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恩勇
“學習中有兩樣東西很重要,一是個人自信心,二是與他人合作”。一個人的成功呢?15%的專業知識,85%是人際關系和處世技巧,所謂人際關系和處世技巧就是學會合作。
合作學習是一種很好的共同進步模式,通過合作學習,基礎扎實的人可以幫助基礎薄弱的人,在這種幫助中,其基礎知識又得到了鞏固,對兩者都是提高。
能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和效率。使學習成績提高的效果顯著。學生在一起自由、自主地交流、討論,營造了一種民主、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因而能激發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有效發揮各自的學習潛能,提高學習效率。
新課改理念的逐漸普及,給生物課堂帶來了新的氣息,也給生物課堂帶來了新的激情與活力,課堂上的學習氣氛空前的熱烈,學生在這樣的課堂氣氛下,科學思維活躍了、開闊了,創新思維的意識加強了。但在欣喜之余,有時不得不對課堂上小組合作討論進行反思。課堂上只要是小組討論,學生個個嘴巴都在動,看似場面非常熱鬧,好像在合作討論,但仔細觀察,有的學生趁機還做其它的事,根本沒有耐心傾聽別人的發言,那如何才能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討論之中,使小組合作入神、入境、入情,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一、合理分組
每個學生的學習水平不同,個性也不同,我們在分組時就要把握學生的個性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合理分組。把學生按照學習成績進行分組,將班級6人為一大組(全班分為8-9個大組)一個小組內有學習拔尖的2人,有學習中等的2人,學習后進生2人,在教學中我還將每個大組分為兩個小組,選出正副組長,實施“組內一幫二互助對。”各個小組結構基本相同,都由這幾個層次的學生組成,以保持全班各個小組之間的平衡。
二、小組成員要人人有事,參與小組管理
組內成員分工明確,每個人都有明確的任務,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的主人翁責任感,所謂的“敝帚自珍”也說明了這個道理,只有自己付出了才會更加珍惜和維護成績,才會更有榮譽感。同時,“小組合作學習”時,組內既要有集體目標,又要有個人目標,個人與集體相結合,個人在集體中成長,集體靠個人的推動。組長監督組員學習,組織課堂問題討論,鼓勵指導后進生。學習后進生代表組發表組內意見,討論結果,給他充足的機會表現,著重培養他的成就感。
三、 要把握好合作時機,學生學習興趣才能濃
小組討論是合作學習的核心,小組討論質量的高低直接反映和決定合作學習效果的優劣。在教學設計和實踐中,教師要善于把握好討論的契機,選擇好討論的內容,使討論成為深化課堂教學、促進合作交流、參與互動、發展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比如:在下列現象中可組織學生討論:當一定數量的學生在學習上遇到疑難問題,而通過個人努力無法解決的時候;當學生的思路不開闊,需要相互啟發的時候;當學生的意見出現較大分歧,需要共同探討的時候;有效地小組合作可提高學生合作興趣。合作學習不一定就是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也可以用其他學生們更喜歡的方式進行。例如用比賽的形式去進行,把問題提出來之后看哪個小組最快最準確地得出結論,再如以表演的形式讓學生們對某個問題的理解展現出來,看學生的合作能力、表演能力和理解能力等。 課堂上語言要生動、形象,并將死板的課本知識具體化、生動化,甚至幽默化,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理解并接受新的知識。課堂上語言要生動,而且還應配合和諧的形體語言,形體語言是一種最原始的語言,也是一種最為生動吸引人的語言,它能將許多抽象的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情感表達出來,并且收到十分好的效果。教師可以運用形象生動、貼近學生、幽默風趣的語言來感染學生,教師還可以安排既嚴謹又活潑的教學結構,形成熱烈和諧的氛圍,使學生積澀主動,心情愉快地學習,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課堂上教師要充滿激情,并使學生與你一起參與進來,達到一種共鳴,而激情來自于教師自身對本職工作的熱愛。如果教師不熱愛本職工作,而把它作為一種謀生的職業而已,那么,又怎么去打動學生熱愛你所教的這門功課呢?老師是學生心中的榜樣,教師應樂于獻身教育事業,把培養人才作為神圣的職責并把愛護學生的真摯情感融入其中。
四、評價激勵
學生都有爭強好勝的心理,老師可以利用這一點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教學中,我對于學生的點滴進步及時夸張的表揚,及時的肯定給學生以自信。表現好的給小組和個人加分,一周一小總結,一月一大總結,得分最高的小組物質獎勵(每人一支筆或一個軟皮本),每學期大匯總,納入綜合素質評價。這樣就引入競爭機制,形成小組間的良性競爭,使學生全力投入合作學習中去。只要找準了學生的需要,對癥下藥,就會撓到學生的癢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對學生充滿愛心、無私心,既不偏重優生,也不歧視差生,而是多鼓勵關心差生,正如高爾基所說:"愛孩子是母親的事,可是善于教育他們,這是國家的一樁大事,這需要有才能和淵博的生活知識。"教師應從點滴做起,關心愛護學生,使師生之間形成真正的情感融合,使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反應,在言行上去效仿這位老師并樂于向教師談論自己的思想,進而主動接受教育和指導,即產生"樂其師,信其道的效果",常言道,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情感總是相互的,我們只有去熱愛每一位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的人格,從心理學角度感召學生學數學的淺層傾向,贏得學生的熱愛和尊重,進而熱愛數學這一學科,這對差生而言,尤為重要。
總之, 學生的潛力不可低估,適時地放手,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小組合作教學可以加強學生的合作意識;為問題的解決,學生成績的全面提高,遏制班內兩極分化提供了一種更有效的方法。“小組合作學習”只是一個名字,而真正操作時需要老師不斷反思自己的引導、調控和組織能力,調整教學策略和評價方式,才能體現“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