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端
小學階段學生的心理發展正從形象思維轉變為抽象思維,小學生對圖片的記憶效果總是好于對文字的記憶效果。因此,教材中的插圖就是一種簡便適用的教學資源。插圖通常有著獨特的教育教學功能,或是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文字的內涵,或是為了拓展文字外的空白,或是為了使抽象的內容更加形象化等。插圖作為教材本身配置的一種資源,對其最大限度地進行開發和利用是教學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種手段,它在培養學生的讀圖技能,引導學生適當地利用插圖進行輔助學習等方面,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而有效地提高課堂實效(韓春華 2011)。
在“探索教材插圖運用策略”課題的研究中發現,系統運用四大步驟進行插圖輔助教學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讀圖策略。四大步驟具體為:第一步,觀察圖,利用插圖激活學生的背景知識,引入話題;第二步,理解圖,借助插圖呈現目標語言知識,學習知識;第三步,挖掘圖,發現插圖的文化與人文信息內涵,強化學生對語言知識的深層次理解;第四步,運用圖,借助插圖直觀的情境信息,為學生創設運用語言知識的環境與平臺。
在這四大步驟的引領下,插圖成為學生課堂學習的重要輔助資源之一,貫穿課堂的每一個環節。學生在不斷地運用插圖的過程中激發了學習的興趣,發展了用圖思維的能力,有效促進了讀圖策略的形成(曾天山 1999)。
另外,插圖還具有顯性信息生動、隱性信息豐富、情境交際信息直觀三個特點。以上四大步驟正是基于插圖的這三個特點實施的。插圖的顯性信息生動為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插圖;利用插圖激活學生背景知識,引入話題;引導學生理解插圖;借助插圖呈現目標語言知識提供了有效的語言素材。插圖隱性信息豐富為教師引導學生挖掘插圖隱含的文化信息與人文內涵,從而強化他們對語言知識的深層次理解提供了有效的信息素材(吳建香 2010)。插圖情景交際信息直觀為教師引導學生運用插圖,借助插圖的情境信息創設或遷移運用語言知識提供了有效的情境素材。基于插圖三個特點而進行的插圖運用步驟在潛移默化中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清晰的思路。正是在這樣的思路引領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三步式”讀圖策略。
“三步式”讀圖策略是指學生在借助插圖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所具有的用圖理念與方法,它包含了策略運用過程中所具有的三個維度、三種思路、三種方法和三個步驟。“三步式”讀圖策略要求學生從關注插圖的知識—文化或人文—情境三個維度思考插圖;從感知—理解—運用三個層次由淺入深地挖掘插圖的信息,并通過觀察—發現—運用三種讀圖方法的層層遞進加深對圖中信息的理解和運用。“三步式”讀圖策略的具體操作步驟為:
第一步:觀察插圖的顯性信息,并在教師的指導下感知插圖信息與目標語言知識學習的聯系。
第二步:挖掘插圖的隱性信息,在插圖中尋找與目標語言知識相關的文化內涵信息和促進心智發展的人文內涵信息,加深對語言知識的理解(韋娜2011)。
第三步:將插圖直觀生動的情境畫面遷移到自己的實際生活經歷中,學會創造性地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發展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三步式”讀圖策略引導學生對教材插圖由點及面、由淺入深、全面挖掘,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效提高了他們的信息捕捉能力,從而提升了他們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三步式”讀圖策略為學生獨立自主地運用插圖進行輔助學習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指導。學生借助插圖進行學習,不僅增加了學習的趣味,較好地理解與鞏固了語言知識,而且培養了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想象力,從而提高了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以教授新版PEP Book 7 P56和P57主情境圖內容為例,利用“三步式”讀圖策略引導學生進行文本學習。具體操作如下:
第一步,觀察插圖的顯性信息,并在教師的指導下感知插圖信息與目標語言知識學習的聯系。在學生進入學習對話之前,教師呈現單一的插圖,對文本進行解構。學生觀察插圖,初步感知本單元的目標語言知識。以下為學生根據插圖初步猜測的內容:

圖1

圖2

圖3

圖4
第二步,挖掘插圖的隱性信息,在插圖中尋找與目標語言知識相關的文化內涵信息或促進心智發展的人文內涵信息,加深對語言知識的理解。在前面猜測的基礎上,教師呈現組圖(再次呈現圖1—圖4),對文本進行建構。學生根據完整的故事內容進一步思考插圖,發現插圖所隱含的文化或人文信息,深入理解語言知識。
通過觀察組圖,學生挖掘的人文內涵信息如下:
圖1:親人間的相處與陪伴;圖2:學會分享;圖3、圖4:在遇到困難時,學會與家長溝通、交流,選擇適當的方式釋放自己的不愉快。
學生感受和理解了插圖中的這些人文信息后,在語言交際的過程中自然會帶著這些情感與人進行交流,所運用的語言也必將更具有人文情懷。
接著,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想訓練的目標語言,對P56、P57原有的文本進行個性化的挖空,之后讓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對話建構,從而生成更具有人文情懷的交際語言。
第三步,將插圖直觀生動的情境畫面遷移到自己的實際生活經歷中,學會創造性地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發展語言綜合運用能力。教師引導學生根據組圖的情境思考自己在生活中是否有類似的經歷,進行情境性遷移,并引導他們進行小組合作表演,對文本進行個性化的重構(劉春玲1990)。
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生只有通過積極體驗、參與實踐及主動嘗試和創造,才能更好地運用所學語言。借助插圖的情境信息進行看圖創編對話,能夠為學生提供口語交際的平臺,這對發展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大有裨益。
以 PEP六年級(上)Unit 6 B Let’s talk插圖所呈現的不完整的情景情境(見圖5—7)為例,利用“三步式”讀圖策略,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地觀察插圖,挖掘插圖的隱性信息,找到知識的關聯點,進行創造性的口語交際運用。具體操作如下:

圖5

圖6

圖7
第一步:觀察插圖的顯性信息,并在教師的指導下感知插圖信息與目標語言知識學習的聯系。學生初步觀察插圖(見圖8—10),可以發現以下信息:山姆(Sam)和薩拉(Sarah)正在等待著爸爸、媽媽帶他們去動物園,可是爸爸突然生病了,他們得帶爸爸去看醫生,所以不能去動物園了。山姆和薩拉很不開心。教師引導學生結合本單元學習的內容,小組合作,發揮想象,利用觀察到的信息進行創編重構,為后面的續編對話作鋪墊。

圖8

圖9

圖10
第二步:挖掘插圖的隱性信息,在插圖中尋找與目標語言知識相關的文化內涵信息或促進心智發展的人文內涵信息,加深對語言知識的理解。根據插圖,教師通過以下問題引導學生從自身的經歷與情感思考人物的反應。
問題:
(1)How do they feel?Why?
(2)What should they do?
(3)What will you do if you are Sarah/Sam ’s Mom?Why?
(4)What do you think of Sarah and Sam?Why?
第三步:將插圖直觀生動的情境畫面遷移到自己的實際生活經歷中,學會創造性地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發展語言綜合運用能力。承接上面的故事情景,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小組合作續編對話,并將插圖的情景(見圖11)遷移到自己的實際生活經歷中,進行對話創編。把知識與插圖融合到不同情景中運用,讓學生在有意義的語言輸入中鞏固新知,啟迪思維,促使他們在編語言、說語篇的過程中充分體驗學習語言、運用語言的快樂,從而提高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

圖11
英語寫作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技能,它不僅僅是詞匯的羅列與疊加,更為關鍵的是對學生想象力、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的訓練和培養。要想讓學生寫出一篇內容豐富、結構完整的短文,就必須讓他們有足夠的語言輸入。因此,在每一個教學環節中,教師除了讓學生多聽、多說、多運用所學語言外,在小學中、高年級,還可結合課文內容與教材插圖,運用“三步式”讀圖策略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王霞 2010)。以PEP六年級(上)Unit 5 B Let’s talk的文本和插圖(見圖12)為例,具體操作如下:

圖12
第一步:觀察插圖的顯性信息,并在教師的指導下感知插圖信息與目標語言知識學習的聯系。教師運用思維導圖(見圖13)讓學生初步觀察插圖,提取其中所蘊含的信息,確定寫作的主題及時態。同時,引導學生從 who,what,where,how,when 五個維度收集信息。

圖13
第二步:挖掘插圖的隱性信息,在插圖中尋找與目標語言知識相關的文化內涵信息或促進心智發展的人文內涵信息,細化對插圖信息的描寫。在第一步確定五要素后,再次觀察插圖,深入思考每個要素的內在因素,并進行細化的補充描寫。如:寫到人物“He is very strong.”時,可以結合人物職業的文化內涵進行細化補充:“He is very strong.Because he often swims in the sea.And he can swim very well.”寫到工作時間“He works in the daytime.”時,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該職業的文化內涵進行細化補充:“He works in the day time. It’s dangerous for the fisherman to work at night. And it’s not safe to work in a heavy rainy day,too.”實踐證明,結合文化內涵進行細化的補充策略拓寬了學生的寫作思路,豐富了學生的語言表達。
第三步:將插圖直觀生動的情境畫面遷移到自己的實際生活經歷中,學會創造性地運用所學語言知識,發展語言綜合運用能力。通過對圖中人物的描寫,引導學生進行情境遷移,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表達觀點,如“My uncle likes his job.But I don’t like to be a fishermnan.I want to be a...Because...”等。
在“三步式”讀圖策略引導下,學生確立了清晰的“三步式”寫作思路,減少了認為寫英語作文難和寫英語作文無話可說的困惑,激發了寫作興趣,提高了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總之,“三步式”讀圖策略為學生學會借助教材插圖進行輔助學習提供了理論與實操方法的指導,有效地激發了他們的用圖意識,培養了他們的用圖思維,發展了他們的用圖能力,提高了他們的課堂學習興趣,從而有效提高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