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俊
2015年起,我校提倡打造魅力課堂教學,魅力課堂是指有魅力的課堂教學,它通過教師的人格魅力、學術魅力、藝術魅力去影響和感染學生,使課堂充滿活力、內聚力和爆發力。在體育教學中,積極推進魅力課堂教學改革,而學生和學習方式是魅力課堂的核心,圍繞這個核心,追求提高學生學習能力、激發學習動力、增強教學魅力,從而推動學生思維發展和靈性生長。
近兩年,我們對體育魅力課堂的教學特征進行了深入研究,積極致力于追求“好的教學”,魅力課堂應具備以下教學特征。
一、吸引力
簡單一點說,要讓學生對你的體育課堂教學產生興趣,那怎么才能做到有吸引力呢,要注意以下幾點。
1.教學語言有吸引力
教師的語言規范、精煉、有感染力。特別是在講解示范技術動作的時候,要用通俗化的語言、形象化的語言來描述,通俗易懂,不照本宣科,比如前滾翻的動作編成順口溜,易讀易記,朗朗上口。“一蹲二撐三低頭,腳蹬伸,團身滾動身似球”。這樣的語言非常形象、精煉、好記、易理解,對課堂教學非常有利。
2.教學內容有吸引力
一是學生對教學內容本身就感興趣,比如說新興的體育器材,學生沒見過,對學生有吸引力;二是把體育教材經過生活化、趣味化改造,使之有吸引力。例如:障礙跑教學與生活中消防搶險結合起來,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練習。
3.讓學生體驗成功,引發深層、持續的學習興趣
第八屆中小學優秀體育課教學觀摩展示交流活動,來自上海的王老師上的一節三年級的軟式棒壘球原地傳球,課中教師引導學生相互傳接球,體驗成功的樂趣;在此基礎上,用毛巾做球棒,擊打來球,當學生在練習中,毛巾擊中來球,學生的練習興趣會更加濃厚,未擊中的學生也不肯放棄,也想體驗擊中目標的喜悅;隨后,教師又引導學生最簡單的跑壘和擊殺方法,層層遞進,步步深入,引發學生持續的學習興趣。
二、個性化
課堂教學要體現教者的教學風格,展現教者個體獨有的教學方式和手段。學生學習要富有個性,課堂教學有思辨和質疑。
1.教學設計有特點
高明的教師,普通的教材經過他個性化的通聯,可以變得非常精妙。通聯的方式有三:一是將所學知識與技能和應用通聯;二是將所學知識技能與學生已有的經驗通聯;三是跨學科知識、技能之間的通聯。例如:教師巧妙地把折返跑練習與生活中的點爆竹結合起來,通過生活場景布置和引導,激發學生積極快樂地練習。
2.教學過程遵循教學規律
不管什么新穎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手段,都要遵循教學規律,符合認知科學。比如在新授低年級立定跳遠時,不要急著讓學生做動作,而是先組織“高人、矮人、超人”游戲,“高人”雙腳提踵立起來,雙臂上舉;“矮人”屈膝雙臂后擺;“超人”雙腳前腳掌發力,飛(跳)出去;最后動作落地屈膝緩沖,這是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遵循教學規律,從激發學生興趣開始,很自然地遷移到對教材的學習,由淺入深,逐步遞進,直至學生較好地完成立定跳遠的學習。
3.學生學習富有個性,課堂交流充分
比如,在“森林運動會”一課中,教師組織學生障礙跑比賽,第一次是課前教師設置的路線;第二次是為本隊設置最簡單的路線;第三次是為對方設置最難的路線,給予學生的障礙物的數量是一樣的,就在于各組怎么巧妙地布置組合,那就需要給學生相互交流的機會,各組放置方法要有獨創性并富有個性,這樣才能取得成功。
三、效益型
教學是有目標的,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必須追求教學在多大程度上實現了教學目標,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有怎樣的收獲,所以課堂教學必須有效益。
1.學生有自主發展的空間和時間
課堂學習的主體是學生,那就要給他們自主發展的空間和時間,在前面講的“森林運動會”一課中,教師給了每隊學生自主發展創新的空間和時間,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
2.教學設計合理,學生完成情況較好
第八屆中小學優秀體育課展示觀摩中,天津的孫元媛老師在教學支撐跳躍動作一課中,她把復雜的動作分解開來,并且在講解示范第一個動作時,請學生觀察教師做了什么動作?在學生仔細觀察后請學生回答,生答:提臀。在學生完成支撐提臀動作練習之后,教師第二次示范時,又提出要求:仔細觀察老師的這次示范動作和之前有什么不同?生答:老師你腿彎起來了。教師表揚學生觀察認真,很自然地把技術動作要求引了出來,跳上成跪撐;接下來,再引導學生助跑幾步后雙腳起跳,跳上成跪撐。本節課教師設置了五組低跳箱,其中四組分組練習用,另一組器械作為輔導學生用。這樣的設計非常合理,既照顧到全體學生,又給學困生開了“小灶”,學生總體完成情況較好。
3.教學目標達成度高
精彩的課堂,一節有魅力的體育課,它的教學目標達成度必定也是高的。學生學得高興,教師教得輕松,動作掌握得好,能力提升得快,課堂氣氛熱烈而又和諧。
參考文獻:
趙希斌.魅力課堂:高效與有趣的教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06.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