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軍
摘 要:本文概述了提高員工素質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剖析了企業員工素質的現狀;詳細論述了提升員工素質的途徑與方法。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可行性,對提高員工素質,推進企業可持續發展具有一定的適用價值。
關鍵詞:素質;提升;途徑 ;方法
在知識經濟時代,人才在企業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才資源已成為重要的戰略資源。隨著國有企業全面深化改革,石油企業人才隊伍建設面臨的形勢更加嚴峻。如何認識提高員工素質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何提高員工的素質,是我們實踐中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
一、充分認識提高員工素質的重要要意義
(一)提升員工素質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
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化,市場經濟體制日益趨向成熟.企業無一例外都必須同等地面對競爭的考驗,優勝劣汰是不可抗拒的客觀規律,競爭力就是生命力,這是市場競爭的唯一定論。現代企業的競爭,很大程度上是員工素質的競爭,應該說員工隊伍的整體素質是企業在發展和競爭中能否取勝的關鍵所在。微軟總裁比爾·蓋茨一次被采訪到下列問題:“如果讓你離開你的辦公大樓,您還可能創辦出如此奇跡的公司嗎?”他回答如下:“當然可以。不過,得讓我挑選出100名員工帶走。”企業的效益、品牌創造,都是由企業員工來完成的。企業如何發展,能否打造成品牌與企業人員的素質息息相關。
(二)提升員工素質是國有企業的一項戰略性基礎工程
迅速提高企業的素質是當前一項緊迫的任務。在國有企業的經營活動中,人的因素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大機器工業“要求以自然力來代替人力,以自覺應用自然科學來代替從經驗中得出的成規”。所以企業的自我生存和持續發展必須依靠高素質的員工隊伍支撐,建設高素質的員工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只有建設高素質的員工隊伍,始終保持工人階級的思想政治覺悟、科學文化素質和組織紀律水平等方面的先進性,才能夠打造和形成真正具有生命力和時代精神的企業文化,形成保持企業持續發展、基業常青的堅強力量。
(三)提升員工素質是提高企業效益的重要手段
提高員工整體素質,培養一支掌握現代科學技術、具備較高勞動技能的新型員工隊伍,增強員工的適應能力,是推動企業發展、促進企業經濟效益提高的根本途徑。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加強管理,提高員工自身素質,特別是要提高他們的職業道德和業務技能方面的素質,使他們以良好的態度,優質的服務,吸引顧客,贏得顧客,滿足顧客各種各樣的消費需求,進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二、員工素質現狀剖析
對石油石化企業來說,工程技術的迅猛發展使企業的裝備、技術、工藝等正在發生重大變化,對員工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目前員工素質現狀不容樂觀,對鉆探工程技術服務企業的統計顯示,專業技術人員僅占職工總數的9.8%,石油主體專業的專業技術干部僅占職工總數的5.6%,專業技術人員中本科以上學歷的僅占56.5%。高、中、初級專業技術人員比例為0.70: 3.46: 5.84,而在一些西方發達國家,初級工、中級工和高級工的比例是15: 35: 50。高級工成為西方職業技術工人的主體。到“十二五”末,我國對技術工人的需求量增長到30%以上,對技師、高級技師的需求更是高達一倍以上。
員工技術素質的整體偏低,已在相當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生產安全。調查顯示,目前我國的企業產品平均合格率只有70%,不良產品造成的損失每年近2000億元。提高職工素質已成為職工所求,企業所謀,社會所需。
剖析當前員工素質偏低的主要原因有下5個方面:
(一)輿論導向和價值導向的偏離
中學生高考時往往是非大學不上,非名牌大學不上,社會輿論也傾向于渲染青年人要做白領、金領這樣的“成功人士”。一些家長認為,孩子應該上大學,應該在辦公室工作,怎能在生產一線上班呢?這種輿論導向的偏離,是職工不學技術的催化劑。
(二)企業薪酬分配機制不完善
部分企業還繼續存在著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的“大鍋飯”,造成職工收入平均化,收入報酬和技術高低不掛鉤,學不學技術,能不能干活,工資齊步走,獎金照樣拿,影響職工學技術的積極性。
(三)員工培訓途徑和渠道相對較少
有些企業在轉換經營機制過程中,并未意識到提高職工技術業務素質的重要性,大多數是為了應付上級指定的培訓任務,職工培訓僅僅滿足與短期、臨時性、崗前和崗位培訓,較少考慮對職工進行系統的、長期、深層次的教育,輕教育、輕培訓的傾向比較嚴重,這些也是影響職工技能提高的因素。
(四)舊體制的負面影響還難以消除
以鐵路為例,長期計劃體制形成的弊端造成的用工制度不活,新人員一進鐵路就等于端上了鐵飯碗,只要不犯大錯誤,業務行不行,技術高不高,都能混下去。
(五)學習方法簡單死板,使員工學不進去
目前,班組定期組織職工學習,仍是念念報紙,讀讀文章,這種學習方式,使職工想知道的、想了解的、想掌握的學不到,而一些無關緊要的東西職工們又不愿意學。
三、員工素質提升的途徑和方法
(一) 提高認識,營造氛圍,是提高員工素質的先導
采取有力措施,調動職工學習技術的積極性,提高職工技術業務素質,是促進鐵路和諧發展的大計,必須引起各方面的足夠重視,鐵路各級組織要采取多種方式宣傳鐵路面臨的形勢與任務,讓大家明確現代化的設備,必須靠具有相應素質的人才能操作。
(二)加強教育,注重引導,是提高員工素質的基礎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多種利益調整,經濟成分多元化,價值觀念多元化,職工的思想也隨之活躍起來。因此,加強對職工的思想教育,當前必須抓緊抓好:1.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教育。使職工有明確的前進方向,具備高度的政治覺悟和堅定的立場。2.職業道德教育。通過有針對性的職業道德教育,以喚起更多的職工增加危機感和緊迫感,自覺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使職工懂得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沒有良好的素質,企業就會失去競爭能力,失去發展機會,隨時可能失去現有的崗位。3.敬業愛崗教育。增強憂患意識、服務意識和奉獻精神,多學業務,多練技術,為鐵路的振興和企業的發展多做
貢獻。
(三)建立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是提高員工素質的動力
在調動職工學技術的積極性時,必須從滿足人的合理需要入手,采取各種激勵方式:1.政策激勵。制定先進合理的能調動職工積極性的政策和評先獎勵、崗位成才政策。在職工獎金分配中,要向技術含量高,險臟累一線職工傾斜,讓每名職工對利益看得見,摸得著,爭得到,增強激勵的效應。2.榮譽激勵。在職工取得榮譽時,應給予肯定,表彰獎勵,以引導職工積極向上,努力工作。3.感情激勵。熱忱關心職工疾苦,積極為職工解決工作、學習、生活中的難題,并經常性地開展崗位練兵、技術比武、文體活動,激勵職工高度的責任感和主動性。4.行為激勵。“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職工學習熱情的高低,領導干部起著榜樣作用。領導干部只有自己刻苦學習,“技高一籌”,才能帶領職工堅持學業務、學技術,使職工一呼百應,殫精竭慮地企業多做貢獻。5.處罰激勵。“優者獎、劣者罰”,幫助受罰者正確認識自己技術業務水平的不足,校正自己的行為,創造新的業績,將功補過。建立約束機制就是要讓職工樹立起高度的競爭觀念和危機意識,使職工正確認識學文化、學科學、學業務、練技術的重要性,從而把提高自身素質變為職工的自覺行動。
(四) 優化環境是提高員工素質的重要保證
首先,要倡導公開選拔,堅持“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運用競爭上崗、公開招聘等有效措施,給職工提供展示技能的機會,形成職工想學、愿學、會學、多學的良性循環。其次,制定職工崗位成才的獎勵辦法。可由行政撥款、各方集資的方式,設立獎勵基金。每年對本職崗位的技術尖子,對參與重大工程和技術改造做出突出貢獻的職工,對在各級比武中獲得名次的職工給予重獎。第三,改革分配中的不合理制度,打破論資排輩、平均主義,實行競爭上崗。制定以技術水平為主要取向的收入分配傾斜政策,真正使企業中憑技術靠本事吃飯的職工獲得較多收入,調動職工學本領的積極性。第四,拓展職工培訓渠道。培訓形式應注重一個“活”字,突出一個“實”字。根據不同企業、不同車間、不同崗位,制定不同培訓內容,堅持做到辦班培訓和分散培訓相結合、脫產學習和業余學習相結合、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內培和外訓相結合、面授和函授相結合、電化教育與網絡教育相結合等等,要著眼企業長遠利益,以職工需要、企業需要、安全生產需要為方向,不斷擴大培訓的內涵,形成全方位、多渠道、多層次、多門類的全員培訓格局。
(五) 深入開展崗位成才活動,是提高員工素質的重點
要繼續深化崗位能手、崗位練兵、技術比武等活動,在活動中要注意“學、賽、練”三結合,要避免輕學重賽、重賽輕練的現象,要突出“學與練”,逐漸形成“學技術、練技術、比技術”三位一體的格局,各級組織在人、財、物等多方面給予支持,企業生產、技術、勞資、教育等部門要密切配合。職工崗位成才活動一定要考慮企業生產的具體情況,認真規劃、合理安排。避免“工學矛盾”。對活動中涌現出的技術能手等高素質職工,要不唯學歷,破格提拔使用。崗位成才活動還需要定期檢查、考核、總結、表彰,檢查活動情況,考核活動效果,總結活動經驗,表彰先進人物、先進典型,推廣先進經驗,只有這樣才能收到好效果,激勵職工崗位成才。
總之,員工素質的提高,是一項綜合性工程,需要各級領導的重視,需要各部門的通力配合,需要系統規劃,長期作戰,需要采取各種措施,提高員工素質。員工業務素質提高了才能促進企業不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