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高校智庫是以高校的人才資源為基礎,依靠自身的科研實力及學科優勢,研究具有實際可行性、引導明確的成果,以加強政策研究和社會服務能力的思想庫,是我國智庫的重要組成。在介紹智庫內涵的基礎上,通過對文獻資料總結和分析,對河南高校智庫建設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提出了河南高校智庫建設發展中隱藏的問題及提升河南高校智庫建設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河南;高校智庫;內涵;現狀;問題;策略
近年來,黨中央推出一系列的文件來加強和推進智庫建設和發展,高校智庫作為智庫的一種類型,和時代的發展趨勢相順應,高校智庫建設的加強,既是國家大勢所趨,又是河南發展所需。
一、智庫及高校智庫的內涵
(一)智庫及其內涵
李建軍等在《世界各國智庫研究》中提出了智庫這一概念,又可以稱為思想庫,它是為決策者在處理各種問題時提供好的理論思想,提出好的方法策略及建議等的咨詢研究組織。智庫與智囊有區別,智庫是大家智慧的結合,而智囊則是個人的智慧,就像中國古代的幕僚、謀士、諫議大夫等。智庫是不以盈利為目的的機構,屬公益性質,它主要以政府的政策作為重點,通過研究和討論提出政策和建議。綜上分析,智庫主要的任務是給決策人提供服務、建議、咨詢和意見,獨立于其他部門的非盈利性質的研究機構,在國家管理體制里占據重要位置,高端的智庫為政府部門提供咨詢和應對全球化的挑戰等各方面發揮著無可替代的功用。
(二)高校智庫及其內涵
關于高校智庫,《高校智庫成果評價探析》的作者宋悅華等人認為,其主體是高校具有高學識水平的學者,是對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實踐進行跨學科的綜合研究,隸屬于高校,不同于其他院系,能為政府提供決策咨詢服務的研究機構。
高校智庫依靠自身的科研實力,研究出具有實際可行、引導明確的成果,可以較好地為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服務,故在獨立性方面高于官方智庫,強于民間智庫。我國高校智庫是以高校的人才資源為基礎,依托自身的學科及資源優勢,加強政策研究和社會服務能力的思想庫,是我國智庫的重要組成。
二、河南高校智庫建設的發展現狀
河南省在高校智庫建立方面起步也較早,如,鄭州大學、河南師范大學、河南農業大學等部分高校已經建有多個智庫機構。2019年1月,河南省教育廳將64家高校智庫機構列入高校智庫聯盟名單,這個聯盟的成立將大大增強河南省高校智庫的影響面。但在《2018中國智庫報告》的名單中,河南省上榜的只有中共河南省委黨校,這反映出河南智庫發展相對全國智庫建設來講還比較滯后。河南智庫要進一步提高在全國的地位以及影響力,河南的部分高校智庫,如,鄭州大學、河南農業大學、河南大學等智庫成果比較突出,發展相對快速。這些研究成果加速了河南高校智庫發展,也對社會產生良好的效果。2019年4月,在鄭州舉行的第十屆中原智庫論壇(春季)上,包括河南工業大學在內的多家單位的二百多名專家學者,從不同角度出發就“如何抓住機遇來推動河南全方位高水平開放”的論點進行深入研討。在2019年1月成立的河南省高校智庫聯盟是一個應用對策型研究平臺,其聯盟成員由相關的高校智庫自愿加入組成。2019年11月,43個高校智庫聯盟機構在河南鄭州展示了包括推動河南重要經濟發展及機構改革、鄉村振興及發展等一百多項智庫成果,這次成果會展示了河南省高校智庫的研究成果,展現了河南的形象,發揮了高校智庫咨政建言的作用和功能,各高校之間也實現了智庫優勢互補和資源共享,可更好地服務河南省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河南部分高校智庫,如,河南大學中原發展研究院在其官方網站設有成果展示欄,來傳遞動態信息及智庫成果;黃河科技學院中國(河南)創新發展研究院、鄭州大學公共管理研究中心等智囊團在產生思想、成果和人才等方面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
三、河南高校智庫建設問題分析
河南作為我國重要的經濟和人口大省,但只有鄭州大學屬于211大學,高等學校的教育資源相對比較緊張。據中原發展研究院院長耿明齋分析,一是河南智庫的發展缺乏堅實的支撐基礎,當前,影響力比較大的智庫大多是由高層次學校、政府直屬智庫及高端研究機構發展而來,它們具有充足的人才資源及深厚的歷史沉淀積累。河南省由于政府機構的支持有限,河南省高端大學以及研究機構相對短缺,智庫水平提高速度較慢。二是河南省智庫對當地事件研究較多,而對具有國家和國際影響力的重大事件關注度相對較少,直接影響其國家影響力。三是河南省經濟社會發展缺乏人們普遍關注的重點和熱點問題,這使河南智庫在全國的影響度顯著下降。
從河南高校智庫建設的發展現狀可知,河南高校智庫建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還存在一些不足,如,專業化的人才團隊建設不足,特別是在全國有話語權的專家或學者缺乏;智庫研究庫成果的數量少、質量也相對較底;智庫的內部與高層決策部門之間的合作及交流不夠順暢,缺乏完善和有效的治理機制;高校智庫資金使用困難以及成果評定質量不高等問題。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民間智庫,如王牌智庫、嵩山智庫等,但針對民間智庫力量發掘重視度不夠,支持的力度也較小。
四、提升河南高校智庫建設的策略
通過河南高校智庫發展現狀及智庫建設的問題分析,筆者認為加強河南高校智庫建設,使河南高校智庫建設更好地為河南經濟建設發展服務,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政府加強經費支持,完善智庫建設支撐體系
高校智庫的發展離不開適當的內部及外部環境。建設高校智庫需政府在政策及經費上統籌規劃,增加智庫建設經費支持力度,完善高校智庫建設支撐體系。為此,高校下屬智庫機構應該明確規定高校智庫人員的編制、建設經費來源及其配套設施,提供包括人力、物力、財力等各方面的支持。與此同時,高校應制定行之有效的智庫監管機制,學校定時定量對智庫成果進行考核、激勵和評價。
(二)完善智庫聯盟建設與培養機制
要做一個成功的智庫,人才和經驗第一重要。高校聚集了大量優質的人才資源、豐富的學術資源,并具有強大的研究能力,這些對高校智庫建設具有較大的推動力。當前,高校教師對科研也非常重視,但從建設的實際情況來看,河南高校智庫大多研究成果相對比較單一,難以發揮多學科的交叉作用。智庫的團隊構建要有專職的管理人員、行政人員及科研輔助人員,即專職和兼職共同建立智庫聯盟,綜合各智庫的力量推動智庫的聯動建設。
(三)重視成果轉化,推進智庫成果評價體制改革
對于高校智庫成果轉化,需要通過多種渠道完成,除了通過傳統的期刊文獻宣傳之外,還要加大網絡、影視媒體等宣傳,或者通過建立公眾號來推廣智庫研究成果。加強智庫建設的考核、激勵等管理制度,在一定時間內收集有效信息,統一上報智庫研究成果,通過期刊、媒體、著作等多種方法,使研究成果上報的渠道多樣化。在此基礎上再制定智庫的科研管理形式,推進智庫的科研成果轉化速度,加強高校在河南的經濟發展及社會改革發展中的作用,促進高校智庫研究成果轉化。一是利用公共媒體對外傳播智庫的成果,通過媒體來增強河南省高校智庫的影響。二是通過建立適當的激勵制度完善科研成果,通過專項資金提高政策咨詢服務和決策研究水平,鼓勵高校教職員工和科研人員參與智庫工作。三是制定決策研究活動和研究成果評價標準。政策研究成果的評價標準最好與學術論文的評價標準相匹配,并制定出自己的分配方法,改變以往決策研究成果因缺乏相應的評價標準而被忽視的狀況,從而為河南高校智庫的建設和推廣發揮重要作用。
(四)把智庫建設納入高水平大學和高端研究機構建設
耿明齋認為,以智庫建設為依托,把智庫建設納入到高水平大學和高端研究機構建設,以培養和引進高端科研機構,全方位提升河南人才資源建設,為河南智庫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加大河南智庫在全國的影響力。
五、小結
高校豐富的人才資源和專業學科優勢,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同時,借助國家關于高校智庫建設的各種支持政策,高校智庫建設和發展如日中天。2018年中國智庫報告及高校智庫百強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高校智庫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我國高校之間存在資源分配不均,智庫建設和發展狀況不同地方的高校差異較大,整體建設力度有待加強。
河南省政府2015年7月發布的《關于加強中原智庫建設的實施意見》把智庫建設納入高水平大學和研究機構建設戰略體系,且到2020年,力爭2-3家智庫進入全國專業高端智庫行列,建設5-8家中西部乃至全國有影響力的專業智庫,力爭形成15家河南有影響力的智庫,打造河南智庫品牌。
河南政府雖然在政策及經費上對于高校智庫建設給予了大力支持,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與高水平智庫建設的標準還存在一定的距離,河南高校智庫的研究發展也相對緩慢,如,高校專業化的人才隊伍不足,人事管理體制不完善,高校智庫資金使用困難等問題。因此,提升河南高校智庫建設,筆者認為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如,關注河南地方發展需求,以服務河南地方特色研究。河南高校智庫建設需根據已有的發展經驗,并結合河南省高校智庫現狀,提出河南高校智庫建設的有效策略,整理分析河南高校智庫發展的方式,建立河南高校智庫評級體系。同時,還需要政府加強經費支持,完善智庫建設支撐體系及智庫專職化人才隊伍建設與培養機制,重視成果轉化,構建多元化轉化機制,推進智庫評價體系改革,從而更好地為河南經濟建設服務,促進河南高校智庫的建設和發展。
作者簡介:李書華(1981-),女,河南通許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食品科學與工程。
(責任編輯 曹雯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