境成為了社會高度管理的熱點內容。通過景觀生態設計思路的應用,可以提升風景園林建設水平,并在優化景觀環境的同時,提高整體建設質量,為優化居民生活居住環境,提供基礎性的保障條件。
關鍵詞:風景園林;景觀生態;設計研究
1? 引言
風景園林工程是城市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城市代表,建設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城市發展水平,所以,風景園林與一般工程項目有很大區別,它所體現的職能更加全面,尤其是環境保護功能,它減輕了城市污染,增強了環境承載力,還推動了社會與自然和諧發展。所以,做好景觀生態設計工作非常重要。
2? 風景園林景觀生態設計的重要性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在發展的前期階段由于自身經濟體量小,發展起步晚等客觀因素,導致國家必須以犧牲一部分生態環境和資源作為經濟發展的基礎,近些年隨著我國的經濟體量增大,新一屆的政府已經提出了不能再以環境換取經濟的發展方針。而且隨著居民生活質量的日益攀升,人們對于生存環境有了新的認識,生態系統以及綠色環保理念更加深入人心,風景園林景觀生態設計也需要在這種大趨勢下逐漸轉變為環保生態設計方式,將自身的目光放得更加長遠,在確保工程質量的前提下,注重城市建設的綠色可持續性建設方式。環保設計與建設不僅可以讓施工過程減少污染、降低碳排放,而且也能夠幫助城市生態系統更加完善,提高城市居民的居住環境質量,確保了人們未來的健康有序生活。
3? 風景園林景觀設計原則
3.1? 地方性原則
我國地域遼闊,南北環境差異較大,不同城市有各自的風土人情,生活習俗、地域文化、文字語言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因此在園林景觀設計中,需要在當地環境中取材,如當地的自然環境、植被、環境等,將當地的綠色植被作為園林景觀的主要構成要素,促進對當地植被環境的保護,同時也增加城市園林的綠化面積,提高園林景觀的觀賞性。
3.2? 多樣性原則
因城市規模在不斷擴大的同時,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生活壓力增大,再加之城市環境以高樓大廈為主,因此城市的人們對大自然環境的生活比較向往。為了滿足人們對大自然的向往,在園林景觀生態設計期間,需要引進動植物資源的多樣性,并且按照自然環境多種多樣的生存競爭,讓園林景觀還原真實的自然場景。并且在園林景觀生態設計期間,需要減少人工參與的程度,確保園林景觀設計元素的多樣性。
3.3? 可持續性原則
在園林景觀生態設計期間,因我國城市化建設的規模依然在不斷擴大,城市園林景觀生態建設能夠增加城市的綠化面積,對城市環境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因不同城市的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差異較大,為了促進園林景觀生態設計實施可持續發展,需要確保園林景觀資源可持續利用,在園林景觀生態設計期間,需要對園林景觀的發展空間實施長遠規劃。
4? 風景園林生態景觀設計方案
4.1? 風景園林的建設場地選擇
園林景觀建設中,需要規劃分析建設場地,并在確定用地條件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應用調整展示效果。設計過程中,風景園林設計工作,區別于傳統城市規劃設計條件,需要在自身設計風格與生態化條件上,盡可能地適應整體所處地域的文化風格與地形地貌特征,以此保證建設統一性,同時也能降低人為破壞的概率。在保證場地原生態屬性基本條件下,需要在人為景觀條件上作出調整,通過對人為景觀條件的適應性處理,使其可以更好地適應生態化建設需要,并在突出原有生態屬性基本特征狀態的同時,實現景觀內容中的層次化區分。為了實現景觀建設目標,需要在前期景觀設計工作中,做好相應的調研與準備工作,在原有地貌特征前提條件下,提高景觀環境的自然屬性。在這一方法下,不僅降低了地形地貌處理消耗的成本條件,也使自然景觀條件的原有特征狀態得到保存與延續,進而保證了風景園林景觀中的原生態屬性,使自然環境與人工景觀能夠有效的融合在一起,弱化園林中人工建設的操作痕跡。
4.2? 重視氣候條件的影響
風景園林是室外的開放空間,因此生態設計會難以避免的受到環境氣候條件和氣候變化的影響,例如,降水、降溫和降雪等。因此,在進行風景園林生態設計時,需要結合當地的環境氣候特征,充分利用當地的地形和水文條件結合園林的建筑條件,科學規劃園林設計進行生態設計。在植物的選擇上也應當選擇適應當地氣候條件的植物,以提高植物的存活率。
4.3? 結合當地人文特點打造人文生態
風景園林的生態設計不僅僅是進行簡單的綠化設計,還需要在保障自然生態的基礎之上進行人文生態理念的凸顯和刻畫。實際上,這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涉及到眾多的專業和學科的知識。人文生態的設計需要基于傳統風景園林的規劃理論,然后結合區域的人文特點和文化歷史,對園林的生態進行合理的改造和創新,并賦予風景園林生態有特點的人文氣息。分析園林的生態人文特點,應當注重時間和空間的傳承性,保持自身的獨特性和唯一性。另外,風景園林的生態人文設計還需要考慮民眾的適應性和接受程度,改造完成之后的風景園林應當能夠適應城市的不斷發展,并與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相得益彰。
4.4? 景觀園林的生態效應展示
景觀園林設計中,通過對景觀與植物的綜合化調配,會在一定的區域條件內,形成小型生態化體系。在具體建設中,可以分析園林景觀生態效應,在判定內部循環體系的同時,盡可能地優化塑造循環中的功能性系統,展示生態循環系統的優勢性,并在為城市提供景觀環境的同時,以生態化的自然屬性為依托,提高景觀建設水平。在生態化思想的影響條件下,需要在生態化景觀建設中,具體分析地域原生態環境。尤其在建設風景園林時,應在地區植物體系的基礎上,細化分析應用的外來植物,在確定生態融入平衡性前提下,與地域自有植物形成良好組合搭配。另外,在建筑學視角下,也要補充綜合生態化設計原理,在配合自然植物的同時,保證生態化建設條件,在美化景觀設計的同時,實現提高生態凈化能力的雙重目標。
4.5? 景觀園林營造的生態群落
景觀植物的生態平衡狀態下,需要有效分析景觀風景園林的生態群組,在塑造空間與時間體系時,進一步強化景觀展示的立體化效果。例如,在生態設計理念影響下,需要區分植物的生長季節,在常綠植物、常青植物、落葉植物、觀花植物、觀果植物、觀葉植物等不同種植搭配中,形成完整的觀賞鏈。另外,在喬木、灌木、草花地被、水生植物等不同類型植物的體系中,形成立體化的觀賞視覺平面,以此保證生態群落的完整性。
5? 結語
總之,做好園林景觀生態設計非常重要,有很大的現實意義和社會意義,對城市發展也有很大的推動作用,實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所以,企業在進行風景園林設計時,要做好景觀生態設計工作,融合綠色發展理念,兼顧可持續發展,才能打造獨具特色,讓人們滿意的風景園林。當然,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變化,風景園林的要求也會不斷的提高,對此,企業要結合時代背景,調整設計工作,提高設計方案的科學性和可行性,才能更好地促進城市的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 葛偉.分析園林景觀生態設計與可持續發展[J].居舍,2019(33):112,187.
[2] 侯盼.園林景觀生態規劃設計與可持續發展探究[J].山西農經,2019(4):97.
[3] 劉敏.淺析應用景觀生態學理論的風景園林規劃方法[J].現代物業(中旬刊),2018(10):263.
[4] 包有軍.探析風景園林中景觀的生態設計[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9(17):5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