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文
摘 要: 如今教育部門對美術教學越來越重視,而美術教育也成為各個學校的重點教學內容之一。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與完善,越來越多的教育人士注意到美術對學生審美鑒賞能力的影響,因此,很多學校的美術課程基本具備系統與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與教學內容。美術教育不僅要培養學生對色彩的敏感性,還要提升學生對色彩的思考能力與創新能力,特別是對色彩的潛能培養。同時,相關教育人士要擴充自己的專業知識,不斷進行美術學習與色彩學習,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與專業能力。文章就目前美術教育中色彩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并提出了關于色彩教學的策略和建議。
關鍵詞:美術教育;色彩教學;策略
相關研究表明,色彩學習能夠提升自身對繪畫的敏感性。因此,在美術教育中加入色彩常識和基本色彩技巧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這可以讓學生通過對色彩的理解來提升自己的美術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當前的教學中,色彩教學的內容比較少,相關的教學方案并不合理,教師要通過調動學生對色彩的興趣來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與教學活動。只有讓學生認識到色彩對美術的重要性,才能夠讓學生主動學習色彩的知識與技巧,從而提升自己的美術內涵與綜合素養?,F如今很多學校僅僅依靠條件色寫生理論來簡單教授關于色彩的基本知識,這并不足以讓學生理解色彩對美術的重要性,過多的理論教學會使學生思想疲勞,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與想象力。
一、當下美術教育中色彩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輕視實踐對色彩教學的重要性
眾所周知,在一個美術作品的創作過程中,作者的藝術想象構思是整幅作品的核心,色彩則是落實藝術構思的基礎手段。若作者沒有對色彩進行準確的良好把握,那么再好的藝術構思也只是紙上談兵。在美術教育中,教師要合理有效地開展色彩知識教學,制定詳細的教學方案幫助學生對色彩進行深入理解,在保證學生想象力與創作能力的同時,還要考察學生的色彩表現能力。但是,當下的美術色彩教育僅僅注重形式與理論,很多教師都將色彩作為美術教育的理論進行教學,沒有對其進行深入的實踐教學。教師忽略了實踐在色彩教學中的重要性,導致學生缺乏對色彩知識體系的準確認知。因此教師在教授色彩知識的過程中,要重視實踐對學生理解色彩的重要性,色彩教學需要理論知識作為依靠,而實踐是保證學生流暢表達色彩的基礎。
(二)美術教育中色彩教學方式單一
在美術教育中,理論教學方式單一是通病。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越來越多的教學方式開始出現,比如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技術同樣可以運用到美術色彩教育當中,多媒體教學可以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色彩技巧對繪畫的重要性,還可以進行色彩技巧的觀摩,拓展學生的美術知識體系。各式各樣的軟件也是信息時代的產物,有很多多功能、操作簡單的教學軟件被開發出來,這對于改善美術教學中理論知識教學方式單一的問題有很大的幫助,有利于提升課堂內容的豐富性?,F如今,很多教師仍然不能適應新型教學工具,依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來教授美術色彩知識,這對學生未來的美術發展有很大的阻礙。傳統的教學方式課堂氛圍沉悶,教學節奏緩慢,學生不能集中精神。因此,教師要創新教學方式,采用多媒體專業教學提升教學質量,讓學生對美術色彩知識的理解更進一步。
(三)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不重視
藝術作品的創作常常與作者的精妙構思密切相關,雖然精妙的構思對于藝術創作具有很大的作用,但是色彩才是表達構思的基礎。因此,對于美術來說,色彩的運用與藝術作品的好壞是密不可分的。對色彩的創新和理解也是學生個性化發展的一部分,學生對色彩的學習可以提升藝術創作的靈感,帶來創新思維,還可以加強藝術作品的設計性。如今,許多美術教育體系結構單一膚淺,缺少色彩教學的創新性,導致教出來的學生沒有創新意識,這樣的色彩教學使藝術作品缺乏新穎的創意和自我思想,千篇一律。因此在美術教育中,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是非常重要的,教師應該正確引導學生進行色彩實踐,讓學生的色彩感和藝術感得以加強。
二、美術教育中優化色彩教學的策略探討
(一)教師需要重視對學生的色彩教學指導
在美術教育過程中,教師需要讓學生明確創作的色彩層次問題,從作品的整體視角出發,對作品的色彩明暗和布局進行簡單的引導。色彩教學的側重點應該放在學生對色彩應用的感受和深入理解上,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總結學生色彩使用的特點,之后制定符合學生色彩使用特點的教學方案。另外,在實際教學中還要明確學生對色彩勾勒的掌握情況,以更好地對學生進行色彩教學指導,讓教學目標更加明確,為學生的色彩學習帶來更大的幫助。在對學生色彩教學的指導過程中,要增加實踐在教學中的占比,引導學生良好地把握藝術創作中色彩協調的問題。只有重視對學生的色彩教學,才能夠讓學生的藝術作品富有深層次的精神內涵,才能夠將學生完整的精妙構思展現出來。
(二)開展色彩多樣化教學
如今的學生較為活潑,勇于創新,樂意接受新鮮事物,因此,教師也要突破傳統教學方式,勇于創新,在美術教學中使用新技術,通過多媒體教學的應用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提升教學效果,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晦澀難懂的美術概念和理論知識。例如,教師在講解色彩的性能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中的三維技術進行解析,讓學生對圖像有一個簡單的理解和詳細的對比,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發現色彩的規律,這樣教師講解相關知識時,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把握。如今的互聯網信息種類豐富,有很多關于美術色彩教學的資源,教師可以利用這些網絡教學資源對課堂內容進行簡單的延伸,學生關于美術色彩的知識面也會不斷擴大。教師可以在課前十分鐘通過網絡資源找尋一些經典的藝術作品,讓學生進行簡單的藝術鑒賞,這不僅能夠增強學生對色彩的敏感性,還能夠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
(三)結合本土專有文化,擴展教學內容
在傳統的美術色彩教學中,教師常常將教學的側重點放在學生對色彩理論知識的理解上,學生的創作方式只有臨摹經典色彩作品這一種。在美術教學的發展與創新中,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顯然不能夠滿足如今的美術色彩教學課堂。新時期,教師可以總結學生的學習特點,在學生的美術基礎和學習基礎之上,結合本土特有的文化進行教學內容的擴展,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興趣,還能夠幫助學生獲得靈感。例如,民間的剪紙藝術和花燈藝術都有明亮的色彩搭配,在過節時營造喜悅的氛圍。通過了解本土的文化藝術,學生對色彩的搭配和運用有了不同的理解,教師可以在美術色彩教學中運用本土文化藝術提升教學質量和效果。
(四)注重培養學生的色彩藝術思維
在美術色彩教育中,學生需要掌握色彩的基礎知識和技巧,但是這對于創作藝術作品來說還遠遠不夠,培養學生的色彩藝術思維能力也十分重要。由于當下美術課堂的限制,學生很難對色彩知識進行思考,因此,培養色彩藝術思維能力面臨一些困難。每個學生的藝術層次不同,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要避免千篇一律的教導,否則就會出現學生色彩使用程序化的問題,這樣的藝術作品沒有包含作者的構思與對色彩的思考。因此,教師要重點培養學生色彩藝術思維的方式方法,讓學生養成及時創作、定時思考的好習慣。例如在實踐教學中,教師讓學生對冷暖色調的藝術特色進行辨析,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對色彩藝術進行思考,以此來顯著提升學生利用自身的色彩藝術思考對作品進行宏觀調控的能力。
三、優化色彩教學具體的課外方式
(一)學校要定期開展色彩寫生,增強學生對色彩的認知
無論任何教學活動,實踐都是檢驗理論學習是否合格的唯一方式。學校要針對那些掌握了基礎色彩知識和技巧的學生進行色彩寫生活動,以此增強學生對于色彩的認知。例如,在校園內針對簡單的靜物進行寫生,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發現色彩的魅力,提升自己對色彩的理解能力。當然,除了傳統的靜物寫生實踐活動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現代技術,如手機、電腦等制圖和構圖上色軟件進行詳細的教學實踐講解。學校要定期開展校外寫生活動,風景是最和諧的色彩搭配,戶外色彩寫生能夠提升學生對比例、色彩配合、色彩明亮等的具體認識。
(二)開展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在色彩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開展校外社會實踐活動,幫助學生積累社會經驗、增加創作靈感,并以此提升學生的藝術創作能力和審美能力。比如,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和方案,組織學生去戶外參加大型美術活動,讓學生感受專業藝術創作的魅力。每一個階段都可以開展相應的校外社會實踐活動,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參加當地的關于色彩的比賽,緊張的比賽氛圍可以激發學生對色彩的創作和運作能力,讓學生具有個性的理解與思考。通過這些實踐活動,學生能夠更加清楚色彩運用的理念,在深度和廣度上增強自身對色彩的理解。在色彩教學的最后階段,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創作特色布置色彩命題作業,讓學生自由創作藝術作品。
總而言之,美術教育中,色彩教學需要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教師要進行多元化的色彩教學,在教學內容的設置上注重對學生色彩思維能力的培養,加深學生對色彩理論知識的理解,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感受色彩運用對藝術作品的直接影響。要針對不同階段的學生開展不同的寫生和社會實踐活動,推動美術教育的整體發展。
參考文獻:
[1]向文軍.針對中職美術教育中色彩教學策略的探討[J].現代職業教育,2016(17).
[2]劉春艷.針對中職美術教育中色彩教學策略的探討[J].好家長,2017(73).
[3]國衛.探究中職美術教學中色彩對比教學策略分析[J].美術教育研究,2017(22).
[4]吳玲.當代中職美術教育中色彩教學的優化策略分析[J].商,2015(52).
作者單位:
河南省理工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