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鎖萍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強調,學生是英語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要以學生為主實施課堂教學,營造平等和諧、溫馨融洽、自由寬松的對話式教學氛圍。這一方面是對教師“教英語”的新要求,另一方面是對學生“學英語”的新要求。對話式教學是一種智慧、優化、創新的教學模式,它注重教師與文本、學生與文本、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等各個對話主體之間的對話。將這一模式引入高中英語教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對話式教學是一種基于“對話、交流與溝通”的教學模式,它關注的是學生精神世界的構建,而不僅僅是簡單的語言積累和技能提升。對話式教學是開啟語言學習大門,全面提升學生素養的一把“金鑰匙”,正所謂“無對話,不言語”,缺失了對話,語言教學便失去了“源頭活水”,將顯得干癟、枯燥、乏味且呆板,這足以彰顯“對話”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
在英語教學中,對話式教學具有交互式、啟發式的特征,它充分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讓每一名學生在課堂上有了話語權,有著傳統教學法難以企及的優勢。對話式教學中的對話主要分為以下幾類:教師與學生(師生)之間的對話、學生與學生(生生)之間的對話、教師與文本之(師本)間的對話、學生與文本(生本)之間的對話四類(杜一貞2015)。上述對話式教學中各類對話關系可以用下圖所示的“對話場”形象展示:

對話式教學中的“對話場”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廣義上的對話主要是指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對話,師本、生本對話的作用逐漸被弱化。但從某種意義上說,為了達成某一教學目標,教師依然要重視師本與生本對話,因為它是師生、生生對話的基礎與前提,是確保整個對話式教學順利開展的關鍵性因素。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對話式教學要想得以順利實施,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
第一,教師應認識到教學活動是一種雙邊的“對話互動活動”,不僅教師具有話語權,學生同樣具有,教師要給予學生機會與平臺發表觀點與看法(楊晨 2017)。如在“My Growing pains”的寫作教學中,教師可呈現一篇題為The Growing Pains的范文,并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讓他們對其中的典型句子“There’s always so much homework given by teachers and so many arguments between the parents and me.”進行自主探究、合作討論、發表見解,實現生本、生生對話,而不是直接講析范文,變成“一言堂”。這種方式尊重了學生的課堂話語權,是對話式教學實施的前提條件。
第二,建設自由平等、溫馨和諧、民主寬松的對話環境。對話式教學的實施需要有自由平等的對話環境,這就需要教師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在人格上尊重學生,將自己當成他們的知己,經常幫助、鼓勵他們。如當學生犯錯誤時,教師說:“I hope you’ll think hard again.Try it next time.”這樣寬松的氛圍容易讓整個對話環節更順利、更成功。
第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并在對話中實現與學生的“真誠溝通”。無論是哪種對話方式,教師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是必要條件,這便需要教師巧用教學智慧,通過使用多種教學法主動與學生對話,讓他們敢于并樂于主動說、主動表達。另外,教師與學生真誠相待有利于成功營造對話教學環境,提高對話教學效率。
在對話式教學的幾個對話類別中,師本、生本之間的對話是一切對話實施的基礎與前提。要想踐行師本、生本對話,落實對話式教學的精神,就必須發揮教師“教”的能動性與學生“學”的能動性。
第一,教師要加強與教材文本的對話,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無論是閱讀教學、詞匯教學、語法教學還是寫作教學,教師都必須仔細研究教材,與不同的文本進行細致、全面而深入的對話,做好教學設計(楊莉萍2018)。如教學目標如何設定、教學過程如何鋪展、重難點教學內容如何呈現等都需要師本有效對話。
例如,譯林牛津版高中《英語》Module 2 Making discoveries Unit 1 Tales of the unexplained的Reading部分是一篇題為Boy missing,police puzzled的文章。文章講述的是一名美國男孩兒于三天前在新罕布什爾州的多佛市失蹤,隨后警方介入調查的故事。文章中出現的長難句較多,學生理解起來不太容易。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設計時一定要認真研究教材,充分“對話”,對文章的故事內容、結構、主旨及思想等進行全面了解,設置科學的教學目標與教學活動。如經過認真、全面、精細的對話之后,教師在教學設計中安排了“長難句分析”活動,先呈現句子“This incident has receivedgreatinterestduetoreportsofstrangelightsin the sky and of alien visits around the time the boy disappeared.”,再讓學生閱讀、分析與翻譯,最后講解,呈現科學的方法。可見,科學的教學設計需要教師與文本進行巧妙對話,踐行師本對話。
第二,關注學生的課前預習,激勵學生與文本進行深入對話。在課堂上,教師留給學生與文本對話的機會很少,有的教師甚至整堂課都在自說自話,極大地抑制了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因此,有經驗、有技巧的教師會通過導學案激勵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在課下實現與文本內容的巧妙溝通與對話。同樣是在Boy missing,police puzzled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提前制作好導學案,讓學生基于導學案對文本進行有針對性的預習,強化生本對話。導學案中可設置一些問題,引導學生閱讀,如:(1)What is the structure of the article?What kind of story does the article tell?(2)What do you think ofJustin was taken byaliens?這些問題能幫助學生更有效地與文本進行對話。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傳統的課堂氛圍枯燥、呆板、缺乏生氣,根本原因在于師生互動、生生對話的機會少,往往是教師“一言堂”,而學生通常保持沉默,師生對話、生生對話被忽視。因此,英語教師要特別注重師生、生生對話,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借助創設問題情境與小組合作教學法來踐行對話。
第一,創設問題情境,以問題強化師生、生生之間的對話。在對話過程中,“問”是基本的切入點,“問答”是最基本的對話模式,任何高級的對話形式都是在基礎問答上的升級(梅媛 2018)。在對話式課堂教學中,教師可創設多種不同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誘導他們積極主動參與,促使其熱情自主對話。一則可以設置日常生活小問題活躍對話氛圍;二則可設置開放性與啟發性問題,指導學生的課堂對話。
如譯林牛津版高中《英語》Module 1 Teenage experiences Unit 3 Looking good,feeling good Reading部分是兩篇關于“減肥”的文章,其中包含三封信件。為了活躍對話氛圍,教師可創設以下生活化問題情境:(1)What’s your weight?Do you need to lose weight?(2)If you skip meals,do you get enough energy in your opinion?(3)Do you often go to the gym?What do you do at the gym?這樣的對話十分貼近生活實際,學生很樂意融入教師所營造的對話氛圍,積極回應教師的提問。同樣是在Reading部分,教師可以基于內容創設開放性、啟發性的問題,如“What do you think of‘dying to be thin...’?”這樣的問題能夠激發學生無窮的想象,活躍他們的思維,讓師生、生生之間的對話更直接、有趣、開放。對于學生的回答,教師可給予一定的回應。如果認為正確并贊同,可作如下回應:“I quite agree with you.Do you have any other ideas?”這樣的回應充滿智慧,能讓師生對話始終保持和諧。
第二,可巧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踐行師生、生生對話。這種教學法需要教師呈現合作探究的任務,并對學生進行分組。在探究中,同小組的學生之間可以就教師提出的合作任務進行全面的互動、溝通與探究。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再是“只知道埋頭苦學”的獨立個體,而是參與共同的學習活動,實現了集思廣益、取長補短、全面提升(高敏 2019)。如教師可呈現以下合作學習任務:運用重點單詞haven,energetic,popular,figure,pressure,embarrassed 組成一小段對話,對話中應盡可能體現本單元的內容。這樣的任務較為困難、復雜,需要小組合作完成。在完成的過程中,教師可通過指導與點撥實現與學生之間的對話。在任務結束之后,教師還要對學生的合作學習成果進行評價與總結,這也是踐行對話的一種方式。
課堂評價是課堂教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蘊含著對話式教學法中的多種“對話類別”,是教師進行英語對話式教學的絕佳方式。這里以英語寫作教學為例進行說明。在以“How to get along well with others”為話題的寫作教學結束之后,為了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讓他們明白自身寫作的優勢與缺陷,教師有必要指導他們開展基于英文寫作的課堂評價。課堂評價的方式包括學生自評(學生與文本的對話)、學生互評(學生與學生的對話)、教師評價(教師與文本的對話),在課堂結束之后,教師還要進行歸納式總結,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很順利地實現了師生對話(王超 2016)。
例如,在學生互評環節,一名學生發現同伴的習作中“Friendsisthebestgrouptogivetheirhelp,andI am readyto help them iftheyare need help.”這句話有明顯的語法錯誤——末尾“are need help”be動詞與情態動詞共用。于是,評改時進行了批注,并給出了正確的改法,即“去掉are”。再如,他還發現“For my part,on the one side,it is really necessary enough to keepaharmonyatmospherewithourrelatives,because they are the closet people playing the important role in oureverydaylife.”這句話十分出彩,用到了好的詞語與句式,于是也進行了標注。這樣的交流方式很獨特,既是與文本的交流對話,又是與同伴的交流對話。再如,在教師評價總結環節,對一些比較常見的現象進行了展示,并讓學生給出了相應的意見和建議,這一過程是充分踐行師生對話的又一個舉措。
綜上所述,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師生善交流、巧對話能讓枯燥、呆板的課堂教學呈現出“別有洞天”的狀態,達到師生和諧共處、能力普遍提升、目標順利實現的局面。在整個對話式教學的“對話場”中,師生對話、生生對話、師本對話、生本對話等幾類對話關系十分明顯,只有擁有這幾類對話關系的英語課堂才是新課改和素質教育倡導的智慧型、創新型課堂。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應重視對話式教學,讓師生在精彩的對話互動中體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與喜悅,繼而愛上英語、主動學英語、樂于學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