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季虹
【摘要】醫院作為基礎民生重要組成部分,卻一直充滿各種矛盾,看病難,看病貴,屢上社會頭條的醫患糾紛等種種問題得到國家社會的廣泛關注。為逐步解決看病貴的問題,國家多個相關部門先后出臺各種政策,其中先后推行的取消藥品加成,取消醫用耗材加成以及集中帶量采購實實在在的幫人民群眾節約了不少看病費用。2017年醫療耗材零差率銷售政策在全國各省市逐步推行,切實地降低人民群眾看病的負擔,同時也意味著醫院的收入降低,本文將根據公立醫院改革路徑“騰空間、調結構、保銜接”等幾個方面來討論取消醫療耗材加成對公立醫院的影響,醫院可以采取哪些管理措施應對負面影響。
【關鍵詞】公立醫院;取消耗材加成;醫院管理
為解決老百姓看病貴的問題,緩解醫患矛盾,取消藥品和醫療耗材加成政策應運而生。國家發展改革委2017年出臺的《關于全面深化價格機制改革的意見》要求,鞏固取消藥品加成成果,進一步取消醫用耗材加成,優化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加快新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受理審核,促進醫療新技術研發應用。作為公立醫院全面推開綜合改革關鍵的一環,取消耗材加成至2017年開始在全國各省市逐步實施,根據國辦印發的文件,2019年底前要實現全部公立醫療機構醫用耗材“零差率”銷售。各地因地制宜提出不同的改革方案,其中湖北、福建、天津、廣東、四川、新疆、遼寧宣布全面取消醫用耗材加成;浙江、北京、安徽、山東、江西部分地區及醫院取消醫用耗材加成,福建甚至將范圍從公立醫院擴大至全省醫保定點的民營醫院以及企事業單位所屬醫療機構,都要實行藥品、耗材零差率銷售。
一、取消耗材加成對醫院的影響
(一)降低就醫費用,緩解醫患矛盾
“看病貴”的問題一直亟待解決,多年來一直是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基本目標之一。過去高值醫用耗材價格虛高、過度使用等問題一直飽受詬病,給患者帶來沉重的醫療費用負擔。耗材“零加成”打消患者認為醫生濫用和只用貴耗材來掙錢的觀念,緩解醫患矛盾。調高部分醫療服務價格,醫務人員通過提供服務獲得合理報酬,打消醫務人員和醫院多用耗材和用貴的耗材提高收入的想法,遏制醫院“以械補醫”的行為。取消耗材加成切實地降低人民群眾就醫負擔,降低耗材費用、制止耗材濫用。
(二)優化醫院收入結構,調整盈利模式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全面深化價格機制改革的意見》(發改價格〔2017〕1941號)要求,降低藥品、耗材等費用騰出空間,動態調整醫療服務價格,通過提高價格偏低的診療、手術、康復、護理、中醫等體現醫務人員勞務價值、技術難度和風險程度的醫療服務項目價格來補償取消醫用耗材加成醫院損失的合理收入。改革成效初步顯現,門診和住院耗材收入占醫療收入比重小幅度下降,體現醫生工作量和價值的醫療服務收入占醫療總收入比重小幅上漲,住院病人自費比例逐步下降。取消耗材加成當下立刻會造成醫院收入減少,為保證醫院的穩定運營,調高部分醫療服務的價格,迫使醫院開始重視醫院醫療服務質量,創新醫療技術。長期來看隨著改革的深入,醫院收入結構將得到進一步優化,轉變醫院盈利模式從“以耗養醫”轉變為“以服務補醫”,樹立正確的醫療價值觀。
(三)影響醫院運營,完善醫院管理
耗材零加成以后,醫院收入減少,給醫院運營造成較大的壓力,對醫院的資金管理,人才培養,績效考核,薪酬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提出更高管理要求。多省份采取調整現行基本醫療服務價格補償,由于部分醫院提供醫療服務能力有限,調整價格的補償并沒有實現完全補償,加上政府補助收入有限,短期看來加大醫院資金管理壓力。醫院收益的減少直接影響醫生收入,打消醫生工作積極性。一方面醫院需要醫生提高醫療服務水平來創收,另一方面需要制定合理的收入分配方案和薪酬激勵制度來調動醫生的積極性。大部分醫院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尚未完全彌補取消耗材加成帶來的損失,同時醫改政策鼓勵醫療機構要“抓管理、降成本、深挖潛”,不斷提高運行效能,消化取消耗材加成造成的部分減收。
二、醫院管理建議
(一)創新耗材物流信息化管理,降低耗材管理成本
由于耗材零加成政策的推行,導致醫院醫療耗材管理部門逐漸成為醫院的成本中心;同時傳統的醫用物資管理模式又是粗放和低效的已經沒法滿足醫用物資精細化管理水平的要求。探索一種適合醫院的醫療耗材管理模式,例如SPD模式,利用大數據和信息系統,保障醫療物資供應及時,安全,優化庫存管理,提升醫院整體運行效率,能夠顯著降低醫院的管理以及人工成本,讓醫護人員從繁雜的科室庫存醫用物資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解放出來回歸一線服務本職工作,可實現醫院物資零資金占用。
(二)制定全面預算,加強資金管理,強化成本控制
耗材零加成直接減少醫院的現金收入,短時間內調整醫療服務價格的補償不足,導致資金缺口加大。首先,醫院需要根據全面預算的需求,制定與之相配套的資金收支計劃,保證醫院正常運行的同時,通過供應商管理、銀企融合等方式,或采用資金收支時間差等資金管理辦法,緩解收入減少帶來的資金壓力。其次,醫院應強化成本管控,減少固定支出,優化可控成本,在保證醫院服務質量的前提下減少醫院運營成本。
(三)優化薪酬激勵機制,整合醫院資源,提升醫療服務水平
長遠來看,只有高質量醫療服務是醫院創收唯一可持續發展的路徑,醫院應當鼓勵創新,發展高精尖技術,同時建立健全有效的薪酬激勵制度,提高醫生的工作積極性和專業技術水平,通過“多勞多得,優勞優得”的績效分配方式,提高醫院醫療服務的數量和質量。為縮小取消耗材加成帶給醫院的負面影響,醫院需要整合盤活已有資源,提升醫療服務質量,提高床位周轉率和設備利用率。
三、結語
取消耗材加成政策通過“一提升、一取消、一改善”的方式,“一提升”,是指提升中醫、病理、精神、康復、手術等體現醫務人員勞動價值的項目價格;“一取消”,是指取消醫療機構醫用耗材加價政策,按醫用耗材采購進價收費;“一改善”,是指改善醫療服務,旨在實現降低人民群眾就醫負擔,優化醫院收入結構的目的。醫院可以通過“開源”提升醫療服務能力,“節流”強化成本精細化管理的方式,弱化取消耗材加成政策帶來的負面影響。
參考文獻:
[1]李雪輝.取消藥品與醫用耗材加成相關政策對公立醫院經濟的影響[J].中國醫院,2019(4):15-17.
[2]邵琳.取消藥品加成及耗材加成后對醫院管理的影響[J].理論研究,2017(3):92-93.
[3]江姜.試討論取消藥品加成及耗材加成后對醫院管理的影響[J].管理論壇,2019(15):226-227.