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地方本科院校 大學生 志愿活動 阻礙 優化措施
作者簡介:趙依晗,平頂山學院,藝術設計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環境設計。
中圖分類號:G64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6.107
在現代社會實踐發展過程中,志愿服務是基于一種非政府系統民間的服務于社會群體或者個人的組織行為和服務行動,大學生志愿活動更多是利用業余空閑實踐去參與到社會服務工作中,其需要經過一定的專業培訓,具備良好的志愿服務技能和公益心。大學生參與志愿服務活動不僅能夠實現自身社會實踐綜合能力的提升,還可以為社會和諧發展創造出更多價值,推動社會建設穩定持續發展。因此,各地方本科院校要加強對大學生志愿活動的推廣宣傳工作,積極引導廣大學生參與到各項志愿活動中,充分發揮出我國青年志愿者力量,讓學生在志愿活動中樹立起良好的團隊協作意識,提高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一)大學生志愿服務特征
志愿服務活動作為一項崇高而偉大的社會發展事業,是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傳遞愛的重要方式,其能夠幫助國家建設發展工作有效營造出和諧健康的社會風氣。在高校教育實踐管理工作中,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開展能夠起到良好的思政教育作用,大學生志愿服務特征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內容:(1)完善組織保障體系。高校大學生志愿服務體系涵蓋了各級青年志愿者協會、各級黨團組織,主要由他們負責通過不斷渠道方式去宣傳推廣志愿服務文化知識,吸引廣大高校學生去積極投入到社會公益發展事業中。現代大學生志愿服務工作正不斷朝著開放化、社會化的方向發展,有著完善的組織保障體系,有效調動利用整個社會的力量資源;(2)專業性與多樣性。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導大學生參與志愿活動能夠幫助他們實踐深入生活、接觸了解社會,并最終為社會公益貢獻出自身的服務價值。基于社會發展新時期,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內容與方式變得越來越多多樣化,對于志愿者本身的專業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二)大學生志愿服務方式
當前大學生志愿服務方式主要包括了三種,它們分別是社區服務、生態環境保護服務以及社會援助服務。社區服務指的是志愿者通過根據社會服務對象的相關需求,為其提供優質的生活服務,幫助他們解決基礎物質或者精神文化生活問題。大學生參與社區服務活動的內容涵蓋了服務照顧社區老人、參與社區規范管理、普法宣傳、引導組織社區中小學生開展閱讀活動等;生態環保保護服務指的是解決生態環境發展過程中存在各種矛盾問題,大學生參與環境保護服務的內容涵蓋了植樹造林、宣傳環境保護文化知識以及維護自然植被等;社會援助服務指的是通過參與各種社會實踐公益活動,為社會不同對象提供援助。社會援助服務種類包括了山區扶貧、支教、大項賽事服務等,大學生參與到社會援助服務活動能夠提升自身的實踐創新能力,充分展現出自身作為青年學生的良好精神面貌,為社會發展營造良好風氣。
(一)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缺乏保障
在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實踐發展過程中,需要完善的保障體系作為有力支持,然而實際情況是我國高校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缺乏保障。首先是體現在志愿服務缺乏法律保障,全國各個省市區只有少數幾個省份制定出臺了志愿服務相關管理條例,絕大多數省市地區未能夠針對志愿服務開展工作頒布相關法律法規制度,從而導致地方本科院校大學生在實踐參與志愿服務活動時無法明確自身法律權利和義務[2],并且大部分志愿者組織都不能夠大學生志愿者提供相關合法保險內容,當大學生在參與志愿活動過程中一旦發生意外傷亡現象,就會出現主體雙方之間責任無法可依、無法可循的問題;然后是志愿服務缺乏長期培訓激勵機制。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更多關注到學生對于專業理論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掌握,一定程度忽視了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在志愿服務組織工作上缺乏科學管理,未能夠安排專業人員去進行對大學生志愿服務的專項培訓。雖然有些學生在業余生活中參加過各種志愿服務活動,但是對于志愿服務項目內涵、發展理念以及歷史精神了解不透透徹,缺乏完善的知識學習體系,這樣無疑會影響到他們的長期志愿服務發展。
(二)高校扶持力度與推廣宣傳工作不足
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較,我國高校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發展時間較短,不具備科學完善的志愿服務工作機制,國家政府未能夠針對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合理制定頒布出相關扶持激勵政策措施,真正做到鼓勵社會全面參與到志愿服務公益事業中。近幾年,雖然政府與地方高校在大力提倡公民參與到社會志愿服務活動中,但是并沒有通過創新運用各種渠道方式加強對志愿服務工作推廣宣傳工作,在宣傳引導上缺乏時效性和長效性。一些社會志愿者組織機構單位認為志愿服務就是一種熱心免費服務,往往只是將志愿者當成免費義務勞動力,未能夠從關懷角度充分考慮到志愿者的內心情感,從而導致志愿者參與熱情不夠。
(一)健全大學生志愿組織長效運行機制
1.創新完善大學生志愿服務形式
當前地方本科院校大學生志愿活動開展的形式較為單一,主要是以校團委作為組織主體,引導學生實踐開展扶貧幫困、環境保護等傳統志愿服務工作。這些志愿服務活動內容不夠科學完善,未能夠有效達到社會發展新時期的志愿服務要求,充分發揮出志愿服務的教育價值。針對于此,地方本科院校的團委組織必須積極創新完善大學生志愿服務形式和內容,要結合市場發展趨勢要求,合理拓寬大學生志愿服務渠道,有效健全大學生志愿服務長效運行機制,確保能夠最大程度提高大學生的志愿服務綜合水平[3]。例如,當地方本科院校在針對那些當地需要幫扶的社會群體時,校團委要選擇最佳的服務項目內容,加強與學生志愿者之間的互動交流,共同去優化制定解決方法,并切實落實好長效志愿服務措施,促使能夠有效形成大學生志愿服務長效機制,這樣能夠確保地方本科院校的志愿服務活動長期開展下去,不會因為某個階段的學生畢業后無人從事該項志愿服務工作。除此之外,地方本科院校還需根據不同專業學生的專業技能,為其創新提供不同的志愿服務渠道,這樣能夠發揮出大學生自身的專業學習優勢,全面提升大學生志愿服務能力,為社會公益建設發展貢獻出最大的力量。
2.合理設置大學生志愿服務激勵機制
地方本科院校在針對大學生參與志愿活動積極性偏低的問題時,要通過合理設置大學生志愿服務激勵機制,有效調動起他們參與社會志愿服務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他們良好的社會實踐能力。首先,地方本科院校要有效豐富獎勵方式和形式,針對于那些積極參與志愿活動并有突出表現的學生,高校可以進行適當的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在全校學生動員會議上進行表揚,這樣能夠激發大學生參與志愿服務的工作熱情。與此同時,地方本科院校團委組織還可以通過讓優秀大學生志愿者進行指導宣傳工作,科學有序開展大學生志愿者典型事跡報告會,這樣也能夠有效提升大學生志愿者的參與度,凸顯出大學生在社會志愿服務中的重要作用;然后,地方本科院校要針對大學生志愿服務表現[4],科學有效建立起先進的評價機制,安排專業人員定期對大學生志愿者的工作過程展開量化考察與評估,并將大學生表現考核內容納入到其學期綜合測評中,凸顯出大學生志愿者的先進事跡,促使其能夠在畢業后得到社會企業的認可,增加其就業競爭力。而大學生志愿者則能夠通過對自身考察測評結果的分析,及時發現自身的不足之處,并在相關工作人員指導下加以改進。
(二)強化大學生志愿服務環境改革工作
1.拓寬資金來源渠道
地方本科院校在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組織開展工作中,要積極拓寬資金來源渠道。首先,可以通過努力爭取政府撥款,獲得政府提供的一定專項資金和專項基金,用來作為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開展的重要保障。然后,地方本科院校還可以通過加強與當地優秀企業的合作,共同組織大學生志愿者實踐開展社會公益服務項目活動,企業在為大學生志愿者組織團體提供資金的同時,能夠幫助企業起到一定的宣傳推廣作用。政府則可以針對那些熱衷于參與志愿服務事業建設的企業,制定實施相關稅收扶持政策,這樣有利于激發社會企業對志愿服務的支持熱情,讓更多社會資本投入到地方本科院校的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中。
2.強化大學生志愿服務宣傳推廣工作
在社會發展新時期,地方本科院校要充分認識到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志愿服務活動的教育意義,要不斷強化大學生志愿服務宣傳推廣工作,吸引到更多的優秀大學生參與到志愿服務活動中。比如,地方本科院校可以通過創新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網絡社交軟件技術去加強對志愿服務文化知識的宣傳推廣,與學生進行親密互動交流,及時掌握了解到學生的志愿服務參與需求和反饋意見,這樣能夠幫助地方本科院校優化改進志愿服務組織工作[5]。此外,地方本科院校還需加強與社會企業的合作聯系,讓大學生志愿者良好風貌展現在社會企業中,并將更多社會力量有效引入到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中,讓更多社會企業有志之士、愛心人士進行對大學生志愿服務的宣傳推廣,向身邊的青年學生普及志愿服務精神文化,共同去構建和諧社會。
綜上所述,地方本科院校要高度重視大學生志愿服務改革工作中,有效健全大學生志愿組織長效運行機制,創新完善大學生志愿服務參與形式和服務內容,這樣有利于激發他們的參與興趣和熱情,保障志愿服務質量。此外,地方本科院校要加強對大學生志愿服務的推廣宣傳工作,營造出良好的志愿服務學習參與氛圍,讓更多優秀大學生參與到志愿服務活動中。
參考文獻:
[1]宋妍.影響四川省高校大學生參與志愿服務的因素研究[J].社會研究,2017(3):121- 123.
[2]連玲娜.論高校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3):24-26.
[3]胡鑫.河北省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狀況及對策研究[J].倫理學,2018(12):74-75.
[4]蔡建淮,李榮志.大學生志愿服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思考[J].社會管理,2018(6):55-57.
[5]楊雪.新疆高校大學生志愿活動現狀與對策研究——以新疆大學為例[J].思想政治教,2018(7):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