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職業院校英語課堂上的沉默嚴重影響了教學的有效進行。筆者從學生層面、教師層面和環境層面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希望能有策略地規避沉默,促進教學。
關鍵詞:職業院校;英語課堂;沉默
職業院校的英語課堂上,不少學生對教師的提問不作答,拒絕與教師進行交流和互動。這不僅嚴重地影響了教學的有效進行,也不利于學生的課堂英語學習。
一、課堂沉默的定義
“沉默是交際主體所呈現出來的無聲且無固定語義的非語言交際行為”(Saville Troike,1982)。因此,課堂沉默可以相應地被定義為,在課堂教學環境中,教師與學生所呈現出來的無聲且無固定語義的非言語交際行為。廣義上講,課堂沉默應包含課堂上所有的沉默現象。狹義上講,課堂沉默是指“學生個體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在思維、情感和行為等層面所表現出來的對教學內容與要求不關聯、不參與的心理狀態與行為”。
二、職業院校英語課堂沉默的原因
(一)學生層面的原因
作為英語學習的主體,學生自身因素是職業院校英語課堂沉默現象的主要原因。首先,職業院校學生的英語語言基礎知識薄弱,語言技能不高,缺乏在課堂上與老師互動的能力。其次,這些學生大多是中考或高考的失利者,挫敗感強,自我效能感較低,缺乏在課堂上與老師互動的自信心。第三,青少年面子觀念強,害怕回答問題的時候出錯,為了保全面子而選擇在英語課堂上保持沉默。第四,部分同學不愿意被認為是“愛出風頭”,出于從眾的原則也選擇保持沉默。
(二)教師層面的原因
教師是英語課堂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其教學方式方法、課堂活動組織模式和自身狀態會直接影響學生參與教學互動的積極性。從教師層面分析,筆者認為職業院校英語課堂沉默的原因如下。第一,教師在課堂上完全采用傳統的語法翻譯法,難免使得課堂沉悶無趣,降低了學生參與互動的意愿。第二,教師設計的課堂活動單一,甚至是課堂活動和教學內容不匹配,那必將造成課堂活動參與度低的情況。第三,教師備課只關注課本而忽視學生的情況,課堂活動的推進必然受阻,學生的積極性也會受挫。第四,教師的提問難度過大,超出絕大部分學生的實際能力,使得課堂活動難以進行。第五,教師的語言不清晰、音量不夠大,學生不知所云,也會影響課堂上師生有效的互動。
(三)環境層面的原因
家庭環境對學生英語學習的影響不可忽視。不少職業院校學生的家長對英語學習不重視,其子女自然也認為英語學不好也無所謂。其次,很多家長自身英語水平也不高,不具備輔導孩子的能力,致使孩子在家學習時無從尋求幫助,進而在課堂上倍感吃力,難以配合教師的教學。再者,同輩之間的消極影響妨礙了某些同學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
三、職業院校英語課堂沉默的對策
針對以上原因,筆者提出了應對職業院校英語課堂沉默現象的對策。第一,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克服心理障礙,樹立自信。因此,教師需要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出發點,有針對性地設計課堂活動,確保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啟發性,幫助學生在由淺入深的學習中提高英語學習的自信,促使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第二,教師要通過情景設置來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崗位需求,巧妙設計教學情景來直接、有效、持久地影響學生學習動機的形成和轉化。第三,教師備課不僅要備教材,也要好好了解一個班學生的情況,包括該班學生的英語水平及學生之間的差距、男女比例、心理狀況等。可以通過定位測試了解學生對語言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還可以通過口語考試了解學生實際的語言運用能力。只有掌握了學情,并根據學情設計和實施教學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第四,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崗位需求和學情,結合教材制訂教學計劃,設計教學方案,選用適合某班學生的教學方法,并依據學生學習過程的實際情況實時做出調整。第三,教師要與時俱進,結合多種語言教學方法實施課堂教學。教師需要將傳統的語言教學方式與交際語言教學法、任務教學法、情景教學法等先進的教學方法相結合,探索出適合職業院校英語教學的高效教學方法。第四,一定避免教師主導課堂,要使學生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使學生從課堂活動中習得英語語言知識,提升英語語言技能。第五,教師提問時要由淺入深,語言簡潔明確,指向清晰,并給學生足夠時間思考。學生回答問題可以一人作答、兩人協作、小組討論,還可以通過角色扮演、情景模擬等多種方式進行操練。第六,教師對學生的錯誤要適度包容,糾錯不要過于頻繁,語言不宜犀利。鑒于職業院校學生的英語水平,教師不恰當的課堂反饋和過多的負面評價容易讓學生自尊心受挫,使學生產生焦慮,甚至恐懼的心理,進而拒絕參與課堂互動。第七,創設第二課堂,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英語應用空間。英語俱樂部、英語喜劇表演、英文電影配音、英語詞匯大賽活動,都能充分調動學生使用英語的積極性。多元的英語活動以及在這些活動中與老師和同學的互動,可以幫助學生克服畏懼心理,提高學生的活躍性,進而促使他們在課堂上能夠大膽積極地參與教學互動。
四、結論
在職業院校的英語課堂上,學生的沉默各有緣由。教師要充分發揮其作為教學引導者和組織者的作用,針對不同原因的沉默現象對癥下藥,有目的、有策略地規避課堂沉默,從而提高教學質量,促進英語學習。
參考文獻:
[1]夏紀梅.現代外語課程設計理論與實踐[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
[2] [美]斯騰伯格成功智力[M].吳國宏,錢文,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
[3]喬春華.論外語課堂教學中的學生沉默[D].重慶: 重慶師范大學,2008.
[4]魯子問、康淑敏.英語教學方法與策略[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作者簡介:童志英 (1976-),女,漢族,四川資陽市人,高級講師,英語語言學碩士,單位:深圳技師學院,研究方向: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