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時代,網絡已成為學習必備的教學工具之一。如何充分利用網絡趨利避害是我們必須考慮的問題。在小學的班級建設中,教師要充分利用網絡優勢,建立虛擬班級社區,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本文分析傳統班級管理存在的問題,研究如何更好地在網絡虛擬班級社區中建設班集體,以期為研究虛擬學習社區提供一定的經驗參考。
關鍵詞:虛擬社區;班級管理;學生
中圖分類號:G43?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0)08-0002-02
引 言
教育信息化是實現教育現代化、改革傳統教育教學方法的重大戰略,是當前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研究的熱點,受到教育行政部門的關注[1]。隨著網絡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各級政府、各類學校在教育信息化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虛擬學習社區在教育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它彌補了傳統教育的不足,為終身教育和學習型社會的構建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筆者對本校班級虛擬空間使用的基本情況開展了問卷調查,經分析統計發現,92.3%以上的學生對網絡學習方式持積極肯定的態度。許多學生在意見中寫道,他們非常喜歡這種學習方式,靈活方便,能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和參與性,提高了學習的樂趣和學習的動力。
一、傳統班級管理存在的問題
高效的班級管理對于提升班集體凝聚力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當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時,需要在提升管理效率方面進行創新,讓學生能夠自覺地維護班集體榮譽,并讓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養成自覺參與班級管理的良好習慣。筆者通過調查發現,傳統班級管理中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管理理念落后
多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態度相對嚴厲,導致學生對教師存在抵觸、畏懼心理,和教師的溝通少,師生之間存在隔閡。在班級活動中,學生顯得比較被動,自主性不足,一旦脫離了教師的約束,就會變得漫無目的、無所適從。部分班主任在管理班級和學生的過程中,仍用老經驗、老方法,不學習新知識和新方法,管理理念落后,不能與時俱進。
2.管理方法守舊
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在記錄數據和分析時,仍采用傳統的手工記錄方式,不會使用網絡資源智能化分析,這就使班級管理的效率大大降低。部分班主任很少通過網絡或信息技術來獲取先進和有效的班級管理方法,管理方法守舊。
3.管理效率低下
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班主任無法有效地解決班級內部存在的問題,班級管理低效,如班級紀律問題和班級內部團結問題。在每周開班會的過程中,班主任雖然能通過班干部和其他任課教師發現班級中的紀律問題和學生之間的矛盾,但是班主任無法很快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因此,班主任在具備教學熱情和責任感的同時,還要不斷地掌握信息技術,進行更有效的班級管理。
二、虛擬學習社區中的班級建設
1.微信平臺記成長
學校的各種活動或通知需要班主任第一時間和家長分享,大部分班主任采用將活動圖片等上傳到QQ群的方式,這樣雖然比較快捷,但是不利于“回頭看”,很多精彩瞬間的活動照片會被后面的信息淹沒,一些活動還沒來得及回味就被漸漸遺忘了。班主任可以注冊一個“班級公眾號”,學生家長關注班級公眾號后就可以在平臺上互動。教師通過手機或計算機網頁在公眾號后臺進行操作,按活動或類別,分門別類地將班級活動圖片、文字、學生視頻等逐一呈現,通過圖文和鏈接,形成豐富的單元圖文信息。班級公眾號中的內容集中而高效,個人信息和共享信息的制作可簡可繁,操作性和可參與性很強。后期班主任可組織家委會成員,分期來管理公眾平臺,除了在線實時傳達學生在校活動的精彩瞬間,還可以鏈接很多有益的教育資料,幫助家長更好地教育孩子。這樣,不僅增強了家校的互動性,也給班級管理和建設帶來了諸多樂趣。
2.暢所欲言促進步
班主任在班級中設置“留言板”,針對班級情況,每周寫下一個主題,比如,根據學生課間奔跑的現象,創設一個情境在留言板中發布,并配上相關的安全知識。學生可以在交流群中評論,發表自己的看法。這樣的交流彌補了校內時間不充裕、不能全員參與的缺陷。每周五晚7:00—8:00,是班級集中交流時間,學生先就一周以來班級出現的問題進行討論,共商解決辦法。再由中隊長進行總結,表揚一周內班級中的好人好事。班主任全程參與,并在最開始時組織活動。一個月后,學生表現得越來越好,已經能在小班干部的帶領下組織好每周一次的集中交流活動。班級的多次主題班會促使學生在交流中產生靈感、想出妙招,并主動查找資料,進行精彩展示,最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學生在交流中,不知不覺地拉近了彼此的距離,經歷了思想的洗禮,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更高了。
3.主題活動收獲多
“主題式研究”是指學生圍繞一個或多個主題進行學習的學習方式。主題式學習有利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式學習,能夠提高學習效率,改善學習效果,進而達成學習目標。借助CCTalk平臺和QQ平臺,教師可以給出特定的主題,如觀察秋天、我最喜歡的小動物等,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來開展活動。教師可以將主題式活動內容和生活內容相結合,選擇一些同自然、社會聯系緊密,能激發學生興趣的主題,讓學生自主開展活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例如,教師可以開展觀察秋天的活動,讓學生自行去生活中尋找秋天。學生可以制作樹葉畫,一起在網上交流,說一說自己發現的秋天,畫一畫自己找到的秋天,內容之豐富真是令人大開眼界,原來我們忽視了生活中那么多美好的瞬間。還有學生問:“為什么秋天有的樹葉變黃,有的變紅,有的還是綠色呢?”這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教師可提供一些相關網站,指導學生一起查找問題的答案,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認識秋天,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獲。
4.志同道合減壓力
“興趣社區”的特色是社區成員都有極高的參與興趣,樂于表達自己的意見,與他人分享自己的經驗。愛閱讀的學生,組成了專門的閱讀交流群,互談感受;愛好畫畫的學生,相約去寫生、看畫展,在QQ群里展示自己的畫作;愛好唱歌的學生,共同唱起了愛聽的歌,把各自錄的歌傳到QQ群里供大家欣賞……學生自由組合,志同道合,學習的壓力減輕了,生活的快樂增多了。
每周校本興趣課、集體晨會課、班隊會課、文化展示月都可以成為學生展示自己的舞臺。閱讀群里的學生可以展示自己的精彩朗讀,其他學生聽完以后進行賞析,安排自我挑戰或者挑戰朗讀者的環節。唱歌群、舞蹈群、剪紙群等興趣群的學生可以進行各種豐富多彩的表演活動;原先一些興趣缺失,或者沒什么興趣愛好的學生在這些活動的影響下變得更有積極性。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項目,自由組合,和有相同愛好的學生聚在一起,玩在一起。
5.鼓勵反饋家校通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除了教師的指導和自身的努力之外,還需要外界力量的不斷驅動。在不間斷的鼓勵和提醒中,學生的學習內驅力不斷提升。筆者在班級設立榮譽榜,利用班級優化大師進行課堂管理。教師可以對其進行個性化設定,允許學生設計屬于自己的頭像。它可以幫助教師高效地管理課堂,提高課堂趣味性、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多位教師同步管理班級,通過網頁端、手機端等,及時發送學習點評。超級數據報表可以自動生成學生成長手冊,將學生的在校表現情況,包括獎懲、作業、各項表現等隨時同步上傳到家長端,家長打開班級優化大師就能看到數據。孩子的在校情況一目了然,家長對孩子的各項表現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能及時和教師進行交流,使家校溝通更加融洽。
三、虛擬班級建設的重要意義
學生是教學與管理的主體,既是被管理者又是管理者。在班級管理中,教師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作用,讓學生成為管理的主人。網絡的普及和發展為學生主動參與班級管理提供了條件和平臺,為實現現代化的班級管理提供了條件。
1.提供了豐富的教育資源
建設班級團隊是對學生的一種積極有效的精神喚醒,需要為學生呈現各類鮮活的教育資源,網絡可以為我們提供大量而豐富的信息資源。一些優秀的青少年兒童教育網站的教育資源豐富,網絡活動更是精彩紛呈。班主任如果能有效地利用這些優秀的網絡教育資源,必將深刻影響班級學生的精神成長,增強班級凝聚力,使班級建設工作事半功倍。
2.拓展了有限的教育時空
教育,是指培養人的健全人格的循序漸進的過程。班主任的核心工作之一是“育人”,要把學生培養成有高尚品格和有趣靈魂的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合格公民。網絡的普及拓寬了師生交流的渠道,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和教師更好地融合在一起,相互影響。充分地利用網絡,對營造良好的班級環境和濃厚的學習氛圍有著重要的意義。
3.融入了動態的教育因子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信息充斥著人們的視野。那些備受關注的熱點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班主任要積極主動地關注學生所關注的熱點和所感興趣的內容,主動和學生進行交流,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班主任應讓網絡熱點成為班級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動態的教育因子恰好是學生接觸社會的“觸角”,這樣的實例更容易引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共鳴,從而達成共識。
結 語
網絡跨越了時空的阻隔和弊端,讓因人施教發揮更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根據每個學生的情況單獨和學生談心。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向教師傾訴心里話,讓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根據學生的情況采取適宜的方式引導學生健康成長,走進學生心里,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有利于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樂觀主義精神和集體榮譽感,有利于培養學生有擔當有責任的高尚品格,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相互尊重、相互幫助的合作精神。
[參考文獻]
陳琦,張建偉.信息時代的整合性學習模型——信息技術整合于教學的生態觀詮釋[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3(03):1.
作者簡介:宋紫燕(1985.8—),女,江蘇高淳人,小學語文一級教師,南京市德育優秀青年教師、浦口區德育工作優秀青年教師、浦口區優秀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