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麗
陶行知先生說:“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課堂提問是教師必備技能之一,而有效的課堂提問更被稱之為“有效教學的核心”。學生思維的激活、能力的提升、認識和情感的升華,都離不開有效設問。
關于課堂提問的作用,通過對相關論文的檢索、分析、總結及日常教學的觀察,主要涉及對教師和對學生的作用。
對教師的功能主要分三大方面:第一方面是檢查教學,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引導學生理解新知,突出教學重點。第二方面是管理學生學習及教室秩序,形成良好的學習環境。第三方面是評價教學,了解教學的效果,為后續課堂教學行為的選擇提供依據。
對學生的作用主要分為三大方面:第一方面是課堂提問可以鞏固以前所學知識,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課堂師生互動,提高課堂的活躍性。第二方面是在思想方面通過對所提問題的回答讓學生對已有的錯誤理解進行自我糾正。第三方面是讓學生跟著教師的節奏關注教學過程的變化,讓走神的學生及時回到課堂等。第四方面是培養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課堂有效提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實際教學中,課堂提問還存在一些問題。
教師發問環節方面:所提問題基本屬于理論性問題,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在課本上就能找到答案,不具有思考的意義和探索的價值;封閉性問題居多,問題缺少梯度,教師提問偏向較低層次的問題;提問沒有思維含量,在課堂上一直問“是不是”“對不對”這類判斷性的問題,而學生也就機械地回答“是”“對”。對于這類問題,學生的回答既不經過大腦的思考,也沒有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觀點。個別教師樂于提問一些比較難的問題,學生不會回答;課堂提問太過隨意、籠統、模糊,表述不夠清晰、簡潔,致使很多學生迷惑不解。
教師候答環節方面:教師對候答時間的把握不到位,在提問之后和學生回答之前的暫停不到1秒;有的教師在候答環節經常會不斷重復問題或給學生進行提示,教師的這些聲音會成為干擾因素,打擾到學生的思維進程。
教師叫答環節方面:點名叫答,方式單一;范圍狹窄,區域集中;用提問作為懲罰手段。
教師理答環節方面:追求結果,忽略過程;搶白學生,代替回答;評價單一,反饋失效。
基于上述認識,評價一節課中提問的有效性應關注以下幾方面。
第一,問題類型要科學合理。要根據教材內容和需要把握重點,在關鍵處設置問題;要提出各種水平的問題,提問時清晰準確地表達問題;問題的認知層次包含識記和理解、應用和分析、綜合和評價三個層次,要關注問題屬于哪個層次,核心問題是否科學合理、緊扣重難點、指向核心素養培養。
第二,問題的難易度要合理。提出的問題能適合學生的能力,問題的設計應指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課堂設問不能只停留在“已知區”和“未知區”,太難和太易都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把握和理解:問題太難、太深了,學生回答不出來,學生不僅會失去思考的興趣,而且還會影響教與學的效果;問題太簡單,學生脫口就能回答,不利于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教師對問題的設計,難易程度要適度,不能太難,也不能太簡單,要從學生現有的水平出發引導他們獲得新知和新思想。
第三,學生的參與度。發問的對象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學生的個別差異,回答問題的機會要均等,鼓勵全體學生都參與進來,力求所有學生都有回答問題的平等機會。
第四,對學生思考時間的關注。候答對學生來說非常重要,心理學家經過對比試驗,在候答時教師給學生的思考時間再多出3到10秒鐘,學生的語言組織和表達會更為理想。
第五,教師的理答要有效。教師的反饋可以是鼓勵、引導、歸納提煉等。若學生不能對問題進行有效回答,教師可以通過澄清使問題變得清晰簡單;或追問一個或幾個額外的問題以引導他們正確回答;或懸置問題,建議師生共同查閱資料,共同探尋和研究,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為了更好地讓大家理解本文所述的觀點,現以教學實例進行說明。講授人教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第五課第一框“基本經濟制度”時,可進行如下問題設計:1.為什么憲法要規定我國基本經濟制度?2.基本經濟制度對落實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的憲法基本原則有什么作用?思考第一個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第一單元講的“憲法規定的內容是國家生活中帶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問題。”“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奠定了國家權力屬于人民的經濟基礎。”通過該問題,學生把憲法的地位、人民的地位、基本經濟制度三個問題建立了關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究第二個問題,學生可以從教材中所講“國有經濟的生產資料屬于全體人民共同所有”“集體經濟的生產資料屬于一部分勞動者共同所有”這幾句話中找到思維突破口,同時結合第一課所學“我國經濟制度的基礎是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這一制度保證人民成為生產資料的所有者,成為國家的主人”的理解。這樣的思維過程能實現前后知識的融會貫通,并能讓學生將課本知識徹底內化成自己的理解。
布魯納在《教育過程》一書中提到:“好的問題是那些引起思維困惑的、顛覆顯而易見或權威真理的,或者是引起不一樣觀點的問題。”即教師需要設計一個好的問題鏈。上述案例就符合這樣的理念。
我們的教師如果在上課前合理設計課堂提問,注意提問的方式方法,讓提問高效而又富有智慧,一定會對提高課堂效率有很大的幫助,會最終達到教得高效,學得愉快,考得滿意!
編輯 常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