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福毅
摘 要:當前我國城市化進程正在逐步加快,大量的農民工涌入城市打拼,由此導致了農村留守兒童隔代教育問題越發的嚴重。本文將對農村留守兒童隔代家庭教育的現狀進行分析,同時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旨在為農村留守兒童構建良好家庭環境。
關鍵詞:農村;留守兒童;隔代家庭教育;對策
隨著我國城鄉一體化戰略的實施,使得大量的農民工涌入城市,在解決了城市用工荒的同時,也給國家以及社會造成了其他的壓力,最典型的就是農村留守兒童隔代教育問題。當前我國農村留守兒童隔代教育問題復雜,導致農村隔代教育成為了我國以及整個社會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
一、農村留守兒童隔代教育的問題
(一)親子關系逐漸疏遠
在當前我國高速發展的環境下,農村很多青壯年父母不得不到城市謀求生計,農村多數是由年長者和兒童構成,這便形成了典型的隔代教育家庭。這種長時間與父母無法見面的情況容易對農村兒童的身心造成一定影響。相關資料中發現,留守兒童容易產生暴怒、缺乏安全感以及孤獨和自卑等不良負面情緒。大部分農村父母認為孩子留給祖輩照顧,其教育以及生活也應當由祖輩負責。長時間的這種隔代教育會逐漸使得親子關系越來越疏遠,甚至出現兒童不理解父母的情況。
(二)隔代教育中的問題
農村的祖輩通常是根據經驗來教育孫子孫女,但隨著時代的進步以及教育觀念的改變,這種傳統的憑經驗教育很難支撐當前的兒童發展需求。除上述之外,隔代教育由于祖輩的文化水平相對較低,基本上是只注重養育而缺少教育,和農村兒童之間并沒有良好的溝通和交流,通常呈現出極端化,要么嬌寵溺愛或者放任自流,缺少正確的引導。
(三)學習無人督促和監管
由于父母長時間的外出打工,農村留守兒童的學習上就出現了空缺。很多農村孩子的自覺性相對較差,很難主動按時的完成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對學習沒有積極性和上進心,長時間遠離父母和隔代教育會使農村孩子有懈怠情緒,長期缺少父母的關愛導致自身缺少學習的動力。
(四)以自我為中心
爺爺奶奶寵溺留守兒童,幾乎已經達到了有求必應的程度,根本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正是由于這種過分的溺愛和寵愛導致了很多農村留守兒童出現了自私自利的情況,開始以自我為中心,根本不會照顧和考慮他人的想法,無法做到與人友好相處。
二、農村留守兒童隔代教育的對策
(一)為農村留守兒童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
農村留守兒童直接關系到我國今后的發展和戰略發展目標,我國必須要重視留守兒童的成長,盡可能的解決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入學問題。可以通過對地方企業進行發展和扶持,創造更多的本地就業機會,提倡和鼓勵農民工可以就近就業,在解決農民工就業問題的同時,也可以更好的照顧自己的子女。除上述之外,國家應當嚴厲打擊針對農村留守兒童的違法和犯罪行為,從根本上確保農村留守兒童的安全。
(二)提升留守兒童的親子關系
農村留守兒童成長的關鍵就是形成一個良好的親子關系,更是他們將來步入社會的重要因素。進城務工的父母可以通過微信視頻電話、互聯網等方式保持與孩子的聯系,詢問他們的學習以及生活情況,用實際行動關心自己子女的成長,使其能夠充分體會和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
(三)充分發揮出學校的優勢
留守兒童在學校中應當受到更多的關愛和照顧。針對于學校而言可以根據當地留守兒童的現狀結合隔代教育情況,設置專門針對留守兒童的心理輔導課,及時的了解留守兒童的心理情況同時及時解決,在他們中間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除此之外,學校還應當加強和監護人的溝通交流,由于隔代教育監護人無論在時間還是精力上都有限,所以學校應當盡可能的延長在校時間,防止留守兒童受到外界誘惑。
(四)落實主體責任
1.交流渠道的拓展
隔代監護人需要密切關注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為留守兒童提供一個舒適且安全的生活環境,從根本上確保留守兒童的健康。為了防止和留守兒童之間情感出現真空,隔代監護人必須要增強自己和留守兒童的交流和溝通能力,提升自我認同感以及自信心,為了能夠增強留守兒童的閱歷,可以在假期適當的帶他們出去游玩,提升辨別是非的能力,這非常有助于幫助留守兒童樹立正確和健康世界觀和人生觀。
2.提升隔代教育家庭的水平
就目前而言我國部分農村地區的隔代家長中,依舊保留著“重男輕女”的觀念,所以針對于女孩通常都會有忽視的態度。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導致很多兒童輟學在家。必須要改變隔代監護人的思想觀念,提升他們對留守兒童學習、生活以及心理各個方面的重視,讓隔代監護人出席家長會并通過學校的正確引導改變陳舊的觀念,對留守兒童的思想情況以及學習情況等進行掌握,特別是要加強對留守兒童學習情況、思想情況等變化,切實了解他們的需求,擺脫成長時的苦惱。
三、結束語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港灣,尤其是留守兒童這種特殊群體,需要更多地關愛和關心,這就需要社會以及學校、家庭三方面共同努力,給予留守隔代家庭更多的照顧,及時了解和認識到留守兒童的心理需求,為其營造一個健康、良好的成長環境。
參考文獻:
[1]尹玲,黨少鵬.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現狀與對策[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8,(6):3.
[2]呂敏.基于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探討[J].考試周刊,2013,(32):169-170.
[3]何星娟.農村留守兒童的隔代家庭教育問題研究[J].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30(3):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