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瓊冰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英語課程的評價要盡可能做到評價主體的多元化、評價形式的多樣化、評價內容的多維化。評價應反映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在評價過程中的積極作用。”(教育部 2012)
形成性評價是日常教學中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和實施的評價活動,其首要目的是促進學生學習,核心是通過不同形式的反饋給學生提供具體的幫助和指導(教育部 2012)。教師應根據課堂評價結果及時與學生開展不同形式的交流,充分肯定學生的進步,鼓勵學生認識自我、樹立自信。
在傳統的初中英語教學中,寫作通常處于被忽視的地位,教師對學生寫作的評價比較單一。在寫作評價中,大多數教師只是機械地圈出單詞拼寫、句子結構、語法規則等方面的錯誤,給出相應的等級,很少考慮文章的連貫性,缺乏與學生的互動、溝通。
在形成性評價理論指導下的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不再僅僅以寫作得分為唯一的標準評價學生,而是從不同的角度看待每一個學生,發現每一個學生的優勢。形成性評價在英語寫作中的重要性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通過學生自評和互評,培養他們積極的寫作態度和增強其團隊合作精神,提高其寫作水平;二是教師可以在評價過程中了解學生寫作上的問題,發現自己教學方法上的不足,進而為改進后續英語寫作教學方法提供方向,實現英語寫作教學的高效性(朗雪 2006)。
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嘗試在英語寫作教學課堂中貫穿使用形成性評價,即采取多種評價方式:自評、互評、師評、小組評等,在寫作過程中幫助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寫作問題。在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側重在語篇結構、過渡詞、連貫性上指導學生寫作,包括寫前預熱、審題、構思、列提綱、寫初稿和修改等環節。初中英語寫作形成性評價可以分為兩個部分:課堂寫作任務評價和課后寫作任務評價。
以人教版初中《英語》九年級的一堂寫作課為例(一堂課45分鐘),說明如何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進行形成性評價。
寫作任務:初中的學習生涯即將結束。三年來,你在獲取知識的同時,自身外貌、性格、興趣愛好、習慣等都有了一定的改變。請你以How I have Changed為題,寫一篇短文,告訴我們你的變化。要點提示:從外貌、性格、興趣愛好三個方面描述你的變化(劉道義、鄭旺全 2014)。
1.寫作前預熱、審題(約23分鐘)
寫作前審題非常重要,人稱——第一人稱,時態——一般過去時、一般現在時,要點——外貌、性格、興趣愛好三個方面,具體操作如下:
(1)單詞、短語“頭腦風暴”。學生從外貌、性格、興趣愛好三個方面展開分組自由討論,搜集、整理相關詞匯和短語,拓展思路,寫在小組白板上。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給一些提示,如圖片、中文意思等。(2)小組匯報。抽取兩個小組同時向全班展示所寫詞匯和短語。(3)學生評價補充。請2名學生對白板內容進行補充或修正。(4)小組活動。首先,教師展示3名學生3年前與現在外貌、性格、興趣愛好三個方面的對比變化,導出相關句型表達;其次,讓所有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填寫表1,并在小組中討論,進行口頭作文(如:My life has changed a lot in the last few years.On the one hand,I used to be short,but I’m one ofthetalleststudentsinmyclassnow...);最后,教師選取2名學生的表格進行展示。(5)小組評價。請幾名學生對同學的口頭作文作簡要點評,并提出相關建議。(6)教師評價。教師對學生的口頭作文作總結性評價。從文章要點、篇章結構和連貫性等方面進行評價。

表1
2.寫作中(約12分鐘)
讓學生根據作文要求、已填表格和口頭作文限時寫一篇有關自身變化的作文。
3.寫作完成后(約10分鐘)
由于課堂時間有限,寫作完成后,教師可以根據學情選取以下幾種寫作形成性評價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找出最適合本班的寫作形成性評價方式:(1)自我評價:要求學生依據寫作評價表進行自評,填寫自我評價表。(2)同學互評:同學之間互評作文,看看別人的評價與自評是否一致,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并填寫互評表。(3)小組評價:以小組為單位,集體討論,互相查找錯誤,并一起訂正,填寫小組評價表。(4)教師評價:教師認真閱讀每個學生的作文,記錄在教師評價表上,就學生的作文從寫作要點、語言表達、書寫等三個方面給出評價意見并反饋給學生,指導他們對作文進行再次修改。
參照廣東省中考英語作文評分標準設計的寫作形成性評價表如下(見表2):

表2
如果要重點訓練學生審要點及添加連接詞的能力,可以采用以下寫作自我評價表(見表3):

表3
此外,教師應鼓勵學生進行二次修改,并定期評出最佳作文,在班上公布欄進行展示和表揚。也可以給每個學生建立寫作檔案袋,存放每次的作文初稿、修改稿、評價表等,作為學生的寫作成長記錄。
課后寫作任務評價作為課堂寫作評價的一個補充和延伸,目的在于激發學生的英語寫作熱情,逐步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教師可以根據學情設計各種各樣的課后寫作任務。例如:(1)寫英語周記或英語讀后感。讓學生每周就身邊發生的事情、社會熱點話題、閱讀的文章等進行描述,發表自己的看法。(2)利用互聯網技術,如翼課網的寫作的智能批改功能布置相應的寫作任務。無論哪種課后寫作任務,教師都要設計相應的寫作評價。所有的評價還要納入考查,定期表揚并獎勵表現好的學生,將他們的佳作進行展示,供其他學生借鑒學習。如果學生寫作水平較低,也可以從摘抄好詞、好句開始。
教師設計了以一個學期為周期的“英語寫作評價手冊”,可作為學期末學業報告的參考,用于評估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該手冊主要由四部分構成:第一部分闡明該手冊設計的評價理念與目標,第二部分是學生1—20周的周記或英語讀后感,第三部分是每隔一個月的英語寫作自我評價表,第四部分是每周的寫作記錄和評價表,作為每月評比和獎勵的依據。現將相關表格(見表4—6)展示如下:

表4:周記或英語讀后感設計表

表5:每月英語寫作自我評價表

表6:XX學年第一學期學生英語寫作記錄評價表
說明:完成情況標準
A:能較好地表達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和發表自己的觀點,句子準確性高、連貫性好。雖有少量錯誤,但不影響理解,字跡工整。
B:大概能表達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和發表自己的觀點,句子結構基本準確。雖有一些錯誤,但不影響文章理解,字跡較工整。
C:無法清楚表達事情的來龍去脈和發表自己的觀點,句子結構基本不準確,錯誤較多,整體表達不太連貫,字跡不夠工整。
等級稱號:
連續2次A,可升一個等級;連續2次C,教師要提出整改意見,讓學生重寫修正。
另外,教師可以利用智能批改系統,每周或每兩周布置一次寫作任務。一方面,學生在提交寫作作業之后可以及時查看反饋,包括分數、用詞、用句、語法等方面的建議和范文;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通過大數據分析,包括平均分、及格率、用時、分數分布等,及時了解和分析學生的寫作情況,達到高效、省時、省力的效果。當然,教師應要求學生及時填寫自我評價表。以下是教師設計的自我評價表(見下頁表7):

表7
以上就是教師根據本班學情設計的一些英語寫作形成性評價表及評價活動。學生通過堅持寫作,并及時進行評價記錄,寫作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相信,無論在課堂上還是課外,恰當地運用多種形式的寫作形成性評價對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都會有很大的幫助,這也讓教師進一步反思以后的寫作教學該如何有效進行。
總之,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充分運用形成性評價具有積極意義。通過多種形式的評價活動,教師可以及時了解學生在英語寫作中的問題,反思、制訂下一步教學策略。在形成性評價過程中,教師除了指導學生進行多樣化評價外,還應為自身建立教學評價檔案袋,隨時對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效果進行反思,并以周記的形式記錄下來,逐步完善形成性評價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有效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